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精神永存
仕军
天山险壑钢龙穿,凌云壮志破万难。
悬崖峭壁沐烈日,冰峰雪岭战严寒。
逢山凿开万里路,江河面前热血燃。
铁兵军魂书伟业,背影远去青史赞。
(2025年元月4日)
志在四方意志坚
——题铁道兵老兵
艾哲文
志在四方意志坚,唱遍天下情依然。
莫道廉颇身已老,道义何曾卸铁肩?!
(作于2021-7.改于2025-1-4)
“锚”
艾哲文
当兵修铁道
爱上一个“锚”
不怕地动和山摇
定海神针山底锚
襄渝线上出奇兵
高山低头让开道
当年铁道兵
我们“锚锚锚”
锚住山水幸福道
锚住繁荣一路笑
锚住历史留奇传
锚定精神高山高
(原作2021-12-27.改于2025-1-4)
注:
此诗为有感于读梅梓祥《铁道兵“锚”山记》而作。
散文:
怀念英雄铁道兵
黄胜余
在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建设画卷中,铁道兵以其无畏的勇气、坚韧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镌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当我们乘坐着风驰电掣的列车穿梭于崇山峻岭、江河湖海之间时,怎能不怀念那用热血与生命铸就钢铁动脉的英雄铁道兵?
铁道兵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艰辛与荣耀的奋斗史。从解放战争的硝烟弥漫中走来,铁道兵就肩负起了保障铁路畅通的重任。他们在枪林弹雨中抢修铁路,为部队的快速机动和物资运输提供了坚实保障,成为了战场上的“钢铁运输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每一场战役的胜利背后,都有着铁道兵默默的付出与牺牲。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铁道兵面临着极为残酷的考验。“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这是他们的光荣所在,也是他们用生命捍卫的承诺。美军对朝鲜境内的铁路进行了狂轰滥炸,妄图切断志愿军的后勤补给。铁道兵战士们在枪林弹雨和硝烟弥漫中,日夜抢修铁路。据统计,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铁道兵共抢修、抢建铁路和公路上千公里,桥梁数百座。他们冒着敌机的轰炸,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架桥,在满是弹坑的路基上铺设铁轨。许多战士在抢修过程中壮烈牺牲,有的被炸弹直接击中,有的因过度劳累和严寒饥饿倒在了岗位上,但他们始终坚守,确保了志愿军的物资供应和部队机动,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铁道兵又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国家铁路建设的大潮中。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中,在波涛汹涌的江河之畔,都能看到铁道兵那忙碌而坚毅的身影。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硬是用钢钎、铁锤和炸药,在祖国的大地上开辟出了一条条铁路通道。
在鹰厦铁路的建设中,铁道兵展现出了特别能战斗的意志。“移山填海,气吞山河;劈山开路,壮志凌云。”他们向着福建的深山密林进发。这条全长约 705 公里的铁路,沿线地形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在没有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情况下,铁道兵们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挖掘土石方 6000 多万立方米,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周半的土墙体积。他们克服了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建成了鹰厦铁路,为东南沿海的国防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昆铁路的修筑更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沿线被称为“地质博物馆”,地质灾害频发。铁道兵立下“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的豪迈誓言。成昆铁路全长约 1096 公里,其中桥梁 991 座,隧道 427 座,桥隧总长占线路总长的 41.6%。在修建沙木拉达隧道时,长达 6379 米的隧道内瓦斯突出、涌水等险情不断,铁道兵战士们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不少战士永远留在了这片崇山峻岭之中,但他们用血肉之躯打通了这条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成昆铁路也因此被联合国誉为“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是铁道兵挑战生命极限的伟大壮举。“把青春献给高原,用生命铸就天路。”他们在平均海拔 3000 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面临着高寒缺氧、冻土等前所未有的难题。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全长 814 公里,其中 550 公里路段位于海拔 3000 米以上地区。在风火山隧道建设中,海拔 4905 米的高度使空气含氧量极低,最低气温达零下 40 摄氏度。铁道兵战士们克服强烈的高原反应,成立科研小组,经过无数次试验,采用片石通风路基、热棒路基等创新技术攻克冻土难题。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以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为青藏铁路的后续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铁道兵留下了许多震撼人心的名言。“汗水融化千层岩,风枪打通万重山。”这体现了他们在艰苦施工环境中的顽强拼搏和不屈不挠。面对坚硬的岩石,他们用汗水和简陋的工具,一点一点地突破。“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人民,一切为革命。”这句名言深刻地反映了铁道兵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他们远离家乡,舍弃个人的名利,将全部的精力和青春(有的甚至生命)奉献给了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
英雄铁道兵的精神,是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体现。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战场,还是在国内艰苦的铁路建设工地,他们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国家的和平、稳定和发展,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这种忠诚是他们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下去的强大动力源泉。
铁道兵精神也是坚韧不拔与勇于创新的结合。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施工条件下,他们从未退缩,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同时,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从铁路建设的施工技术到组织管理,都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推动了我国铁路建设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铁道兵精神还是团结协作与艰苦奋斗的典范。铁路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众多部门和人员的紧密配合。铁道兵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背景,但他们在建设过程中团结一心,相互协作。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同甘共苦,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当今,我们乘坐着现代化的高速列车,在祖国的大地上风驰电掣时,不能忘记那些英雄铁道兵们曾经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巨大牺牲。他们的事迹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让我们传承铁道兵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开拓创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12.11.南宁.)
(以上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
福。艾哲文书
2025年1月5日发
2025年006期、总第0848期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