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机务段:从它1976年筹建成立到2006年撤并消亡,仅仅走过30个年头。在当时铁道部数百个机务段中,在众多老字号和百年大段面前,它微不足道。
30年弹指一挥间。可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机务段,在30年的奋斗征程中,走过了一段创业、崛起、辉煌的历程。它的名声至今仍回响在铁路系统。它被郑州局、武汉局誉为“铁路干部成长的摇篮”,“青年才俊施展的舞台”。从该段走出的局级领导达5人之多,数十名处级干部至今仍活跃在机关和各站段的管理岗位上。
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随着襄渝铁路运量的年年猛增,它曾创下机车运用效率长年保持90%左右,最高时达95.6%的全路第一成绩,各项质量技术指标居全局或全路前茅。先后被命名“全路先进基层站段”、”湖北省双文明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局“安全生产红旗单位”、全路”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无数荣誉称号
它:就是数千名干部职工家属心中念念不忘,为之骄傲并自豪的六里坪电力机务段。
六机人不会忘记,建段初期的段内境象。整备场和检修库各有四条股道,荒芜荒凉,杂草从生,野兔毒蛇出没其中。除了几栋零散的青砖瓦房作为运用车间和段机关外,检修设备车间除厂房,没有专门办公场所。单身职工居住在为数不多的几栋干打垒简易房中,家属们拥挤在山上仅有的六栋三层青砖楼内。环顾四周,没有一处商店购物,买菜买粮须步行数公里远的镇街上...工作条件简陋,生活环境艰苦,距十堰市30公里,距襄樊市140余公里,白天看大山,晚上数星星,文化娱乐几近于无。不少分配来段的中专技校生找对象极为困难..
襄渝铁路1980年电气化通车后,运量突飞猛进,客货列车开行对数极限饱和,定员配备跟不上形势发展,机车乘务员缺员超劳严重,月最高工时有的高达320小时以上。许多司机自嘲,”上班在车上,休息在床上。一年四季车床工,开着火车跑西东”(西至安康东至襄樊)
怎么办?人心思变!千字里面出奇迹。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蓝图,艰难困苦,培育进取奉献的时代赞歌!
六机人上下同欲,和衷共济,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创业拼搏,戮力进取。以“扬我志气,爱我岗位,强我素质,兴我六机”的精神风貌,把困难当成机遇,把压力变为动力,高标准严要求,以改革开拓的思想,靠实干苦干的意志,以创优争先的劲头,充分利用有限的财力物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建设美好家园,硬是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新建完成了四层六栋单身宿舍楼,新增家属住宅楼二十余栋,新建职工食堂,上下二层职工澡堂,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乒乓球室,棋牌室、台球室,舞厅,灯光塑胶兰球场,网球场等)新建职工大礼堂,职工教育培训基地,检修车间及班组楼,设备车间楼,救援车间办公房,新建机关办公楼两栋段招待所,锅炉房,运转车间楼及机车调度中心砂房油房及地勤整备房,立体材料仓库和职工购物商场、粮油食品店及蔬菜市场等,还完成了段内道路的全部硬化,绿树成荫,花圃锦族,凉亭廊阁有如公园一般美丽。吸引了地区各站段职工和当地村镇居民纷纷前来留影拍照,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为安定安心安全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历尽艰辛创业、崛起、辉煌的岁月里。该段先后经历了82年特大山洪泥石流考验,经历了数次风雪严寒和二十年不遇的酷暑冲击,经历了92年“7.1”花果事故血与火的磨难,承受了襄渝铁路运量聚增人车严重不足,宝成线断道、四次大的迂回运输重任,机车乘务员为了保证安全正点,遵章守纪,默默奉献,劳动工时严重超劳,有的司机副司机,每月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工作量,仍毫无计较,顾全大局,任劳任怨;检修职工抢临修,抢碎修,严格四按三化”精检细修,不断提高修车质量,保证了按图超供机车,始终未发生断头丢线;设备、救援后勤职工,坚持为一线服务,为现场服务,为了设备良好,为了畅通无阻,为了职工吃、住、待班,费尽心机,特别是条件艰苦的胡家营自管公寓,更是作出了不懈努力;段各级管理干部和职工同甘共苦,下基层下一线,添乘抽查,身先士卒,没有节假日,工作多做,报酬少计,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和人格力量,树立了良好形象。使管理工作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职工由衷佩服。
