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过,一张黑白照片
年轻时很绅士
偏分头
梳理有致
一双充滿睿智的眼晴
写满了善良
父亲,寡言
很少同兄弟姐妹唠家常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眼里要有人有事"
道是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做儿女的都懂
父亲再向大家传授
做人,要好学敏思勤奋
的思想
父亲,爱是无声的
却像火一样
温暖着我们的心
那一天
炎炎夏日
一个人,足足走了
二十几里的路
把一条二三十斤的胖头鱼
背回了家
不言语
只是,眼睛里
淡淡的
流露出几分父辈的骄傲与慈祥
那一年
我从部队回老家探亲
父亲,时已年过花甲
寒冬腊月里
悄悄的,从菜市场
抱回一个十几斤重的
大西瓜
看了我一眼
仍,无一句寒喧
瞳孔里依然反映出,那份
沉静、持重
几多情商
父亲,年迈时候
习惯一个人,到街里转转
瘦弱的身子
常是把双手背在后面
像是昭示着沧桑的阅历
那份与世无争的淡定自若
铭刻在我的心灵中
定格永恒的模样
父亲,离我们而去
已经三十三个春秋
可让人时常想起
每当想起父亲的时候
总是,一股无声的暖流
涌入心间
随之,我的眼泪
禁不住地滾落
滚落,思念
追逐泪水流淌
流淌
哦,我的父亲
你就是一盆火
燃尽热量
温暖着一个家
和我的心灵
洋溢欢乐
没有忧伤
【 作者简介 】
張 誠
军旅13年。原铁道兵十二师、基建工程兵六支队宣传队演员、副队长,基建工程兵九支队政治部组织干事。转业回到地方,曾任吉林省京剧院、吉林省民族乐团、吉林省交响乐团党委书记、院团长等职。
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
巜今日国土》生态文学委员会特聘作家
作品散见《中国文艺报》《中国京剧》《今日国土》巜文学月报》巜吉林名人》巜夕阳红》《吉林戏剧文学》巜当代艺术》《吉林日报》《长春日报》等报刊,有作品被收录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