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您知道“官三民四”是什么意思吗?
“你家买芝麻糖了没有?”
“刚刚老婆买了好几斤。”
这是近两天大街小巷,街坊邻居熟人见面后互相打招呼使用最多的一句话。
这两天,商场里,菜市场以及路边摊,到处都有卖芝麻糖的,(正规的叫法应该是麦芽糖)。民间习俗,买来这芝麻糖不能随便食用,一定要先供奉在灶王爷神位面前,焚香祷告后才能食用。而敬奉其他神灵北方人用的是枣糕和瓜果,唯有供奉给灶王爷的是芝麻糖。供奉的时间就在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供奉时间也远在其他神灵之前。
为什么要给灶王爷供奉芝麻糖?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回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年来每家每户的情况,谁家广行善事,谁家品行不端,天帝就都知道了。
为了防止灶王爷对天帝汇报住家的不当言语,人们就买来芝麻糖供奉给他,希望他“吃”了芝麻糖,能在天帝面前“甜言蜜语。”为此,百姓们还在灶王爷神位两边贴了上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多少有点儿贿赂灶王爷的意思。
除了上述民间习俗和传说以外,在中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官三民四”的习俗在中国也是流传甚广并且源远流长,最早要上溯到北宋年间。这四个字指的是在准备过年的忙碌时节,百姓定于腊月廿四日进行祭灶活动,而官府人家可提前一天,于廿三日举行,因此有了“官三民四”的说法。
在这两天里,家家户户都会举行祭灶仪式,以表达对灶王爷的敬仰和畏惧之情。按照“官三民四”的习俗,官府和民间虽然都在进行这一传统活动,但时间却有所不同,这既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也反映了民间习俗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北方地区,腊月廿三被称为“小年”,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大扫除活动,(也有的在这一天祭灶)为迎接新年做准备。而对于为官者来说,他们一般都选择在腊月廿三进行祭灶活动,以示尊贵和提前迎接新年的到来。而在南方地区,腊月廿四则被视为“小年”。
“官三民四”的习俗不仅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也反映了民间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尽管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一习俗仍然在许多地方得以保留和传承。
此外,“官三民四”的习俗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智慧。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为官者还是平民百姓都尊重传统文化、传承民间习俗。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和魂,要始终保持对传统文化和对上天的敬畏之心。
范顺成于腊月二十三
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