在历尽艰辛创业、崛起、辉煌的岁月里。该段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党政工团齐抓共千,群策群力,不断探索安全管理的新路子,做到思想组织制度上落实,管理方法上的动态随机,官传教育上的叫响鼓劲,后勤保障上的优质服务,制度落实上的劲头持久,始终坚持严细实早的工作作凰,以“一反七防”为主攻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多年如一日地着力营造小环境、小气候,打造机务段企业文化,深入开展个人达标、班组升级,形成班组、个人同安全紧密钩、利益相关的考核机制促进了班组管理水平和职工素质的提高。
在历尽艰辛创业、崛起、辉煌的岁月里。该段充分利用宣传工具和阵地,把安全目标、任务和要求有声有色的灌输到职工心中,把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建到班组,形成共振体系,把教育和鼓动做到岗位强化超前调控,自办开播了《六机新闻》,宣传段内动态,弘扬新风正气,表彰好人好事。积极开展百趟安全行车竞赛,评先选模,不以好恶排名次唯凭安全论英雄。涌现出翟计培、龙兴汉等部、局劳摸和一大批先进生产工作者。该段坚持向科技要效率,要安全,强化车机联控和修管用好四项设备,充分发挥先进设备监督控制功能,使四项设备成为安全行车的保护神。多形式全方位的技术比武,做到了每月有竞赛,每季大比武;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关心职工生活,解除后顾之忧,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十年的创业、崛起、辉煌史,是全段三千多名职工家属的拼搏史,是各项工作的探索史和加强史几任老领导为该段的建设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不计名利,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和担当,埋头苦干,率先垂范,正直清廉,为机务段的后续班子成员立下了标杆,树立了榜样这是该段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我还要花费一点笔墨,书写与全段安全生产风雨同舟的家属们,虽然机务段的花名册上找不到她们的名字,但安全生产、建设发展有她们的功劳,她们想安全所想,急安全所急,为了亲人吃好睡好,承担着繁重的家务琐事,精神和身心上付出巨大牺牲。她们是家保安全的监督哨、提醒岗、称职的“顾问”和放心的“政委”。正是由于她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机务段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才有了创业、崛起、辉煌的灿烂荣光。
实践证明:六机段的职工队伍是一支特别能战斗能打硬仗,敢打硬仗,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好队伍!
卧薪尝胆辛茹苦。终赢报捷凯歌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该段三千多名干部职工家属,经过共同努力,顽强拼搏,胜利实现了段史上的第一个安全天。仅在这个千天里,累计开行客货列车62100多对,完成牵引总重450多亿吨公里,累计供车6.25万台次,上线机班21万余人次,完成总走行2310余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00多圈。
千天之后的六机人,深知岁月的风刀已将成绩刻进历史,清醒地认识到,这仅仅是刚刚起步。安全生产永无止境,从零开始,放下包状,“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以更加坚实的步伐迈向一个又一个安全千天,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进入二十一世纪,襄渝铁路开始复线建设,该段也迎来发展的新机遇,机车配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75台增至112台,段内设施设备急需扩能改造升级。审时度势,六机人饱含热情又开始了“二次创业去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5年3月铁道部改革,一声令下:撤消分局精减站段。一夜之间全国60个分局不复存在。数百个基层站段也随之”灰飞烟灭”。原襄樊分局的四个机务段:六里坪电机段、枝江机务段、随州机务段三段撤编,合并归属襄北机务段。
30年华章夏然而止,数千名职工家属离开山区。依依不舍的是那片:凝聚30年汗水心血打造的“精神热土“和“奋斗乐园”......在眼含泪水挥手告别的队伍里,有人发自内心地喊出:“再见了,六里坪;我爱你,电机段”!
改革大潮下令人扼腕叹息无限追忆的深情恋歌……
时代缩影里回荡艰苦奉献创业崛起的辉煌乐章……
文中照片由作者选自网络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