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道兵文苑
终生不忘对杜喜仁师政委的怀念
——伍法义战友回忆军营往事
原铁道兵11师杜喜仁政委,2019年离别我们了。但杜政委在部队时的一次谈话,我终生难忘他崇高的品德和教诲。
1975年春,全师开展京通(原沙通)铁路大奋战施工高潮。师政委杜喜仁同志到我们营14连蹲点,住了一个星期。有一天,杜政委给我们全营干部战士作报告,会场是我们 12连的操场,全营近千人集合在操场上听报告。那时,我是12连副连长,分管连队生活。12 连喜欢养狗,在陕西安康襄渝线上施工时就养了10多条狗。后来带到京通线虎什哈岗子村连队驻地继续饲养。杜政委看到后,批评我们说:“你们这是游击队习气。”之后,营教导员姜立选同志命令我们连把狗杀掉,改善生活。战士们和这些狗相处日久,产生感情,舍不得杀。这些狗很好玩,见到穿军装的人它不咬,摇头摆尾,十分亲热。当地乡民来到营地时,它们则狗仗人势,蜂拥而上,狂叫疯咬,恐吓乡民。部队集中看电影时,它们跑前跑后,兴奋异常,好像很喜欢看电影。这些狗非常惹人喜爱,大家都不愿意杀掉。但是,上级的命令要执行,不杀不行。于是,指导员姚洪俊同志召开全连军人大会进行动员,并分配各排杀狗任务。最后只留下一条母狗,其余全杀了。炊事班做成红烧狗肉,全连饱餐一顿。
没过几天,杜政委找我谈话。我以为是养狗之事,肯定要受批评,有点紧张。入伍以来,只在入党时营长找我谈过一次话,从未和师团首长谈过话。我来到14连连部杜政委房门口,叫声“报告”。杜政委说:“进来。”进门后,我向杜政委敬礼,他让我坐下。杜政委说:“听说你喜欢看历史书,肯学习。”我回答说:“看过《中国通史》和历史小说之类的野史,主要还是学习毛主席著作。”杜政委平易近人,面带笑容,接着问我有什么体会。这时,我有点抓瞎了。本人文化水平低,没有总结过学习体会。我回答说:“我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有限。但觉得读书还是有好处。读了《中国通史》后,使我懂得当官要当清官,要当忠于国家的忠臣,要爱护老百姓,要联系群众,要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当一个好干部。”杜政委接着说:“你的认识很好,但还要继续努力,要结合多学马列主义和毛主席著作,提高思想觉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另外,他还问我有什么想法。我回答说:“部队生活苦我不怕,就是家属在农村,已有一个孩子,马上又要生一个孩子,家中还有老人,都需要照顾,想转业回乡。”杜政委说:“困难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家属孩子到时可以办理随军,父母在家可以在经济上支持一点,这样,问题是能解决的。”最后,他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小伍同志,一定要听党的话,跟党走,好好学习,安心部队工作,党组织不会亏待我们的。”这次谈话对我教育很大,语言虽不多,却能打动人心,使我深受鼓舞,受益匪浅。
1983年,我已转业到地方。杜喜仁政委,抗日战争入伍,参加过抗美援朝和祖国各条重要铁路建设,1984年1月,铁道兵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1981年,他从铁道兵东北指挥部副政委(副军职)离休。1991年,杜政委夫妇俩到西藏度假返回时,经过四川来到湖北公安县,看望原11师政治部干事陈克明。陈克明问他对伍法义有无印象,他说有印象。于是,陈克明带领杜政委夫妇来到我家做客。见到老首长,我非常高兴,握手、拥抱,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陪同老首长在荆州市玩了一天,在公安县玩了一天。之后,杜政委夫妇俩远去上海,看望那里的老战友。和杜政委相处的日子令人难以忘怀。老首长为人师表,平易近人,高风亮节;良师益友,高山仰止;音容笑貌,和蔼可亲。回想当年,历历在目。
编注:伍法义,1964年12月入伍,曾任铁道兵11师53团11连连长、4营副营长、营长,1983年转业湖北省公安县。
本文由铁道兵53团周永强、孙敏杰战友整理供稿。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