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安古城西头的麻家什字往南走的一条小街叫北广济街,回坊人的口音重,把广济街叫成了“广辞街”。
而广济街十字在唐朝时是著名钟楼所在地,也是古长安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段之一。
也不知啥年月,啥朝代,钟楼长了腿,一下子挪到了现在的位置,过去俗讲,在鼓楼上西望长安钟楼尖尖金顶,最后搞成了在鼓楼上东望有着尖尖金顶的钟楼了……
总之,这南,北广济街在古城的名声很大很大么。
我父亲在南院门大芳照像馆上班,小时候,我是俺妈的使唤丫头,每每给父亲送饭时,都要从北广济街走到南广济街,这条街我不知走过了多少回,连鞋底子都磨坏了好几双。
这北广济街有个清真寺,人们也叫它回民文化馆,在它的门前竖立着一排阅报栏,有人民日报,陜西日报,西安晚报,都用玻璃窗框镶嵌着,每天这报栏前都围着好多人观看,送饭回来,我总是挤进这人堆里,睁大眼晴,静听着一位头戴着圆圆的白帽,有着一脸络腮胡的中年人高声诵读着报纸上的新闻,那声音,像带着音箱的共鸣,好听极了,听旁人说,这是一位清真寺的阿訇,不由的让我肃然起敬了。
记得是上世纪的一九五八年,还是一九五九年?我有点记不住了。
当时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这一运动也在回坊里普及起来了……
记着在广济街中段,西安防疫站马路对面一排房子里办起了扫盲夜校,我妈妈也进了扫盲班……
傍晚,华灯初亮,这条小街热闹起来了~
“喂,她呀呀也,哎,喔他娜娜么,快点走么,夜校开课了”,广济街那排教室里,电灯明晃晃的亮,读书声齐整整的齐,这夜校可办到咱心坎上了,俺们的回坊,再不是荒凉文化沙漠,而是这片热土上的绿洲,这扫盲运动太得人心了……
夜深了,
弯弯的月牙挂在树梢上,滿天的繁星眨着眼睛~~麻家什字,广济街上的一排排路灯依然闪烁着~
闪烁着……
啊!
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