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在朝鲜、军营和北大荒度过(三)黑土地上度过的学生时代

  1957年8月。852农场成立了第一所小学学校,在曙光镇一块空地上,桌椅全是剖开的长木板条组成,下面用砖块砌成的。砖堆垫底,老师是部队转业的军队女教官。两人一人姓赵一人姓胡,成为我们十几个一年小学生的启蒙老师。

  1958年,随着十万转业官兵到来,学生增多,教师力量也在不断增强。老师均是部队时期教官。

  他们均是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的大学毕业生,其中还有印尼华侨。小学生增加到上百人。学校随着王震司令员命令,向现852农场场部南横林子镇搬迀。小学校建在现场部幼儿园所在地,那时幼儿园建在对面现南横林子小学楼后门所在地。(这个幼儿园在五十年代后期因房屋是木头搭建的圈房,凌晨起火全部烧毁。

  由于家庭没搬,我和同学从老场部往新场部走读了一段时间,单程12里地。原小学校在老场部校舍,分配给上海来的宏大大学分校使用。也是这一年,总政领导率领慰问团慰问来到铁道兵农垦局,来到852农场。和转业官兵一起拍照合影,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照片。

  其中就有一张学生和慰问团在学校木牌前的合影,其中我穿着海军服.。和官兵们、同学们一起欢快歌唱着,并拍手伴奏节拍。现在,这张照片己成为垦区农垦史志照片,广为流传、借用。

  在小学期间,我是少先队旗手。每当少先队活动队旗出列时,我着白上衣、蓝裤子,手持队旗。出列时一边一个男、女少先队员护旗,给活动增添了不少风采。而当年上课迟到,要在门外喊一声“报告”,不象地方学校敲门提示老师,得到讲课老师允许后方可进教室坐自己座位上。

  农场子弟小学在演岀,(作者在前左四着海军服)

  进入六十年代后,农场有了初中学校,改建在现南中学校所在地。现初中部为原小学部,原小学部后面是学生食堂。现小学部为原初中部, 原初中部后面是老师备课办公室。中、小学和老师办公室均坐北朝南。学生食堂坐东朝西。

  那时条件是艰苦的,教室为砖混房屋。冬天取暖,学生们要到树林中伐木,用爬犁拉回劈开。由各班值日生提前烧炉子取暖。夏天草屋漏雨,学生们要到三不管去割草,和老师把草背回来整理,由瓦工修理屋顶。就连初期厕所也是我们学生自己修建的。春天要在教室旁和现养鸡队伐下后的林地上刨树根,开垦荒地种下蔬菜,供学校食堂住校学生食用。在三年自然灾害阶段,曾有学生挖地时,饿的吃地里挖出的白根中毒, 学校发现一人中毒,全校集合盘查时,又有学生昏倒在我们身边,经校医急送医院抬救后脱险。

  学校在场武装部指挥下,1964年搞野营武装越野拉练。学校还在操场进行了木枪比武演练比赛。1966年,学校养鸡队菜地遭到野猪吃食,体育课杨老师夜晚带领学生伏击,用步枪错把养鸡队黄牛打死,成为师生笑谈。

  那个年代,农场这片林子里,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野兽、禽类也多。虎、狼、鹿、野猪、傻狍子、野鸡、野鸭等野物全有。有一次,我做为课代表,把全斑作业送到老师办公室审批。一进门吓了一跳,门内地上放着一只死狼,咬牙切齿的吓人。打狼的陈文老师,正在述说着经过,原来陈老师手持单简猎枪,到学校旁林中去打猎。突然这只狼扑向他,他忙开枪,狼倒地而亡。陈老师往下述说更可怕,他枪内压的是散弹。散弹是射出面积大,专门猎杀野鸡的,但杀伤力量小。打狼要用单粒子弹,杀伤力度大、狠,才能杀死。这个狼由于突然扑向陈老师,两者近距离接触,枪口直对扑上来的狼头,散弹击中要害,狼才一枪至命,否则陈老师人身安全会很危险。事后,陈老师把狼皮梳后,做了一顶狼皮长毛皮帽,戴在了头上,成了学生认可的打狼勇士。

