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训队在天山深处的奎先达坂休息一个小时,我被达坂迷人的景色陶醉了。蓝天白云,绿草如茵,峭壁上白雪皑皑,海拔高度近4000米,还有个奇葩的马头湖,碧水如镜。仿佛置身仙境之中,我的心情愉悦极了。
我正沉浸在如痴如醉中,五班学员 马元福、冯云宵跑来报告,他们在草地上发现了野党参苗。我知道长白山的人参珍贵,听说过甘肃的党参产量高,了解云南三七的疗效极佳,也吃过昆明的三七汽锅鸡。此类闻名遐迩的根茎植物如雷贯耳,可从来没有听说过新疆天山奎先达坂生长党参。尽管是将信将疑,还是跟着学员们前去识别野党参。学员们指着几株藤壮阔叶植物说:这些植物都是党参苗。我反问道,何以见得?学员们解释说:家乡甘肃的党参苗都是这种型状。其实,我只见过党参的形状似未长大的胡萝卜,根本就不知道党参苗长什么样子。既不能肯定,也不好否定学员们的意见。只能按毛主席的教导: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想到此,便叫学员们到教练车上去拿铁锹,把此植物的根茎挖出来看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员们从教练车上拿来铁锹,用力的挖呀挖,挖了很长时间,也没能将野生党参全部挖出来。看着半截野党参,学员们发出了欢呼声,我也觉得很像党参,用嘴一尝,感觉有点红薯味。返程时间已到,准备第二天再来挖。
教练车队顺利的返回驻地后,学员们抓紧时间保养完车辆,分头准备挖野党参的工具。铁道兵部队的施工工具门类齐全,有铁锹,有十字镐,有大锤,有手推车等,不胜枚举。战友们常风趣的说:我们铁道兵施工部队炸药多,弹药少,劳动工具多,枪支武器少,只有站岗时才能摸着枪。我们汽训队的每辆教练车上都配备有铁锹,缺少十字镐,而十字镐却是最适合挖野党参的工具,学员们向施工连队的战友求援。施工连队的工具应有尽有,拿两把十字镐只是举手之劳。
第二天,教练车队仍然是比预定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到达奎先达坂,学员们利用这段时间满山遍野的挖野党参。有了十字镐,挖野党参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到返程时间时,每辆教练车的加水桶里都装满了野党参。
教练车队返回驻地后的第一要务就是煮野党参。若是在四川省攀枝花修建成昆铁路时,或者在四川省西昌修建长征专用线时都沒有自己开小灶的条件。而在新疆修建南疆铁路时的情况就不同了。我们在四川省攀枝花市桐子林,营房是钢屋架活动房,屋顶铁皮瓦避雨,四周竹蔑蓆挡风,只有夏天,没有冬季,只要能挡风避雨就行。用方木钉一排木架,每人一块长二米,宽九十厘米的木床板,一张凉蓆,要不要被子都行。没有锅灶,只有会吸烟的老兵才有火柴,多数人都没有见过打火机。想开小灶,天方夜谭。1971年初,转场到西昌漫水湾修建“长专线”。大凉山的冬天气温低,营房的屋顶换成了油毛毡,四周墙体筑成了厚厚的土坯。库区严禁烟火,炸药雷管,油漆化工等物资库房不通电灯,防火是第一要务。如果有谁胆敢在库区玩火,口头警告一次是最轻的处罚。1974年初,部队转场至新疆天山深处的阿拉沟修建南疆铁路,铁五师二十二团后勤处蒋福海处长率领物资股、运输股、供应股、装备股等部门打前站,我负责营房工作。阿拉沟的冬天,滴水成冰。钢屋架活动房和单帐篷已派不上用场,我们进疆前就已经把棉3式帐篷进行了修补,上级又调配了全新的棉4式帐篷。帐篷里烧火炉取暖,温暖舒适,火炉上烧一壶水,调剂空气中的湿度,顺便煮点东西吃,也很方便。住帐篷的时间是短暂的,很快就建好了营房。在阿拉沟建营房,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取暖和保暖。