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王继山:今日抗美援朝纪念日,忆赴朝

  1950年,我在66军197师政治部文艺工作队,10月25日,随军赴朝。当时,38军、39军、40军、42军已先期过江,50军和我们66军是第一批入朝部队第二梯队。

  当时,美军先头部队已进入距中朝边界仅30公里的大馆洞、南市洞一带,战火已烧到我国大门口。

  10月31日,美、李军分两路向新义州、朔州进攻,我军抓住战机,分割包围,发起攻击,一举歼灭美骑一师(机械化部队)第8团大部和李承晚军一部。11月3日,美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全线撤退。我军入朝头一仗,粉碎了美国侵略者进击并封锁鸭绿江的狂妄图谋。

  第二次战役始于二月下旬,我军突破清川江,直插三八线。战斗中,我文工队除作行军鼓动之外,还担负运送弹药、押送俘虏、救护伤员等战勤任务。

  一天,我奉命和文工队战友孟昭秋,押送百余名李承晚部俘虏去战俘营,同行一翻译,一向导。傍晚出发,长长一队在冰天雪地逶迤前行,一夜翻过两个山头,拂晓到达战俘营,交接后返师部复命。

  一天,我文工队一行来到清川江边,因美机炸坏江桥,我铁道兵正在抢修,我们涉水过江,清川江河浅水急,登岸穿过一片芦苇荡,出荡遇一铁道兵,说敌人在芦苇荡埋了地雷,我回头望了一眼黑黢黢的苇荡,便择路前行……

  1950年12月31日傍晚,我军打响第三次战役,一举突破三八线。战斗中,我师主攻团撕开313高地口子,590团尖刀连直挿华耀里,缴获美军12门榴弹炮,荣立双大功。我奉命赴前沿采访,在313高地脚下的秦岘里山洞,一支松明下,连夜创作组歌联唱《英雄在三八线上》,我队王华作曲,刘涛领唱:

  前进!前进!

  我们大军向南!

  突破三八线,

  红旗插上山。

  三八线

  东西横穿,

  山岭高峻入云端,

  冰雪寒风数九天,

  英雄们

  像千万把尖刀

  猛插进三八防线……

  1951开年,我文工队随军南下,那天,在三八线山头,我一把炒面一把雪,度过十八岁生日。

  图片

  18岁的抗美援朝文艺兵,石家庄资深新闻工作者王继山先生已经92岁。

  附记

  1951年4月,66军奉命回国。我所在的197师,驻军天津杨柳青镇,后移防京郊顺义。我自文工队调师政治部宣传科,赴总政文化部学习后,回部队投入全军文化大进军

  1956年转业回石,从事地方文化工作,后调石家庄日报社,历任石家庄日报文艺部副主任、燕赵晚报副刊部主任。退休后为市政协第八、九届特聘文史委员,当选裕华区东苑社区党总支委员。

  点赞王继山先生

  洛钊

  鲐背之年志未休,征战旧事心中留。

  笔耕不辍书回忆,德厚常行惠众眸。

  昔日疆场英气显,今朝公益爱心酬。

  时逢援朝抗美日,风范长存誉神州。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