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原创 】战友作品:铁道兵汽车兵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

 


 

铁道兵参加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第1师受命率第 2团、第 5团4营,共3728人开赴云南前线 ,担负开远至河口段的铁路保障任务。第2师受命率第8团、第10团,共6226人开赴广西前线 ,担负长塘至凭祥段的铁路保障任务。

一直流传军委选调铁道兵的汽东司机参战,甚至传说在站台截留退伍的铁道兵司机。这自然是因为铁道兵汽车司机经年累月在路况恶劣的环境中锻炼出超凡的驾驶技术。但铁道兵史料图书并没有记载这段历史。这本《难忘的岁月》回忆录弥补了史料图书的缺失:

铁道兵十一师227名汽车司机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
 


 

53团汤金元:1979年2月份,11师由张慕峰副师长、53团钱树森副团长带队,我是护送代表,全师一共227位汽车兵战士,由北京丰台火车站乘专用军列出发,一路向南,先是到达湖南衡阳,卫生员在湖南衡阳下车,补充到广州军区补训团,汽车驾驶员继续前送,在南宁火车站下车,然后将部队带到一个大操场,广州军区前线运输团组建,部队移交在操场举行,交档案,花名册,然后战友们集体调入广州军区汽车运输团,广州军区南宁十八分部安排我们这些护送人员在南宁休息一天,然后乘火车返回北京!

53 团汽车1连宾士坤:1979 年元月27日除夕,连队黄介传指导员特批给我的假期已满。28 日踏上了南宁至北京6次特快列车,带着浓浓的乡情,一路风景,一路歌,几天心情几天笑,返回到连队。

1978年有关越南当局疯狂反华排华,大力驱赶华侨,强行将20万华侨赶回中国境内,在我边境挑起武装冲突,蚕食边境的消息,不断的见诸广播和报端,中国决心进行一次有限度的惩罚作战,目的对越一个教训,取得中越过境的比较安定的边境线,我军全面进入了作战参战准备阶段。

回到连队休息3天,4日我所在连队接到团司令部军务股要求在我们汽车1 连抽调12名汽车驾驶员,做好准备服从命令,连队召开了紧急参战动员大会,班组会,讨论热烈,相互勉励,人人积极响应写申请参战,我作为一名军人,有保境息民的责任,对参战心中满满是军人职责和使命,沸腾着的是那从小就培养起来浓浓的自豪感和英雄情结。积极多次找军务股和黄导员表决心,同意了我上前线参战请求。个人物品不能带上前线的须把全部打包并注明寄往老家地址。2月8日依依难舍,蓦然回首两眼泪汪汪惜别,在北京市某车站踏上了南下军用列车集结边境,日夜兼程,10日晚到达了湖南衡阳兵站,整编集结,部队卡连把我们送到了一个学校,留宿一晚,天色已亮,吃完了早餐,又上卡车直奔衡阳火车站换乘北京至南宁5 次特快列车。11 日晚到达广西南宁火车站,根据20 分部指示精神,下车后到火车站广场集合,为检验部队战斗力要求步行到目的地,经过6公里夜色行军到达了南宁市某郊区自行车厂一栋五层宿舍楼。解开行李,简单冲洗,大家都呼呼大睡了。起床号吹响了,大家不约而同到地坪上集合,连长宣布各项任务。各班、排人数配备,连队组建目的,连队是参战部队,隶属广州军区后勤部独立汽车3 营2连,广西前指20分部指挥部(部队番号是 54063 部队60分队),人员配备是我们铁道兵汽车1连和其他兄弟部队驾驶员,从湖南长沙警备区配备人员是副驾驶员,他们是不会开车的,每台车辆都有正副司机两人,一支自动冲锋枪、子弹、手榴弹、防毒面具、防刺鞋、急救包,各作战用品,连队所有战士都在集体剃光头,这是上战场的必须程序,为的是负伤后的处理,个人领章和帽顶里面填写好个人血型和名字,个人通信地址,在这几天里抓紧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增加了一项新学习内容,对越话训练,只学简单三句:缴枪不杀;跟我走;我们宽待俘虏!

