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退岗,甘做百姓调解员
——记河南省焦作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退休干部李君
黄胜余
在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东方红街道,有一位年过半百的“女将”,她退休后不甘寂寞,发挥余热,创办了“李君和平工作室”,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忧。她就是焦作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退休干部李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铿锵玫瑰”,聆听她的故事。
一、退休不退岗,初心不改
李君,中共党员,军转干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6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她钢铁般的意志,无论身处何处,她都展现着军人过硬的作风和坚定的信念。2016年,李君从焦作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退休,但她并没有选择安逸的退休生活,而是毅然投身于公益服务事业。
“退休不退岗,我要继续为百姓做点事。”李君笑着说道。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热情,仿佛退休只是她人生新篇章的开始。
二、创办工作室,化解医疗纠纷
退休后的李君有了更多发挥余热的时间。当时,焦作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刚好需要一名调解员,李君由于有司法、医疗工作的丰富经验,便受邀走上了医疗纠纷调解员的工作岗位。
“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并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李君说道。在调解中,她始终坚持“依法、公平、公正”的原则,综合运用医学和法律知识,为医患双方搭建起了一个沟通对话的平台,有效缓解了医患双方的对立情绪,维护了双方的合法权益。
一天,患者杜某在某医院手术后出现不适,经抢救无效死亡。杜某家属认为应由医院承担全部责任,并采取聚众堵路、拉横幅等“医闹”行为索要赔偿。接到通知后,李君立即赶到现场,熟练地运用法律知识和医疗经验,安抚双方当事人的情绪,制止了患者家属的过激行为。
随后,在李君的积极协调下,邀请医疗专家评审对案件展开调查,经过几天几夜的研究评审,结果认定患者死亡系院方操作过失所致,院方负次要责任。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避免了一起恶性社会事件的发生。
截至目前,李君共受理案件570件,先后收到锦旗160面。她用耐心细致、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调解工作,达到了医患双方均满意的社会效果,连续多年被评为“市优秀调解员”。
三、志愿服务团队的“领头雁”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李君的动员和感召下,来自焦作市司法机关、教育系统、卫生战线等25名退休人员自发成立了社区义务志愿服务队。在李君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不计得失、任劳任怨,利用自身特长,充当起党的政策宣传员、思想道德教育的辅导员、化解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保护未成年的监督员。
工作中,李君始终坚持耐心、细心、爱心的“三心”工作法,认真倾听、细心观察、深入调查,最终实现事了人和。在一起因当事人在蛋糕房摔倒造成人身损害的纠纷中,经多次社区调解无果,当事人开始上访。李君得知情况后,带领团队成员分别与受害人和面包房老板张某见面了解情况。
原来,受害人要求赔偿6万元。面包房老板张某情绪激动,表示没钱支付,不行就打官司。李君从经营者的法律责任方面耐心地给张某做思想工作,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解,张某向受害人承认了错误,并承诺愿意赔付受害者医疗费、误工费等1万元,双方握手言和。
四、关爱青少年的“李奶奶”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下一代工作具有深远意义和重大责任。2023年10月,李君团队被山阳区关工委授予“关心下一代李君爱心服务团队”。团队共有国家级心理咨询师6名。
日常工作中,李君团队大力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围绕青少年健康教育、校园霸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问题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年6月,该团队成员自费参加河南省第八届中原心理健康文化节暨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危机干预高峰论坛,学习了更多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
端午节期间,团队带着礼物来到市福利院看望孩子们,并为他们做心理健康疏导,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据统计,该团队全年共举办青少年普法宣传活动11场次,受教育人数达500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铿锵玫瑰守初心,社区调解续芳华
李君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退休干部发挥余热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坚守初心、服务他人的感人篇章。她用行动诠释了“退休不退岗”的精神,用爱心和耐心化解了无数矛盾纠纷,用责任和担当守护了社区的和谐与安宁。
“我虽然退休了,但我的心还在岗位上。只要百姓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干下去。”李君坚定地说道。她的笑容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仿佛还有无数个故事等待她去书写。
(2025.3.7.)
编后语:
“退休不退岗”,李君的事迹着实感人。在这个属于妇女的美好节日里,让我们向李君这样的“铿锵玫瑰”致敬!李君和她的团队用温柔的力量化解矛盾,以高度的责任感塑心育人,为群众提供暖心的法律服务,为新时代法治建设注入璀璨的“她”力量。李君的故事,正是无数女性在平凡岗位上绽放芳华的缩影。愿我们都能从她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以上图片为作者提供)
2025年3月8日发
2025年094期、总第0936期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