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诗社

诗朗诵~大成抢险,群英浴血铸丰碑

 

大成抢险,群英浴血铸丰碑


作者:长沙铁院任红卷

诵读:尤丽


 
 

一九七一年。

祖国西南的崇山峻岭间,

一条新的钢铁大动脉一一襄渝线,

正在夜以继日地紧张修建中。

八一军旗引领下,

一支支铁兵劲旅,

从四面八方开进巴山蜀水。

千军万马,

展开了气壮山河的襄渝大会战。

巴蜀地区,

山高水险。

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发出了: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感叹!



 

线路经过的地方,

峰峦峽谷,

桥隧相连。

英雄的铁道兵,

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逢山凿路,

遇水架桥。

战天斗地志更坚,

誓让天堑变通途!

是年五月中旬,

当地梅雨季节提前来临。

一连数日,

天空乌云密布。

雷公电母肆虐,

狂风暴雨倾盆。

十七日下午四点左右,

由于连日天降大雨,

山洪突然暴发。

汹涌的洪流,

似一匹脱缰的野马,

咆哮着冲出山间,

直逼大成隧道一号天窗,

接着以排山倒海之势倒灌斜井洞内。
 

三十四团十六连官兵和民工八十余人,

此时正在掌子面上忘我施工。

来不及撤离,

全被洪水堵在洞中。

突如其来的险情,

让民工们惊恐不已。

刹时呼救声、哭喊声乱作一团。

受困人员命悬一线,

情势万分危机。

千钧一发时刻,

闪闪的红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面对洪灾,

官兵们临危不惧。

全力组织民工,

迅速转移安全区,

团结互助等救援。

湖南籍战友成求仁,

为及时切断洞内电源,

不幸被巨浪打进洪流中壮烈牺牲。

英雄为国捐躯,

青史千古留名!



 

被困人员的安危,

时刻牵动着战友们的心。

灾情就是命令,

时间就是生命。

师团首长冒雨前沿指挥,

一支支抢险队伍火速赶赴现场。

洞边挖渠,

分流除洪患。

井下抽水,

排险解眉燃。

通风输气,

送药和食品。

多策并举,

全力实施救援。

连长黄恭卫,

带领十五勇士,

受命于危难之中。

冒险冲进洞内。

他们把生的希望送给他人,

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已。

在洪水中拼搏,

在险情中抢险。

勇士壮志惊天地,

豪气如虹泣鬼神。

经上下齐心努力,

终于让大部分受困人员成功脱险。



 

抗洪斗争,

取得重大胜利。

然而由于事发突然,

洪水无情,

仍有32名同胞不幸遇难。

巍巍巴山,

垂首向英烈致哀,

泪雨悲声,

哭送忠魂归天。

大成抢险,

军民同心战洪魔。

气吞山河,

群英浴血铸丰碑!

历史的年轮,

穿过了五十个秋冬。

大成抢险的壮举,

已成为我心中记忆的永恒。

每当想起那悲壮的一幕,

总让我心潮澎湃,

一腔热血沸腾。

看今朝,

襄渝线早已建成。

巴山蜀水间,

奇迹般筑起一道绚丽彩虹。



 

高山大河,

铁龙飞奔。

苗寨山乡,

汽笛欢歌长鸣。

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

长眠于青山。

他们用鲜血铸起的丰碑,

永远竖立在我的心中。

英雄的铁道兵,

与山河共存。

祖国和人民,

将铭记您的伟绩丰功。

奋进新时代,

老铁兵初心不移。

实现中国梦,

我们夕阳晚霞更红!





 

任红卷简介:

任红卷,网名:泉水叮咚,阳光军魂签约作者。男,1952年出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71年入伍,在原铁道兵七师三十四团工作,历任班长,排长。1976年调入长沙铁道兵学院任政治教员,转业后先在军工企业856厂工作,历任宣传科长,厂办主任,党办主任。1990年调宜阳县工作,历任体改办主任,文明办主任。2012年退休,爱写自由诗,现是铁道兵战友网,文化网写作群成员,先后有100多篇诗作发表于铁道兵战友网、文化网、今日头条、新华网客户端,被战友们誉为“军旅高产诗人”。


 



尤丽简介:
尤丽,女,汉族,中共党员,音乐学科高级教师。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洛阳市音乐家协会理事,洛阳市教育局音乐教研室中心组成员。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省级音乐骨干教师”称号、河南省教育厅“音乐名师”称号、河南省学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洛阳市教育局“业务标兵”、洛阳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