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潘教授【原创】
潘教授赴京参加会议,约见面。去年第一次,他来看我,今年我要去看他,他决定还是来我这边,老地方吃饭。
我将时间记错了,他到地铁口打电话给我时,我正在家生火做晚饭。我骑了车飞奔而去,几分钟就到了晋门老面馆,他冬装候在门口。我边锁车边说“您应该进屋”。
他点菜,山西的洋葱过油肉、刀削面等,一瓶啤酒。
他年轻时(尚未成年)随山西铁建兵团配属铁道兵修建京原铁路,后来将这段经历写成美篇发表,我在公众号选登了几篇,就这样相识啦!
我刚当兵时在山西,他是山西人,风情民俗与人事,有话题,自然有些亲近;修京原铁路,铁道兵、铁建兵团,话就多。更主要的,他是满满正能量的人,善良、有进取心,奋斗改变命运……我的结交为之幸事。
无需找话说,一切自自然然。他关心我,是真的,我去年与他说过啥?我不记得,他提起来,心里有我。他关心我的身体,一是他的医学职业,平常给我发微信,有一半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视频、文章;不好意思说,我不爱看这类,因为已看淡生死。二是他对我有感情,话里话外尽是,因为“铁道兵”,我收藏、研究,他佩服;他不仅写过修铁路的文章、还有终生保持友谊的铁道兵战友;他专程到铁道兵纪念馆参观。这样的人,少,说真的,很多人认为“不可思议”。
他对我说:“我岁数比你大(大一轮),你有见识,我讲什么你都知道,不过我还是想说,一定要爱护身体,你平时锻炼吗?你有许多事要做,都是很有意义的事,一定要有好的身体。你看我,我七十多岁还是信心百倍对待生活,除了工作、协助照护孙子孙女,还上老年大学;我还要写工作的经历(已写了修京原铁路20万字书稿)。你的精神状态与去年没有变化,我见到第一眼感觉到……”
我说:“我们都是老人了,都有经历,对做人做事,健康,都懂。您讲这些,道理不重要,但关心、爱护,使我觉得生活、事业的意义,朋友的爱是一种支撑,我活着就要做些对社会、朋友有用的事……”
边吃边饮边叙谈。他接一个电话,来自宁夏,一位朋友请他介绍医院与专家。从铁路建设兵团“退役”后,他在太原重型机器厂当水工,专事排水系统维护修理。我也有水工朋友,穿水靴、雨衣,肩扛水管,拖拖拉拉;路上远远有刺鼻臭味,一会儿就见到埋头苦干的水工了:坐在我面前的潘教授以前就是。他有个信念,推荐上大学没有希望,难道永远就没有考大学的机会吗?他下死功夫,借书刻苦自学。全国第一次高考,山西报考的条件之一是“老三届”最后一届限制在25岁以下,他考试那天恰好是25岁生日,最后的机会。1977年,只上了初中一年级的他考上山西医科大学。毕业后,娶了陕西卫生厅的一位女干部,之后调到陕西,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教授,夫人也是陕西卫生系统的领导。他不是老小孩,他时常将奋斗的成果与我分享,就如同我购藏了一件珍品,也想与朋友分享一样。他12月7日给我发来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的证书照片:兹聘任潘建平为医师资格考试公共卫生试题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聘期三年。七十多岁的他,还担任了多项专家委员。这个机构的重要性,全国所有医学院校毕业生从事医生职业,都需要参加和通过这个机构组织的执业医师考试。我对此比较生疏,对中国的医疗、保健品也不满。他解释说,对保健食品,上层机构的管理相对还是权威的,但具体到生产、销售、广告,就存在不少问题(不便细说)……我获得知识。
我也接到一个电话。一位学兵女士下午索要一个电话,她想联系我的公众号写到的另一位学兵。我将她的要求截图转发。她没有得到那位学兵的回应,又打电话找我。我说:“我转告他了。您有什么事我转告他也行。”她说:“他陪你逛潘家园,我想请他带我去潘家园,我给您买铁道兵的书、资料……”这是真的事!她70岁出头了,疾病缠身,眼睛几近失明,天天也看我的公众号,留言赞扬,曾给我转账1000元购买铁道兵资料,我哪能接受?我给她解释:“现在潘家园十天半月遇不到一件铁道兵的资料、书,您不能乱花钱,铁道兵的东西我有很多……”我对潘教授说,这样的“铁粉”不少,有的关心到我的冷暖与一日三餐,有的帮我规划收藏品的使用,力挺……
还没有吃罢饭,济南的铁二代、铁道兵战友李宏发照片给我,12月11日是他铁道兵的父亲忌日,我在朋友圈看到他写的纪念文章,联系他在公众号转发。我便与潘教授告别。我赠送潘教授茶叶。
我听曾留学法国的朋友潘小娟教授说,法国人送礼会告诉收礼者礼品价格,中国人是万万不能的。我与众不同,我一般会问对方“礼品多少钱啦”,以便转赠时心里有谱。今年夏天,也是山西铁建兵团的王乐意兄带队参观铁道兵纪念馆,我啥事没有为他做,愧得慌。我到纪念馆看他,也不记得是否给他送过书(他多次赠书给我)?他送我一盒茶叶,我问他多少钱、打算送给别人。我受赠的茶叶太多,但饮用最多的是老家给我的“特供”,我家房前屋后的茶叶。王乐意兄长说:“你自己喝,不要送人,是好茶叶,我江西的亲家送给我喝的……”
潘教授与王乐意都是铁建兵团熟悉的“战友”,我专门挑了这件礼品赠送潘教授,当着潘教授的面取出一罐,另一罐连同盒子送潘教授,表达歉意,请潘教授理解:我要领王乐意的情啊,也想品尝一下“好茶”。开罐与潘教授嗅嗅:武夷山的茶,香!
今年,潘教授还有一项义薄云天的壮举:他的母校山西医科大学征集文献史料,他将自己珍藏了几十年的入学通知书,毕业证,教材、作业本、毕业合影照片等几十件“文物”捐赠。我从他发的美篇中看到,爱不释手,扪心自问,对他更有深深的敬意!
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