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梓祥导读:
学兵孔跟友转赠蔚耿先生两本书《喇叭集·诗歌篇》《喇叭集·散文篇》。我先拜读《喇叭集·诗歌篇》,因为最近跟友兄骑车大老远给我送家来两瓶蜂蜜,出自秦岭深山朋友的“生态食品”,我在“百忙之中”阅读。我写这段话,洗不清是暗示别人给我赐些小惠。清者自清,我解释没有用。跟友兄说:“送你看看,发不发无所谓的。”谁会相信这是实话?我相信。
跟友兄与我相识,是后来听他说,我对陕西学兵参加襄渝铁路大会战的评价,与他不谋而合;在公众号引用学兵的书籍中“吃高粱米厕所一片红色漂浮物”出自他的文章。
疫情期间,他也是车程一两个小时给我送书《学兵八连的故事》,戴着口罩,在我家楼下。我接过书说“你们真不容易”便哽咽了,这是当时宅家的大环境与我的感情脆弱有关。再后来,他的女儿在潘家园附近,他由陕西来京住女儿家,与我一起逛潘家园旧书市场,他年长我,个子没有我高,要给我提包,我是感动、忐忑的,也是十分敬重他。
这些,并不重要。网上抄录一段话: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我和跟友是“以心相交”,他看我的公众号,不时转发,写赞扬的“导读”,是懂我;他经常在微信给我发视频、文章,我知道他的志趣爱好和对大是大非事件的态度,用时髦的话说“三观”相同。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他送给我的书,我也是“爱屋及乌”的喜欢吧!
没有错,十分欣悦。《喇叭集·诗歌篇》是旧体诗、自由诗的合集,以旧体诗为多,604首。跟友说“不舍得一次看完”。我对诗歌外行,开卷有益,朋友诗集看看,对朋友、朋友的朋友多些了解,也能加深感情。在计算机桌面一首首浏览,从不经意,到认真起来,到感动,到对作者蔚耿的敬意,最后掩卷覃思,对跟友的转赠满怀感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跟友赠我书。感谢,我又相识了一位具有独立人格,心中有家国,懂生活、会生活,文采斐然的朋友——蔚耿先生。
我的公众号推介《学兵八连的故事》,选登了蔚耿的作品《三次受伤》:第一次逞强眉骨留下伤痕,第二次隧道塌方被埋,细碴侵入肌体感染,多年散发气味,第三次被出碴车撞伤,提前出院打风枪;晚年与战友相逢比伤疤。一个有才华的作家、诗人,离开襄渝铁路当工人,而后选调到西安广播电台、电视台做编辑、制片人。他在诗集的“序言”中说“我的家世和经历及性格三观书中自有展现”。没有介绍诗集主要内容,编排没有分类,自由散漫地按写作的时间顺序排列。这样很好啊,正如他诗中多次出现的词“自由”,生活的条条框框太多,编本诗集随心所欲不是更好吗!我赞成。
“家世”:诗歌不能写成人物履历,家世不详,从《三次负伤》中获知他父亲是位老干部。书中多首诗追忆亡父,泣血的文字;写高寿90多岁的母亲,孝子,是顽皮的娃,也像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还有爱美的妻子。思念、沉痛,昏天黑地;喜悦、幸福,笑声破纸而出,是珍贵的感情记录。
“经历”:最多的部分是退休之后,放情山水,屐痕大江南北及国门之外,尤以古都西安及黄土高坡的陕西为最,凭吊古迹,美食特产,如画风景等;QQ群交朋结友,畅所欲言,任情遨游;运动健身,热爱生命。也占诗集较大篇幅的参加襄渝铁路会战的回忆,怀念战友吴南、李班长,纪实事件,旧地重走等等,尽是爱恨情仇的诗篇,感人,耐人寻味。
“性格三观”,文如其人,乐观,重情义,豪爽,嫉恶如仇,都是“正面形象”。三观,自然与跟友和我志同道合。不过,这本诗集是自印本,印数少,作者放言一定有度,欲言又止留下大片空白都能理解,我的选发更是慎之又慎,最痛快淋漓的诗我就“独吞”啦!致敬蔚耿战友,您在《夜走河内》中写的战争让我流泪了:“三军强攻枪如林,两山轮战血似泉。强健男儿百步倒,娇弱妻女五更寒……”1979年我经历对越自卫还击战,难得您的视野、人性的高度,类似的诗,血脉直通屈原、杜甫、白居易……您对当年豪情满怀、不怕牺牲投身铁路建设,到晚年反思其利弊,“痛定思痛反痴愚,不唱颂歌不吃瓜”,不多见的真知灼见,我是有共鸣的。您的历史观,已与文明世界“接轨”……我们都好好活着,有朝一日喜相逢,推杯换盏共庆祝吧!
