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原创】人人都是“政治家”


  

【原创】人人都是“政治家” 

       在咱中国,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有许多很独特的地方,这些地方特别有趣。每天一到某个时间段,就会有许多中老年人,三五成群,汇聚在某个地方。这些地方可大可小,农村位置是街头巷尾,冬天朝阳被风暖和之处,夏天是凉爽树荫之下。城市位置是生活小区某处或者公园广场某地。汇集人员也是时多时少,时聚时散。没有人召集,没有人邀请,来者不请自来,去者不辞而别。初看,他们是松松散散,毫无章法可言。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聚在一起的人,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男性,很少有女性加入其中。
       这些都是一些什么人,为什么汇聚在一起,都谈论一些什么话题?
       我所在的小区大门左边,不宽的人行道上,就经常聚集着这样一个群体。门口摆摊修车配钥匙的张师傅一有空闲时间就参与群体的谈话内容。他戏称这个地方叫“世界论坛”。
       在这些很小的地方,人们有的倚靠在电线杆上,大树底下,有的坐在马路牙子上,更多的是站立着。别看条件如此简陋,可是他们大多谈论的是国家大事,世界大事。参与谈论的人员,成分复杂,文化程度大不相同,有的以前是教师(张师傅就是退休教师),有的以前是国家干部,有的曾经是企业管理人员,有的是商业老板,也有的来自农村。总之,在这里没有上下级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什么值得忌讳的。有的是畅所欲言,有的是各抒己见,有的是肆无忌惮,有的是高谈阔论,有的是争论不休。没有谁责怪谁,没有谁怨恨谁,没有谁对不同意见者打击报复,没有谁畏手畏脚不敢发言。
       谈论话题非常广泛,从世界大战到防治奥密克戎疫情,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抗美援朝到对越自卫反击战,从防范非洲艾滋病到抑制通货膨胀。比较集中的话题还是是对毛泽东以及老一辈革命家的怀念,对当年政府清正廉明的赞扬。憎恨最多的是当前社会上多如牛毛的贪官,屡禁不止的腐败现象。
       有的人说起毛泽东主席的内衣补丁摞补丁,袜子补了又补,周恩来的睡衣穿了多少多少年。有的人说起毛泽东对贪官毫不留情,当年坚决枪毙刘青山,张子善。也有的人说起,韶山滴水洞宾馆以及其他地方中央领导人的高级别墅就是在一九六三年,国家最困难的时候修建的。有的人说当年中央开会,每个人都要交两毛钱的茶水费,否则不给放茶叶。也有的说,在那老百姓有许多人吃不饱饭的年代,中央领导人的香烟,竟然都是四川什邡烟厂专门成立了车间为他们生产的。代号一三二。
       对于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战争,大家更是争论不休,有说俄罗斯敢于同北约和美国争战,是我国的朋友。有说俄罗斯历史上侵略我国领土最多的,老毛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有说乌克兰的泽连斯基是个硬骨头,像个男子汉。有说泽连斯基傻乎乎的甘愿当美国和北约的炮灰。
       说起国家大事,惩治腐败问题,大多数人都说对贪官太宽容了,多枪毙几个就好了。像毛泽东那样,发现一个枪毙一个。有的说明朝对贪官采用千刀万剐,凌迟处死的极端刑罚都没有制止贪腐,重刑没有用。有的说用毛泽东那一套,发动群众运动,给贪官写大字报,让他们戴高帽游街。有的说还是多党监督,舆论自由才能起作用,这有西方的模式可以参照。
       无所不谈,无所不争,东说东有理,西说西有理。一时间会争论不休,面红耳赤。说到激动之处,有的人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眉飞色舞。唾沫横飞。就像西方国家的国会辩论一样,恨不得老拳相向对方。而有的人则心平气和,慢言慢语,丝毫也不生气。毕竟,他们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仅仅是观点不同,见解不同而已。
       也有的自始自终一言不发,只是洗耳恭听。经过一番争论,基本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最起码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知识面是否广泛。不可知道的是那些沉默寡言者,也许他肚子里面才有真东西呢!
       除了国家大事,世界大事,人们也当然更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民生问题,对不满的问题发泄一下情绪,发表一下自己看法,说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等等。此外,还互相通告一下自己知道的热点新闻。马路消息。
       总之,类似于小区大门外人行道上的这种“世界论坛”,在全国有着千千万万。这些街头巷尾的人们,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参与着对这个世界的讨论,用自己淳朴的直觉,热情和良知,为社会底层文化增添了无限的色彩。他们的讨论,虽不起眼,却如同一股股细流,汇聚在社会进步的广阔江河里。一切一切的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社会生活问题,都在他们的街谈巷议中展现无遗。
       这些千千万万个“政治家”所谈论的,所关注的,不就是民声吗?把它们收集整理一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就是民意吗?有关高层领导人若能经常倾听一下这些底层“政治家”们的声音,说不定对他们的治国理政宏观决策会有很大帮助呢!
       一个多月没有写文章了,长时间不写就变懒惰了。今天总算是又坐下来了。)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