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第十师修理营简史》出书
2023年3月19日,由铁道兵第十师修理营、发电营战友群、战友二群620名战友自发组织集体编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十师修理营简史》出书,来自原铁道兵第十师副政委简盛雨等八位老首长、修理营、发电营、台车连部分战友和中铁长安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殿军等共计50多人,在陕西省西安市广安路3619号中铁长安重工有限公司举行了赠书、答谢仪式。
老八路、九十七岁的原铁十师徐志超政委(中)
原铁道兵第十师副政委简盛雨
序 言
——老八路、九十七岁的原铁十师徐志超政委为《简史》所写
朱德总司令在1954年5月14日铁道兵第三次庆功大会上讲:“铁道兵是我军的技术兵种,是现代化国防军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全军走向现代化、正规化的实践中,你们的任务,就是要加紧部队建设,使自己成为一支坚强的能够保卫祖国、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这就是说,你们的技术要学得很好,本领要练得很大,平时积极参加祖国铁路建设,战时担负抢修任务,保证军事运输。在现代化战争中,没有铁路的支援,就不能很快地把部队运到前线去,就难以使用大兵团作战。所以你们的任务,不论在战时或平时都是艰巨的、光荣的。”朱德元帅代表毛泽东主席、党中央、中央军委,对铁道兵兵种的建军宗旨、任务、部队特征做了高度概括。诞生于解放战争硝烟中的铁道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人民的解放、共和国的成立、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对越自卫反击战、和平时期国家铁路建设、国防建设付出了巨大代价,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也是和平时期伤亡人数最多的兵种。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十师前身部队系组建于1949年4月15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警备第五旅,以烟台警备司令部为基础,六支部队改编组成。华东警备五旅组建后,参加了解放即(墨)——青(岛)战役,1949年8月在渡海解放长山列岛战役中,创造了解放军陆军部队在海战中打败国民党海军的奇迹。1950年11月7日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一O一师,1952年2月再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三师。1953年1月7日入朝参战,1月29日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十师。在敌机狂轰滥炸、定时炸弹、汽油弹、细菌弹“绞杀战”手段无所不及的战场,与朝鲜冬季刺骨的江水、夏季洪水中,抢修龟殷铁路、抢建德八铁路,与兄弟部队一起快速建成“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1953年11月归国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十师。先后参加了甘肃徽白公路、黎湛铁路、鹰厦铁路、南福铁路、兰铜专用线、北京、河北、山西诸地国防工程与军内工程、成昆铁路、襄渝铁路、罕东铁路等30余项工程建设;1960年、1963年、1974年三次赴青海修建青藏铁路一期工程,修建了我国两弹一星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专用线清绿铁路、青海原子弹氢弹基地(221厂)专用线;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战备、支前、训练、抢险救灾、支援地方建设等任务。全师(旅)先后有十四万四千余名官兵前赴后继,不惧牺牲,英勇奋战,艰苦拼搏,流血流汗,为党、为国、为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9年4月15日至1984年1月1日集体转业前,师(旅)先后有687名战友在战场、在和平年代国防建设、铁路建设事业中献出了宝贵生命。
做为师(旅)重要的技术保障分队,铁十师修理营及其前身部队随师(旅)参加了上述战役和工程建设。修理营(连、厂)承担部队施工机械装备、汽车的大中修理、急缺配件、设备机具的制造、武器修理,保障师作战、施工、战备的正常进行。该营所制造的铺轨机,承担了青藏线一期工程600余公里主线的铺轨施工,“四化修理”在全铁道兵、全军中走在前列。师建筑给水发电营四连、五连担负成昆线、襄渝线、青藏线部队重点工程施工、办公生活用电供应,以源源不断的电力保障了部队的能源需求。台车连则用凿岩台车全断面钻孔、爆破掘进铁路隧道,以钻机为大桥桩基钻孔,是一支直接参与施工的前方连队。在近35年的岁月中,广大官兵听毛主席的话,跟党走,忠于党,忠于人民,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发扬人民军队优良传统、优秀作风,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战天斗地,勤于学习,坚持创新,克服无数困难,以精湛的技术为师作战、战备、施工、部队建设做出了有力保障,取得了20项在全军、全铁道兵、西南指挥部、全师第一的卓越成绩,在铁十师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一书留传后世。
自华东警备第五旅组建起,我有幸与十师同志们共同渡过35年日日夜夜,也曾在1958年至1960年担任师建筑给水营首任营长,1970年该营与发电营合并。参与《修理营简史》编写的赵熙学营长、赵宪民工程师、张海伦副团长、贺行老志愿兵、宋士岐干亊、刘银柱工程师等老同志,是我所熟知的战友、兄弟。盛世修史,在部队撤编集体转业37年后,以退休老兵为主体的修理营发电营战友群,600余名战友自发组织,本着“追忆足迹,记载史实,客观评价,再现历史”的宗旨,克服很多困难,编写《铁十师修理营简史》,精神难能可贵,是值得赞许的壮举。在他(她)们身上,我看到了至今还保存着的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顽强意志,退役不褪色,换装不改初心。《修理营简史》翔实记载了该部35年所走过的奋斗历程,也是铁十师波澜壮阔历史中的一个缩影,倾注了老兵们对军旅生涯的深切怀念、对党、对部队的深厚情感。祝贺修理营、发电营、台车连的战友们写史成功!
