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初二》
作者:杨振生
1949年正月初二,太阳升起,霞光满天。娘带着六岁的我,高高兴兴的去姥爷家。俗称“女儿回娘家”。
姥爷家是个套院,里院住人。大舅家七八人住西面五间;二舅家五口住东面四间加一个北走廊;三舅家三人住在北面正房五间,是姥爷姥姥的原居室。所以,我娘俩和大姨带三孩子都先在三舅屋里坐,再去大舅屋里吃午饭。在給姥爷姥姥上香磕头后,二舅陪我大姨、我娘和仨妗子(舅妈)叙旧唠嗑,我们这些个孩子则在院里尽情玩耍,并到外院看三舅的杀猪场地。
杀猪房就是现在的简易屠宰作坊。逢节日,帮助别人宰杀牛羊鸡兔狗等,收工费;平时自己买来宰杀后卖生、熟肉。外院的东北面是大门和敞口无门的“厂房”,放着煮肉的大锅、水缸、屠宰案板等。空地儿是停放车辆、拴牲口的地方,还有几棵已经能遮阳老国槐和高出房顶的椿树。树干上挂着猪头、牛皮和没卖出去的肉与杂碎。本来就比较殷实喜庆的农家小院,加上我们这群孩子的到来,就分外热闹。大人的欢笑声、孩童的嬉闹声和时不时的爆竹声交汇,展现农村的春节喜庆实况。每忆及此景此情,终生难忘。
初二回娘家,
心中乐开花。
亲人再相聚,
姊妹把话拉。注1
大舅备饭菜,
二舅好酒拿。
三舅赠牛肉,
羊头和猪杂。
大姨手灵巧,
送袄与鞋袜。注2
我也有回赠,
子弹壳一把。
每人送一个,
口哨胸前挂。
能玩又能吹,
齐声把我夸。
说是我爹送,
曾把日蒋打。注3
我要接好班,
建设新国家。
欢庆初二聚,
举家乐哈哈!注4
(2023.1.24)126
注1:姥爷终生务农,是家景比较殷实的进步人士,曾为抗日做过许多贡献。
注2:我家因父亲1939岁入党、1942年参加八路军、解放军,无力照顾家。所以仨舅和大姨对我们娘俩照顾非常多,每次见面都给不少东西。
注3:爸爸每次回家都给我带回几个子弹头和子弹壳。子弹壳做口哨、子弹头做挂坠挂在胸前。
注4:我们车固村1939年就是新乐等四县的抗日政府所在地(父亲曾任村长、党支部书记),1947年正式解放。1949年春节前,父亲来信说,新中国不久就会诞生,嘱咐我好好学习,当好新中国的接班人。
《大年初三吟》
作者:杨振生
京城今又艳阳天,
风和日丽节味添。
悦读品茶关手机,
院中散步把身健。
好友见面拱手礼,
戴着口罩喊拜年。
腊梅笑迎新岁到,
柳枝摇曳鸟鸣欢。
寒冬将去春意近,
玉兔送福赋新篇。
(2023.1.24)127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