诗言志,我手写我心,自然,洒脱,大气,风趣,优美;古气盎然,又有现代生活气息;哲思警句,俯拾皆是,便是本书风格及特点。想必许多话没有说出来,但写出来的都是真心话。不为名和利,留下一名工人、战士、作家、知识分子对自己生活的时代的思考和愿景。
《喇叭集·散文篇》,我不能许愿——我许了太多愿没有兑现——有时间再推介与朋友分享。
作者简介:
我叫蔚耿,1953年出生在西安,祖籍山西省 岢岚县。7岁在西安南郊八里村小学上学,12岁 因“文革”中断学业,15岁上陕西师大二附中, 17岁去陕西紫阳县修襄渝铁路。19岁在西安煤矿 机械厂当工人、以工代干。30岁起在西安人民广 播电台、西安广播电视报、西安电视台当记者、 编辑、部门领导和制片人。50岁退二线,60岁退 休,今年正式进入古稀。
2003年开始上网写作,QQ 名“风景战士”, 微信名“渔夫”。
我的家世和经历以及性格三观书中自有展现, 在此不作赘述。
大同到乌兰察布长途车上
天苍苍兮野茫茫,
荒原土岭菜花黄;
隔河遥看烽火台,
爬坡近拍古城墙。
地广人稀山色暗,
草浅树低水气凉;
胡笳驼铃久无声,
重卡车队运煤忙。
2008-7-9
科尔沁草原画像(两首)
复三线战友(七律)
岁月悠悠付东流,
一段艰难刻心头;
秦巴山高寒星稀,
襄渝线长热血稠。
往事如烟悲谢顶,
新情似歌喜出喉;
曾经战友不敢忘,
笑语相约故地游。
2008-9-4
送Y 君远赴战友聚会
战友情义贵如金,
巴山蜀水连着心;
梦里依稀襄渝线,
骨中铭刻紫阳城。
百感交集忆铁军,
千里奔驰探老营;
只待一声集合号,
红星列队又出征!
2008-9-16
为侯君生日作
( 一 )
昔日青春今暮秋,
还忆紫阳芭蕉沟;
学友战友结网友,
再作驴友信天游?
(二)
君登高校为高官,
我入红尘作散仙;
一般岁月两般过,
不愧自己不愧天。
2010-11-2
质问秋风——写在秦岭的落叶上
伤怀
风雨兼程看古仓,
楼蝶巍峨叹雄壮;
当年没有豆腐渣,
羞煞黑心建筑商!
清明 ·怀念
致父亲
你朴实,你静默
你宽容,你淡泊
平凡正是你的伟大
回忆里都是你的恩德。
你在天堂看着我
看我人生怎么走过
你在前方等着我,
那是我期待的汇合。
2017-6-6
开荒
暑气猛如虎,
楼旁开荒土,
汗滴随锄落,
两畦菜地出。
先撒玉米籽,
再种青萝卜;
秋后大丰收,
香嫩一锅煮!
2017-6-25
又忆紫阳
2017-7-22
新年病中(七律)
奔七自知来日少,
更恨病魔又催老;
床头开屏看美片,
枕前取水饮中药。
忍闻忠良亲友殁,
怒向贪腐虎蝇恼;
莫道苍山已冬暮,
犹待杜鹃报春鸟。
2018-1-1
2022-8-1
跟友兄是工艺美术师,报纸编辑,书法、篆刻家。今夏,我与他在潘家园东门合影。
照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