离开所熟悉的军营38年,与十师众多战友阔别多年,十分眷恋过往的战斗岁月,深切怀念战友们!祝同志们与家人幸福安康!在习近平主席强军思想指引下,人民军队将会建设得更加强大,钢铁长城牢不可破,祖国将愈加繁荣富强,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22年9月
《简史》全书44万字,726页,其中图片176页,全景式记录了1949年4月~1984年1月共35年期间,铁道兵第十师修理营及其前身部队的成立、发展壮大过程。《简史》目录构成:
历史图片辑
战友个人军装照片辑
图志
成昆线建设驻防示意图
修理营遗存设备、资料实物及阎良基地图片、补充历史图片选辑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制沿革
第一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警备第五旅、步兵第一O一师、农业建设第三师、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十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十师军械修理所
第二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第四十六团修理连、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指挥所修理连
第三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五十团修理连
第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十师修理厂
第五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十师修理营
第六节 部队驻地、代号变更
图志 1 建制沿革示意图
图志 2 铁十师修理厂、铁十师修理营组织序列图
图志3 青藏线一期工程驻防示意图
图志4 襄渝线建设驻防示意图
第二编 军事、建设
第一节 军事
一、征战史
二、战备
三、军事训练
第二节 建设史
一、机械车辆修理、制造、施工
二、发供电、架线(发电营四连、五连、发电连)
三、隧道、桥梁施工(台车连)
第三节 军械修理
第四节 兵力与构成、装备
一、兵力
二、兵员构成与特征
三、武器装备
四、施工生产装备
第五节 技术创新史
第三编 军营生活
第一节 日常生活、军容风纪、作风纪律
第二节 新兵训练、技术教育培训
第三节 营房、被装、卫生
第四节 津贴、薪金、待遇
第五节 伙食、农副业生产
第六节 文体娱乐
第四编 连队、军械修理所、女兵排简史、营部各部门历史简介
第一节 一连简史(概述)
第二节 二连简史(概述)
第三节 三连简史(概述,含台车连)
第四节 四连简史(概述)
第五节 发电连简史(概述,含发电营四连、五连)
第六节 军械修理所简史(概述)
第七节 女兵排简史(概述)
第八节 营部各部门历史简述
附录:修理营“五七”随军家属工厂
第五编 人物、荣誉
第一节 职名录
第二节 荣誉录
一、荣获国家荣誉
二、集体荣誉
三、个人荣誉
四、技术创新成果荣誉
第三节 部队期间牺牲、亡故战友名录
后续 永恒的旗帜
第一节 赓续—— 中铁二十局工程机械厂
第二节 走向辉煌——中铁长安重工有限公司
第三节 花开神州——遍布各地的退役战友
附录:师、师后勤部文体团体与修理营
文艺宣传队与修理营文体活动概述
师体工队、师后勤部体工队与修理营
铁兵雄鹰
修理营及前身部队、台车连、建筑给水发电营营部、发电营四连、五连战友名录(不完全统计)
主要参考文献及提供资料、图片主要人员
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情远路长》《走进秦岭》
后记
青藏线制造铺轨机。1975年初,经历近一年昼夜奋战,由铁十师修理营四连自制的造价300余万元的成套铺轨机整机与轨排组装设备在青海省湟源火车站组装调试后出发,交付49团铺架队(至连湖转交铁七师铺架队)担负青藏线一期工程哈尔盖至格尔木段600余公里铁路主线铺轨任务。
1979年9月15日该铺轨机铺轨至格尔木。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十师修理营简史》
简 介
本《简史》由 铁十师修理营发电营战友群、战友二群 600余名退役军人自发组织集体编写。自2021年2月起,在原铁十师、师后勤部、本营、兄弟部队二十余名老首长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历经两年又两个月写作完成。《简史》主要记述自1949年4月解放军华东警备第五旅军械修理所成立起至1984年1月1日期间,铁十师修理营及其前身部队历史,时间跨度35年,也简略记述了1984年铁道兵集体转业“兵转工”后至2022年39年期间修理营后身单位中铁二十局集团机械厂、中铁长安重工公司发展概况,以及本部队分布在全国各地五千名退役战友的简况。
《简史》编写动机与大致过程详见本书“自序”、“后记”。完稿后经《简史》编委会严肃自查认为:一、本《简史》立场与党中央政策保持一致,无政治问题,无偏激观点;二、无泄密内容;三、记述历史真实,评述客观。
本《简史》纸质版采用大A4纸,全文44万字,共726页,其中图片176页。作为本战友群向党的二十大、建军九十五周年的微薄献礼,纪念铁道兵“兵转工”三十九周年,聊以告慰本部队所有牺牲烈士和故去战友在天之灵,并希望为后世留下一份亲历者自编的图文历史参考资料。
本《简史》为内部读物,仅供本部战友阅读、相关联单位、个人参考,不出版、不出售。鉴于我们所能够收集到的资料不多,不少当事人已逝,在世者记忆已经模糊,编写人自身年纪偏大、水平有限,加之新冠疫情影响,《简史》不免会存在一些遗漏、错误瑕疵,欢迎读者指正。
——铁十师修理营、发电营战友群、战友二群
照片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