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红军的后代
(书法家当年挥毫手迹)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
铜锣一响,四十八万。
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1927年的黄安民谣
我们是红军的后代
当年耳闻目览"黄麻起义"铜锣响的一位书法家即兴挥毫写下一幅对联:
“痛恨绿林兵假称白日青天黑暗沉沉埋赤子;
克服黄安县试看丹霄紫气苍生挤挤拥红军。”
正是这副对联所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第一次被称为“红军"。如今,九十四年过去了,红军的血脉仍然代代流传,红色的基因仍在赓续。
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四周年之际,革命老区湖北省红安县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以"赓续红色血脉,复兴强国有我"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湖北卫视台予以播出,震撼強烈。尤其是我们老兵观后,感动!感慨!台上激情表演的都是红军的四代五代子孙,那动人的少年童音传递的信号是:红军事业有传人,中华复兴党放心!
1927年11月13日铜锣响起,鄂东北的黄安(红安)麻城两县农民发动武装暴动,史称"黄麻起义"。
红安,创建了与井冈山中央苏区一样的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第二大红色割据的武装斗争红区;
红安,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
红安,"男将打仗"打出了共和国223位将军,誉称中国"第一将军县"。
红安,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4万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敬赞为中国"第一烈士县"。
当年的黄安因红改为"红安",红安的土地啊,革命烈火燃红,革命先烈血染,红安的人啊,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
今日红安,也是人人好汉。红军的后代,成长起来,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岗位上,接过前辈的革命火炬,传递红军精神,继续去实践前辈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看了那些红四代红五代在舞台上的豪言壮语,那些年为共和国的建立而献身的14万红安先烈,在九泉之下可以笑卧安眠了。
红安红安,人人好汉,
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童心年少,壮志凌云,
强国有人,请党放心!
红安烈士陵园
红安革命烈士纪念墙
作者到红安红色旅游影集
红军万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作者:陈建中,武汉人,1948年生,1965年参军,1966年至1968年参加援越抗美,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1982年转业从警。爱好写作,曾发表援越抗美题材著作《秘出南关》《红河记忆》及百余短篇等,部分获奖。
版面图片限量,更多内容请关注美篇
美篇链接、请点击查看
图片说明:
1、第一张图片来自网络
2、其余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