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与死神“擦肩”的难忘经历

  年少时,意气风发,却也饱经沧桑,那些在生命中刻下深深印记之事,必是刻骨铭心的经历。于我而言,在铁道兵 5848 部队(后番号为 89348 部队)服役期间,奋战青藏铁路的数载岁月,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至今难忘。

  襄渝铁路竣工后,部队会师青海高原,承担青藏铁路天峻关角沟二郎洞至乌兰察汗诺段绕弯转圈展线的施工重任。我所在连队负责该段内小桥、涵洞、铁路路基、山体挡墙砌筑以及铁路养护等工作。在那高原之上,青春在寒风、雨雪中砥砺,我与战友们一同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前行,也数次在施工中险象环生。

一、隧道内的生死危机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从西宁修至格尔木,天峻关角沟二郎洞海拔逾 3600 米,高寒低氧、气候恶劣、紫外线强,当年的施工与生活条件超乎想象。战友们身着被戏称为“杠梢”的大棉鞋与旧棉军服,不少衣服上还留有往昔的斑斑血渍。工地机械化设备稀缺,常用工具不过是铁锹、大锤、钢钎与风钻。隧道掘进时,炸药开山后,土石全靠人工挖掘、装斗车,再合力推运至山沟倾倒。

  丁巳年冬季的一日,我班奉命前往二营六连与四营十八连施工的洛北隧道,协助清理爆破渣石。洞内施工强度极大,我疲惫不堪,在掌子面附近暗处小憩,竟沉沉睡去,未闻放炮撤离的警示哨声。刺鼻的火药味将我熏醒,眼前掌子面漆黑一片,不见战友,唯有十几处导火索闪烁。我心乱如麻,起身摸黑向洞口狂奔。跑出不足百米,身后便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幸得火药味及时唤醒,否则,数分钟的延迟,我将在爆炸中粉身碎骨,与牺牲的战友长眠于青藏铁路沿线的烈士陵园。

二、公路上的惊险瞬间

  丁巳年初冬,我获批探亲假,搭乘部队军车前往茶卡。行至 315 国道二郎洞至察汗诺段狭窄的沙石搓板路时,司机竟在五档飞驰中超车。对面某部队拉水车疾驰而来,被超车辆与拉水车均未减速或避让,而我所乘车辆不仅未减速靠右,反而继续并行。会车刹那,三车间距仅二三十厘米,稍有偏差便是车毁人亡。那惊心动魄的瞬间,令我三魂七魄俱散。虽已过去数十载,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深感万幸,似有神灵庇佑。

三、山坡上的生死救援

  戊午年高原初春,全班战友在连队对面山坡处理危石,山坡近 70°。我在半山坡作业时,一块近两百斤的危石滑落,将我死死压住。我强忍剧痛呼救,深知妄动便会滚落山坡。幸得战友们用绳绑住我,在撬动石头间隙紧紧拽住,终将我救出。这份生死情谊,刻骨铭心。

  时光匆匆,铁道兵军营见证了我的青春与成长。那些与死神的遭遇,是命运的试炼。大难不死,让我学会感恩与珍惜。数载军旅生涯,苦累与危险相伴,与死神擦肩的过往,清晰如昨,不敢或忘。铁道兵的英雄精神,激励我踏实做人,铭记一生。

  作者:王珍,1974年12月入伍,铁道兵10师48团战友。

美篇地址:点击查看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