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电影结缘《五》看电影前的“拉歌会”
你说怪不怪?在三线的日子里,很苦很累,挨饿受冻,控诉起来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天上佈滿星,月亮亮晶晶”三天三夜苦水都倒不完呀。
可人就是这种贱毛病,享福的日子记不住,大吃二喝的日子也记不住,偏偏把苦难的岁月一点一滴记得牢牢的,难怪左琳的儿子有点不屑一顾的说:妈,你们二年多经历哪点破事,让你们吃了一辈子!
可不是吗?三线学兵只要聚在一起,永远扯不完“三线”那些事,永远唱不完那首歌“背上了哪个行装扛起哪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提起唱歌,不由人又想起在旬阳菜湾那段“军旅”生活……
我们不是军人,但完全按部队的编制建立了学兵1.2.3.4.连。不同的是2连是个女子连,在清一色男性军营里,实为一朵奇葩。
我们不是战士,但都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通讯员徐元庆一声哨响,三分钟后,操场上排列整齐的队列,条是条,行是行。谁敢说“学兵”不是兵?
二营驻地是将要建立旬阳火车站的所在地,地势平缓,全营的集体活动大多数都在这里举行。
团电影组早早就架好了银幕,营通讯员正在那摆藤椅,看电影的最佳位置是为营首长准备的。
铁道兵的编制不同于其它兵种,一个营足足有五个连队,学兵二连,四连也归属二营管理,加之山阳民兵营,人是乌泱乌泱海了去了。陈营长,48年入伍的山东汉子,一口的胶东土语那叫个味:我学(说),你们这些孩,这些妮,长的都像大葱一样好看的很嘛。
我学(说)八连长哪,拉拉歌,活跃活跃气氛嘛。话音刚落,八连演唱组哪个江苏兵就站了起来:日落西山红雫飞……预备唱:紧接着像狼嚎一样吼声排山倒海。
学兵二连的任暄站了起来,二个羊角辫朝天一甩,大刀向……预备唱:女学兵清脆的高音立刻盖过所有声音,都哑了,省城洋学生就是不一样,不但模样俊,唱起歌就跟百灵鸟叫起来一样好听。
拉歌是部队好的传统,也最体现青春的野性,唯一的娘子军连,四面八方的炮火无异的,统统的,甩向她们……
“二连的,来一个。来一个,二连的”。
“一二三,快快快”。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等的好着急”。
喊声,掌声,此起彼伏。连躲在半山岰中月亮都闪出半个脑袋要看个究竟。
银幕上闪出一个大大的静字,才算把大伙儿沸腾的情绪压了下来,一道白炽光映满了银幕,电影开映了……
(待续)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