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回忆录(第38)——顺风耳
作者:熊运河第一次用电话时全家照
1972年2月中旬一天下午,我正在连队检查内务,通讯员小李飞快跑来,急切地说:“指导员,你老家来电话了”!
“老家来电话了”?老家也安电话了?我疑惑地边答边风急火燎地回到连部拿起电话,刚放到耳边,对方浓重的四川土话就传到了我耳边:喂!喂!喂喂!你是运河吗?我是你爹呀!顿时,一股热流涌到了心头。
72年战友合影
当我肯定地回答“是”后,听得岀,父亲比我更激动。他先是询问我们的情况,并急切地介绍了家乡变化后,接着说:这个电话机是公社前几天才安上的。是我求公社革委会赵主任特批的。
父亲兴奋地说:他左手按住电话机,右手握住电话摇把,使劲摇了几圈,筒筒里就传来了你们那边的声音!
父亲有些文化,看过古典小说《封神榜》里的神话故事。他说:这不就是书里说得“顺风耳”吗?真是稀奇!照这样发展下去,看来“千里眼”离我们也不远了!
父亲的预感对了。以后这些年,祖国科学技术、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尤其是通讯、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可以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更新着通讯工具。
1982年初,程控电话就开始安装了。我家属随军就在那年“五一”,记得之后不几天,就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共产主义”生活。
我家里第一次用电话,就是给千里之外的老家打的。父亲很快就接上了,他说;“顺风耳”已经接到生产大队了,离家很近。看来“千里眼”也指日可待了!
真是的,随后BP机就开始广泛使用了。记得为赶时尚,那年我下狠心用一个月的工资,加上以前的储蓄,买了一部。但用了没多久,BP机就被更时髦的“大哥大”代替了。再后来被称为“砖块”的“大哥大”又被外形时尚和轻便又便宜的数字手机代替,数字手机又被3G、4G、5G取代。宽带网络的新生又使“千里眼”变成现实。色彩也不断翻新,从黑白变到彩屏;功能从单一通话变到能摄影、录像、炒股、购物……。普及的程度也很惊人。这些年从鸡毛信到5G期间,我换了多少次“顺风耳”已记不清了。现在更是发展神速,“顺风耳”、“千里眼”已从单一的通讯、视频工具变成了时尚的生活享受。
前几天,我回阔别多年的四川巴山腹地的故乡。刚走到村头,就遇着牵着水牛、满身沾泥,年逾七十多岁的堂兄,热情寒喧没几句,就快速从衣袋掏出一款时尚的彩屏手机,滿面春风,粗声大气地喊;“喂!老三、老四,你看这是谁呀?运河哥回来了,中午到我家,兄弟们碰几盅。给哥接风洗尘”!
看见四兄弟在不同地方,声影一齐出现在手掌大的手机视频里,且个个精爽,神采奕奕真的高兴。同时,也为庆幸诞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喝彩!
2022.3.12于科尓沁
图片说明:
1、第一张图片来自网络
2、其余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