团机关营房的墙体是从托克逊县运红砖来砌的,后来,红砖的用量太大,托克逊县供应困难,又改用土坯墙。各营连建盖营房,墙体都筑土坯墙。全团建盖的营房,屋顶统一用从愽斯腾湖运来的芦苇把子铺底,再将油毛毡覆盖在上面,即保暖又防雨雪。为了提高保暖效果,营房的内部也釆取了新的布局。部队在四川省攀枝花修建成昆铁路,在西昌修建“长专线”时,营房结构都是每个排一栋。排长同三个班住在一起,全排情况一目了然。晚上熄灯号响后,谁会打鼾,谁磨牙,哪个爱放屁,谁会讲梦话,尽在掌握中。当然,也有例外,睡在我左铺的上海兵讲的梦话是阿拉上海话,睡在我右铺的广东兵讲的梦话是潮汕话,我听了几年也没有听懂一句。这样的营房布局,难以适应新疆天山深处阿拉沟的气候情况,因此,作了调整。从外部看,还是一个排一栋宿舍,也称排房,内部却分隔成了四个小间。三个班每班一间,排长住的一间兼作储藏室。战士们不常用的衣物用一块小包袱布捆好后,堆放在木架上。每间宿舍砌有火墙,垒有火炉。入冬前,汽车分队的任务最重,十月份抢运冬菜,十一月接着抢运烤火煤。汽车兵们一边开车一边开饭是常态,有的时候,汽车还在跑着,人却快睡着了。只要是人没病,车辆沒坏,天天如此,实在是太累了。祥袖描述,请关注“今日头条铁道兵文化”巜铁道兵抢运冬菜》,巜抢运冬煤》。冬季,烧火墙取暖,房间里温暖舒适,屋外冰天雪地。有了火炉,虽然具备了煮东西吃的硬件,但是,部队有内务条例,有纪律,沒有特殊情况,未经允许,不能随意开小灶煮东西吃。然而,新疆的情况非常特殊。一是汽车运输线路长,大量的工程物资都要从吐鲁番大河沿车站运至阿拉沟八一隧道等施工现场,两天才能运一趟。二是途中就餐困难,我们早餐后,都要用军用挎包装几个馒头,在托克逊休息时,打一桶坎儿井里的水就着冷馒头充饥。返程时,我们早晨6时就从大河沿转运站出发了,避开戈壁滩的高温时段。没有吃早餐,午餐时间沒有食物可吃,只有一桶冷水即解渴又充饥。回到连队驻地时,已经是下午,距晚餐还有一段时间,战友们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湖南兵用辣椒炒烟熏肉,四川兵用腊肉炒辣椒,江西兵炒辣椒把湖南兵、四川兵呛跑了,山东兵、河北兵、陕西兵在火炉上烤馒头。战友们来自五湖四海,口味自然五花八门,大家抓紧时间填饱肚子,检查维修好车辆加满油,准备第二天再战斗。排长、连长和指导员看着战士们疲惫不堪的模样,关心的重点是同志们饿坏没有?身体还能坚持吗?车辆的完好率是多少?至于其他的内容只能服从战斗力是第一位了。汽车连开小灶煮东西吃的情况信息不径而走,甚至还传到了团首长的耳朵里。李文浩团长到汽车一连调研时找我谈话,问我开小灶煮东西吃是怎么回事?我作了如实回答。首长听了我的汇报后说了一句话“汽车兵辛苦”。临别时,首长又送了我5个字“小罗好好干”。
绕了半天,终于把汽车连的战友们违反“内务条例”,而各级领导却选择了视而不见的这件事情说清楚了。现在绕回来,讲讲学员们煮奎先达坂野党参。学员们用旧报纸点燃火炉里的煤炭,炉中火,放红光。一个锑盆又可当作锅用,锅中水,沸沸扬扬。一个红烧猪肉罐头放入水中,水变汤,美味四溢。党参入锅半小时,香味扑鼻。吃了党参后的感觉比吃了博斯腾湖水獭肉厉害多了,吃了水獭肉后心里发烧,想喝冷水。吃了奎先达坂的党参后,生理反应更强烈,真想跳到冰水中去。晚上,战友们被子上的地图被改画成了世界地图。第二天上午,宿舍外晒满了内裤。
明年夏天,我爭取再去一趟新疆。重走当年汽训队驰骋的天山南北,看看新疆的变化,看看奎先达坂老连队的驻地,也顺便挖点野党参,尝试一下有没有当年的感觉。
元旦将至,祝福老战友、老朋友们节日快乐!谢谢关注!蛇年再见!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