铁道兵书画

甲骨文苑 | 云从龙風从虎——虎年到,咱们写虎字

 

  云从龙風从虎这句话出自周易乾卦九五,对于这一爻辭的解释,文言是这样说的: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見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風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我用“云从龙,風从虎”这六个字创作了下面这幅字



 

  雲、龍、風、虎四个字基本上模仿宾组书体的字形,因为宾组书体雄伟,所以近似龙虎的风格。

  为了不熟悉甲骨文的朋友浏览,现在把这五个字做一简略介绍。



 

  “雲”字就是天空云朵的象形,下边的曲线好像云的回转形状。“風”字其实是鳯的象形字,在卜辞中借用为風。




 

  “从”字是两个人一前一后朝一个方向,有跟从的意思,和今天的简化字没有区别。可见简化字反而是“复古”了。




 

  “龍”字是把人们想象的神兽用简单的线条表现的,头上戴冠,张着大口,身体用一条曲线(有时也用双线)表示。不过应该提醒的是龙尾的弯曲方向一定是向后,不能相反。“虎”字是象形字,张着口露出牙齿,长而卷曲的尾巴,利爪,身体上的条纹,都是老虎的特征。甲骨文的象形字往往在基本符合所描述对象特征的前提下有多种字形,例如“虎”字就是如此。在刘钊主编《新甲骨文编》(增订本)中就收入36个字形,下图是其中的一部分。




 

  由图可见大部分字都有张开的大口、牙齿、利爪和卷曲的尾巴,如果躯干用双线表示,则会用简单的线条表现斑纹,但是又都不相同。还有的字形头上戴冠,线条粗细也有区别。这也是文字没有统一之前的现象。之所以介绍这么多“虎”字的字形,主要是因为虎年将至,就多看几个“虎”的字形吧!

  这是三年前写的,当时研究院的同志们创作了不少颖拓作品,我也试着拓了龍和虎。本想找殷商时期的纹样,可惜没有找到,就按照汉代画像砖的纹样设计了图案。颖拓很费视力,不过也很有意思,完成之后还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也给我的退休生活增添了一点儿有趣的内容。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