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2025年农历春节,即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在这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日子:
让我们深切缅怀祭奠长眠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北山烈士陵园的铁道兵战友,让我们重温英烈,追忆他们走过的战斗历程,怀念战友,致敬英雄》
昔日,为响应国家号召,开发建设大兴安岭。铁道兵三、六、九师“八万官兵”,奔赴八百里高寒之地,进驻巍巍群山大兴安岭,在二十年的峥嵘岁月中,在酷暑严寒、滴水成冰的高寒禁区,将使命放在心上,将生死置之度外,开始了爬山卧雪、风餐露宿、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之路。三百多名官兵在铁路施工建设中英勇牺牲。特别是在加格达奇至漠河的筑路过程中,每修筑一公里铁路就有一名战友光荣牺牲的巨大代价,将忠骨埋在他乡,把铁路钢轻铺进了人迹罕至的林海雪原。
元宵佳节,最沉痛的悼念是铭记、最温暖的纪念是传承。不管时代怎么变化、岁月如何峥嵘,我们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将祭奠化为不懈的奋斗,传承弘扬好铁道兵精神,不忘初心、继往开来,告慰英灵!
又闻兴安军号鸣,
元宵走进加奇城。
高寒禁区铺新路,
忠骨长眠北山陵。
三六九师八万兵,
挺进林海扎军营。
精筑群山钢轨网,
不畏流血和牺牲。
血染军旗心最红,
移山填海赤胆情。
原始深山筑路人,
功勋卓著丰碑耸。
耳听军旅驼玲声,
英灵忠魂驻天空。
战友胜过亲兄弟,
生死相依热血浓。
泣奠英烈荡山峰,
不忘初心和使命。
缅怀敬献黄菊花,
再向忠骨三鞠躬。
作者:李俊峰。
原铁道兵三师十四团(大兴安岭驻军)。
注释:
写于通榆县树满街道育才社区,2025年农历正月元宵佳节。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