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分享那热血年代妇女扫盲工作的欣喜

 
扫盲并非今日开始,而是1939年4月
毛主席在延安发出的号召:“为消灭文盲而斗争”时就开始了。国务院颁发了《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国家教委组织实施,省州县乡(镇)教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划拨经费,配备干部与教师,妇女扫盲出成效,大家分享了喜悦的成果。
 
 
秋高气爽日月长,晚霞正红有余香。我拜读了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龚贤永同志,为《贵州省扫盲教育资料汇编》撰写的序,再听听镇远县“双教”验收插曲《月照夜校楼》,总是百感交递,浮想联篇。
《汇编》回眸贵州省扫盲,是由贵州省扫盲工作领导小组,省教育厅、省成人教育协会编印《贵州省扫盲教育资料汇编》,总结全省扫盲工作。
贵州省人民政府付省长龚贤永同志在这本《扫盲汇编》写道:十多年来,“我省已扫除文盲195万人(其中70%是妇女),文盲率也从1979年的61%下降到1990年的16.5%,有66个县(市、区、特区)成为基本无盲单位。松桃苗族自治县、天柱县、清镇县、湄潭县、都匀市、金沙县已跨入全国先进行例,获国家授予的‘扫盲先进县’的光荣称号;松桃苗族自治县还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阅读协会》颁发的‘国际扫盲荣誉奖’;安顺市也被全国妇联授予‘双学双比’,扫盲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而评为我省扫盲先进单位就更多了。其经验和做法,对我省今年如何提高农村扫盲质量,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帮助更多农民脱贫致富,都是很好的借鉴”。
“我省扫盲工作的成绩,正是各级党政领导重视、关心、支持的结果”,这也离不开一支专职扫盲干部,教师队伍。“他(她)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们虽然报酬低,工作环境艰苦,但他们却乐此不倦,常年累月奔波在苗岭、瑶山、侗寨和乌江两岸、头顶星月、足踏田埂、无论春夏秋冬,不分酷暑严寒,日复一日,把党的关怀,文化科学知识和脱贫致富之道送给高原农家。这是多么高尚的奉献精神!就是由于他们的积极工作,才使脱盲人数不断增加,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队伍不断壮大,为我省科技兴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向那些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我省的扫盲事业付出了辛勤劳动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州委书记胡贤生在全州党政领导会上,要求县市书记一把手挂帅扫盲。副州长王登齐在政府会上不仅强调扫盲,还与州长助理龙玉英出席县市基本无文盲的验收工作并讲话,要求扫盲工作列为县市年终考核内容。州县教育局是政府分管扫盲工作,配备扫盲专干,划拨扫盲经费,培训专干与教师,表彰激励先进单位与个人,促扫盲成效,下达扫盲任务(个人脱盲、乡镇基本无盲),促进妇女扫盲成绩,我拟写的《黔东南州妇女文盲现状与对策初探》一文,被收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库》(P763-765)之中。她从苗族侗族民族方面体现贵州省妇女扫盲一角。

我当时(1974年底)从铁八师37团政治处返乡回到凯里,胡光杰局长(老八路、副厅级老干)安排我在黔东南州教育工作,从事全州扫盲工作,我成为贵州省数千名(含铁道兵战友在内)扫盲专职干部之一。在分管局长刘克俭(从冶金部调任麻江县宣威镇党委副书记)领导下,抓文化普查,弄清底数,做到心中有数,拟出扫盲规划,注重妇女扫盲成果。我州黎平县和施秉县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扫盲项目,以点带面重点抓妇女扫盲工作。此项目后经验收达标,为国家省州争取荣誉,我荣获教育部颁发“中华扫盲奖”,州政府奖励一级工资,成为第一批“光荣在党50周年”证章的获得者。我州妇女扫盲工作,成为国家教委农民教育工作联系点。央视总台王世光编导,还与我州战友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
随着扫盲深入上升到理论指导妇女扫盲实践的需要,贵州省教育厅陈璨督学(副厅级,离休老干,省劳模,退役军人),陪同国家教委成教司领导莅临黔东南视察民族地区妇女扫盲,强调个人脱盲上升到村乡基本无盲,扩大扫盲效果。学习外省经验,借他山之石,总结或探讨扫盲,这对来自边远乡村的壮族副局长卢仕忠正是得心应手,他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了较多民族地区扫盲的论文,在国家教委西南北片区扫盲会长交流,赢得国家教委民族教育司领导称赞,并将他抽调到民教司协助工作。北师大毕业生陈国立前往我州投身民族教育工作有成效,晋升为州局副局长,抓基本无盲单位验收工作。对我州妇女扫盲工作,国家和省给予扶持,促进全州妇女扫盲工作。天柱县成为全省第一个基本无盲县,受到国家教委表彰。《中国教育报》第687号曾刊登我州六条扫盲经验:州政府连续八年下达扫盲文件;县市政府、人大、教育督导听取乡镇汇报妇女扫盲工作;投入财力抓妇女扫盲;政策倾斜促妇女扫盲;制定乡规民约鞭策女儿童入学以堵新文盲产生;建立扫盲验收制度。
我与同行们在党政领导下,当好参谋,以手足情,同志心,开展妇女扫盲普新篇。我与省厅陈璨督学拟写《浅谈农村妇女扫盲教育问题》一文,被国家教委,中国教科文全委会编入《全国农村教育研究会文集》。

 


 

 
 
陈督学在麻江县宣威镇宣传《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
 
 
 
 
 
 
 
 
 
注:此文是上篇《当好扫盲参谋》的姊妹篇。

作者  原铁八师37团政治处、黔东南州教育局李卫成


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