  学校操场上,先后有了蓝球场、足球场、单、双杠、撑杆跳高、跳高、跳远场地,窒内有了乒乓球场所,冬天有了滑冰场地,学校经常组织各种文体活动。

  北影主要演员和农场领导合影

  1961年3月,北影摄制组在著名导演兼演员崔嵬的带领下,到八五二农场拍电影“北大荒人”外景。

  演员有著名演员张平,但多数群众演员为农垦局文工团团员、852文工队员和转业官兵、支边青年扮演.。

  北影厂演员在拍摄期间,曾和农场子弟校师生进行过联欢活动。我的同学黄灼,在他的“我们在白桦树下长大”、书有记载,现摘录如下:

  几天后传来一个好消息,北影的演员要到我们学校和师生搞联欢,学校别出心裁,设计用一个大型篝火晚会来活跃这次联欢。北大荒的森林里有的是木柴,每个同学捡了一趟就在操场上堆出了一座小山。学校非常重视这次联欢,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有负责点火管火的;有负责组织队形的;有负责组织演出节目的;有负责通信联络的;有负责广播的……

  天一擦黑,全校400多同学围着木柴形成了一个大圆圈,大喇叭里放着音乐就等朱校长宣布开始。大喇叭的音乐突然停了,广播员方红文兴奋的通知大家:“同学们,崔嵬叔叔,还有张平叔叔来了!”随既,朱校长宣布:“篝火晚会现在开始!点火!”几个校工和高年级的点火员点燃了木柴。

  随着火焰腾空,操场上如同白昼,各班同学唱歌、跳舞、演节目,尽情地欢乐。崔嵬带着北影的演员们也加入到了唱歌跳舞的人群,朱校长和他的爱人还放开歌喉为大家唱歌。朱校长,1958年转业军官,大尉军衔,正营职。他和他爱人都是音乐学院毕业的,他学指挥专业,他爱人学声乐专业。两人的歌声唱得太好了,听他唱歌我还真是第一次,朱校长唱的歌,是当时最流行的苏联歌曲,崔嵬和张平也跟着一起唱了起来,歌词如下:

  如果在节日里,有几个好朋友,同我们欢聚在一起,让我们回忆起珍贵的一切。唱起了最愉快的歌。同志们来吧,让我们举起杯,唱一曲祝酒之歌。为自由的祖国我们来干一杯,为英雄的人民为热情的俄罗斯我们来干一杯。为强大的陆军为英勇的海军,大家来干一杯。同志们举起杯,为我们的近卫军,他们是勇敢的人,为光荣的共产党为胜利的红军我们来痛饮一杯。

  我们大家使劲为他们鼓掌。朱校长的歌声催动了每个人,崔嵬和张平又为我们唱了一曲有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像太阳……”周围所有的人一块接了上去。整个篝火晚会高潮迭起,大家尽情地唱呀,跳呀,一直欢乐到深夜,篝火越来越小,晚会才宣布结束。

  不久学校又在农场的大礼堂为北影的演员作了一场专场演出。那个大礼堂是转业军官们自己盖的,土坯结构,好几百平方米,平时当大食堂,开会、演节目、放电影就当大礼堂。我们班和其他班联合演出了一个节目。

  学校还经常自办演出文艺节目,也参加农场演出和歌咏比赛。在大礼堂二楼,挑选的200多学生站满楼上,在音乐老师手势指挥下,齐声高歌。获得一楼1000多名参赛职工的掌声如潮。

  学校学生在麦收现场为农场连队职工演出

  1963年我升入初中,由于学生增多,一个年级分为两个班,为11、12班学生。我在12班上学。1965年在学校加入共青团。

  我们班在小学时试验教过俄语课,进初中后正式学俄语,老师课后常安排背课文,在下一堂俄语课抽查。时间一长没被抽查我,我放弃根本没背。结果有一天抽到我背诵,站在那楞着,一句俄语也背不上来,下不了台。孙善勇老师见状宣布:“下课后回去背,下一堂课再来考你。”让我下了台阶。

  回家后我这个背呀,终于背会了。但下一堂俄语课,孙老师没抽查我,但从那以后,我再不敢做这种投机取巧的事了。

  学校部分老师和一个班学生合影

  1964年以后,学校也开展了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同学们都注意做好事。我们班某人做了助人为乐好事,一般都是由另一个知情同学在班会上发言告知。而有一个班,我发现他们个人做了助人为乐好事,由学生自己在班会上表白。但不管那种形式,只要公认是做了助人为乐的好事,就会受到老师的表杨。