2月13日连队往广西边境德保方向某军事基地油站送油。二月边陲,山青水秀,万木争荣,好一派南国春色,雨绵绵,雾蒙蒙,一台一台车行驶在边境线上,车轮飞转,疾驰而过,好一道风景线,行驶山区沥青路面湿滑,弯多,路窄,为完成任务每个驾驶员都聚精会神细心,慎重,遇滑方向不急打,刹车轻踩,北方的战友来到南方这种天气环境确实不很习惯。2月 21日送防城港海防边境牛头油站途中,指导员在公路上对每台车交代情况,中午12点越南飞机要轰炸我们车队,请大家注意观察,加大路面和天空监控,控制车与车距离,保障安全。对越作战前20分部根据广西前指指示要求,在打入越南境内后组织人力把中国援越抗美时期援越物资(油料)全部拉回国内,后来随着战况的发展就放弃了。

冯明才战友:回想永不忘记的事,那是1979年2月6 日,我们汽车1连12位战友怀着一颗铁心卫国的心愿离开了深爱的89353部队59分队,乘火车一路南下,到达湖南衡阳进行短暂的休整、分编,于2月10日到达南宁市沙井自行车厂(广州军区后勤部汽车独立3营代号54063部队临时驻地),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担负自卫还击战的油料供给,54063部队隶属广州军区后勤部20 分部管辖。我于2月11日抵达部队后,由于前线急需救护车,指挥部命令我和连副指导员等八人到湖南冷水滩某军械库提车,一路马不停蹄赶回南宁,交付前线使用。2月26日,我奉令调到20分部南指(54058 部队,后改为 54041 部队)小车班,由于当时战事紧,而且20分部战时管辖了40多个团级单位,大多数都部署在边境前线,我们不分昼夜送有关首长前往视察、指挥。我们进过猫耳洞,上过高山炮位。枪声、炮声不断,我们的耳朵像雷达一样,时刻根据枪炮声来断定位置,利用车速或绕道手段来保证首长的安全。我们的脑海里从来没有“生死”两字,只有“完成任务”四个字。经历过此次反击战,我们把在铁道兵所学的驾驶技术运用得淋漓尽致,在此我非常感谢关心、培养我的连队首长以及教练师傅,我向你们致敬和衷心感谢!

徐南海战友回忆,1979 年2月,11师53团汽车1连接到上级命令,需要抽调优秀驾驶员和修理工,配合广西、南疆边境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连队立即召开动员大会,我积极报名,申请参战。1979年2月6日,团首长派汤金元副连长专程送12位战士前往广西南宁沙井驻地。我任编制54063部队广州军区后勤独立汽车3营,所在连队独立汽车3营2连2班班长。当时因为时间紧迫,运输车辆需要从陕西汉中接到广西。2月16日晚我和刘大坤战友从广西南宁运输汽油历经一个多星期抵达靖西,接着又到水口关边境、再到高平。虽然条件很艰苦、任务很重,但是一个多月的参战感觉跟做梦一样,当时的情景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终生难忘、铭记一生。

53团陈德兴回忆:1979年2月上旬,53团汽车1连接到上级的紧急通知后,时任连长王友庭同志迅速召开全连指战员大会并传达上级作战命令,在汽车1连抽调12名骨干战士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时任指导员黄介传同志作参战动员报告,号召全连指战员响应军委的命令积极报名参战。会后一张张请战书、血书向连党支部递交,战友们参战热情非常高涨,为还击越寇尽自己一份力量,积极请求参战。

因参战名额有限,连党支部经过慎重考虑,决定选派12名忠于党、热爱祖国、作风优良、技术过硬的优秀战士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参战名单确定以后,3排副排长杨国平等12名战友情绪饱满、激动高扬!他们向连党支部表示:决不辜负部队的培养和连首长战友们的重托,为痛击越寇,为部队鼓舞斗志,为连队争光, 53团增辉!

12 位参战战友接到命令后,作简单休整,于1979年2月6日佩戴红花,在战友们敲锣打鼓的欢送下踏上了保卫祖国的最前线!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战友们表现得非常勇敢,不怕牺牲、敢于战斗,在短暂的战斗中,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战斗任务。我连12名战友分别立功、嘉奖、入党、提干。经过部队的培养和锻炼,充分证明汽车1连战友,是祖国和人民信任的忠诚卫士!

42 年过去了,为了永远记住这12名英雄的名字并载入史册,我们对参战的杨国平、徐南海、余卫国、张永宽、高发财、薛国平、郭军洲、宾士坤、冯明才、李景良、廖月环、刘大坤12位战友,编入铁道兵53 团战友回忆录《峥嵘岁月》一书中,永远记住参战战友们的英雄事迹!
 


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