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楼下有棵红枣树


  

 

楼下有棵红枣树

 

  楼下小区的景观带旁,有一棵表皮粗糙干裂的老枣树,发芽晚,落叶早,与四季葱茏的景观带实在有点不相协调。因为是百年老树,小区建设时便重点保留了下来。

  春暖花开,蝶戏蜂飞,一茬茬鲜花凋谢后,老枣树才刚刚睡醒似的,舒展一下粗壮的枝条,吐露出鲜嫩的叶芽。很快,黄金钟似的小花出现了,密密麻麻,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每当此时,我总喜欢走到树下,深深地吸上几口,品味着儿时的记忆。

  枣树,是故乡鲁西南最常见的果木树,村里几乎家家院子都有。因为适应能力强,根部长出的枝条,随便移栽哪里,都能生根开花结果;因为生长期长,百年老枣树常见不鲜;因为果实好吃易存放,才与千家万户结下不解之缘。

  我家后院里的两棵枣树,据父亲讲,还是他爷爷栽种的。每当我们吃起那甜蜜的枣子,便对老爷爷产生了敬意和念想;每当吃起那枣子,父亲总爱给我们讲起老爷爷的故事。老爷爷一生勤劳,喜欢栽树,弥留之时,还催促我父亲去栽树:“不要守着我,趁开春好时节,赶紧去栽树。”

  “刚栽树回来。”父亲宽慰似的回答。

  “栽几棵?”

  “栽……八棵。”

  老爷爷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嘛,这祖上恩德不经意间显现出来。

  我家那两棵枣树虽然相距很近,品种却不相同。一棵结的枣子个头小,脆甜,一棵结的枣子个头大,发糠。脆甜的我们称作“灵子枣”,发糠的称作“套子枣”。“灵子枣”适宜生吃,不宜晒干存放,“套子枣”则是晒作干枣的好品种。

  据说“套子枣”是在“灵子枣”树茎条上嫁接而成,读小学时有篇嫁接苹果树的课文,激发了我嫁接枣树的兴趣。我照着老师讲解的嫁接方法,一口气嫁接枣树十来棵,竟然有三棵发芽成活,结出了能够晒出干枣的“套子枣”,使我大有儿时的成就感,离家多年后回故乡还不忘看看自己亲手嫁接的红枣树。

  孩童时代,物资比较匮乏,常能吃上的果品也只有枣子。枣子成熟时,小伙伴们经常衣兜里枣子不断,一起玩耍时相互交换,品尝着各家的枣子味道。有时候嘴馋了,也会结伙去“偷”。邻居丁老黑院子里有棵很别致的枣树,枣子个头特别大,像梨子一样前端突出,大家都称“老婆脚枣”。啥滋味,馋嘴猴们都想尝尝。一天,我与大成、二田、毛四几个小伙伴溜到丁老黑家门口,看到大门紧闭,院子里没有动静,便找来长长的高粱秆,刚要照着伸出墙外的枣树枝条敲打,丁老黑突然出现,吓得我们撒腿就跑。

  “别跑别跑,我给你们敲打些。生瓜梨枣,谁见谁咬……”

  “嘿嘿,别看老黑爷爷脸黑,心眼好着哪!”小伙伴们相对挤挤眼,停下了脚步。

  最好吃的就是枣树叶子凋落时暴露出来的漏网枣,紫红紫红的。母亲很费劲地从高高树枝上敲打下来后,总是留给我和弟弟妹妹吃。我们先让母亲咬上一口,再放到自己嘴里,咯蹦咯蹦作响,真甜啊……

  邻居葛老奶奶家里有棵“九月青”,就是错季节的冬枣品种。别人家的枣子早已过了季,葛老奶奶家的枣子才慢悠悠地由青变红,成了稀罕物。每当晚熟的枣子下树时,葛老奶奶总要左邻右舍的送一遍。一天下午,葛老奶奶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端着满满一瓢红枣送到我家,母亲大老远地迎上去:“老奶奶,你家能有多少啊?给我家送那么多。”

  “自己吃了填坑,人家吃了传名,我让大家都尝尝!”葛老奶奶十分慷慨地回答。

  颗颗晶莹剔透的小枣,连接着邻里乡情。那拄着拐杖送枣子的老奶奶,与眼前这棵历经沧桑,朴实无华的老枣树混织在了脑海……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