  我记得有一次上学,一个农场职工架子车上一群小猪从筐内跑了。我和几个同学帮忙抓小猪放回筐中。事后弄了我们几个学生满手满身猪屎。老师在班会上这样表杨的:“学生抓猪,手脏心红。”

  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先后有大批学生进京,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参加了当年第6、7、8三次次检阅活动,还有步行长征队进京受检。

  作者和同学串联到北京,接受检阅,在北海公园合影

  随后,学校停课闹革命。从第一个校办红卫兵组织,变成多个红卫兵组织。校内每个组织均采用扩音机、大喇叭、大字报展开两大派辨论。造成校园乱成一团。

  红卫兵们还抄家、揪斗了学校老师。因为这些教官老师,家中解放初期出身都不好,不是大地主就是大资本家出身,否则也不能上大学,我的班主任老师,据说家中土地比当年刘文采家还多。

  继而两大派学生参预农场两大派,揪斗农场领导和群众,两派互打,武斗在学校内、外随时进行。场内、学校内一片混乱,抄家放在校内的物品、金项链、书籍等物品也不知去向。木材厂为学生做的桌、椅也残缺不全。一些桌、椅腿被人为拆下,和收缴的1958年军人武装带成了打人的凶器。

  我的爸爸和农场副场长黄根堂,被带到学校批判,就遭到红卫兵毒打。随后我妈妈也在被游斗时,被红卫兵抽了几耳光。

  1968年复课闹革命,由于我们老三届初中生己停课三年,应上高中。南中成立了高中部。由于我父、母当年被揪斗打倒,我已不能按学校规定,继续上高中深造,只有一条路,走向工作岗位,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这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女,黑八类长子,就被分配到六营六连参加工作了。

  1984年,我爸爸历史冤案,经王震将军请示军委主席邓小平、杨尚昆领导,责成总政治部审查,给予了平反。我们子女在王震将军关怀下,政治待遇获得变化。但王震将军更关怀是852农场的孩子。

  1985年,将军第18次回到852农场视察,在给农场五个题词中,其中就有“八五二农场幼儿园”题词,如今这个题词高高悬挂在总场幼儿园主楼上。王季青老人在王震将军去世以后,把北大荒的事业看成王震将军未完成的事业,把北大荒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儿孙,托我把她购买的物品和现金,转交给垦区贫困学生。

  她从1996年起,多次给我写信。2002年5月24日,王季青老人在京听讲北大荒仍有1000余名学生上学困难时,老人为孩子们题写了一段勉励的话:北大荒的贫困儿童,你们受苦很多。但是你们都是经过艰苦缎炼的、意志坚强的青少年,所以你们也是光荣的、自豪的。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成为中国发展建设有贡献的人才,祝你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96年,王季青老人听说垦区有一部份贫困职工的孩子,大学上的艰难,便两次卖了自己收藏的字画,筹集到5万元钱,分两次寄给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八一农垦大学以此钱为基础,成立了王震助学基金会,常年扶持优秀贫困大学生上学。

  1996年到2002年,为八五二农场贫困生捐款八次,受资助贫困生258人次,累计金额105400元。捐赠衣服200余件,笔2876支,作业本600册。连续九年替学校订“求实”杂志72本。赠照相机一台,作为教学用具。另对八五0、八五三农场贫困学生,赠四万元钱和一些学生用品。

  作者简介

  黄黎(1950年9月——),西安人,2004年9月获得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正教授)职称。

  1999年,被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聘为汽车专业客座教授。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以编委、主编身分,参与了中国驾驶员全书《黑龙江垦区卷》及《垦区公路及交通安全》等4本书的编写工作。有20多篇交通管理、交警事故论文发表在国家二级以上刊物上,其中一篇获华中地区科技三等奖。

  先后编写《黄振荣传》一书,获第十届丁玲文学评比提名奖,并有多篇散文,刊登在农业农村部农垦杂志、黑龙江农垦史志、黑龙江日报、北大荒日报等杂志和报刊上。并被多家网站转载。

  曾任黑龙江省公安厅垦区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职务。

  多次被授于省交通,省交警系统先进个人,省农垦总局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曾获公安系统三等功三次及多次嘉奖。

  中国文学史上的60个“第一”

  46.第一部优秀长篇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

  47.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

  《西游记》

  48.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

  《天演论》

  49.第一部杂文集

  《坟》

  50.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包身工》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