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乡村记忆系列故事四十
——初当业务员的时光
时间:一九七五年至一九七六年
临汝县焦炭厂当时发过来的焦炭,是通过河南省冶金厅和河南省乡镇企业局两个部门盖章,定了合同以后再通过郑州铁路局调拨车皮计划。时间长了,领导就让我单独去办理一些手续。那时候,虽然腐败现象很少,单位也要通过复杂的人际关系,才能拿到焦炭调拨合同。而相距山西长治不远的我们安阳市,面对焦炭的生产地,却不能随便购买,山西的有关部门也不能随便卖给我们。我们的焦炭需求只能在本省解决。计划经济时代,就这么死板,就这么奇葩!
而能从省乡镇企业局,能从省冶金厅搞到合同,搞到焦炭调拨单还是磷肥厂范新年的功劳。他认识原来从省冶金厅下放到安阳的胡之菊同志(音),而我的师傅齐向礼认识省乡镇企业局的人。齐师傅是通过安阳市郊区革命委员会认识杨书记的。(当时安阳市有一个郊区革命委员会,是一个县级单位,管辖四个乡。后来在部队才知道,这位杨书记的儿子就是我当兵后的的亲密战友杨建红)。通过杨书记又认识了省乡镇企业局的领导的。而郊委杨书记老家就是临汝县的,他曾在临汝县当过县委书记。就是通过这种种复杂的关系,我们一个小小的,一百多个人的乡办企业才能搞到焦炭合同,磷肥才能正常生产。
我住临汝县催发焦炭,也算是业务员吧!路子单位都早就搞通,我仅仅做一些现成的事情,期间一来二去,很多事情跟着齐向礼师傅车来车往,掂包提水。长期跟班耳濡目染之际,有一些事情齐向礼师傅就让我自己去办。比方说去郑州铁路局申报车皮计划,去省冶金厅或者省乡镇企业局盖个合同章等等,这样就省下了齐向礼师傅的许多时间。
齐向礼师傅的事情太多了,他除了往单位订购焦炭,还要去湖北磷矿产地催发磷矿石。他的本事也很大,他能从安阳机床厂搞到当时全国最紧俏的C630车床。把C630车床高价卖到化肥厂,从化肥厂买到国家调拨的,当时最紧缺的化肥,再把化肥高价卖给临汝县的农村生产队。通过生产队的关系,再订购一些计划外的焦炭。就这么倒腾来倒腾去,单位的焦炭需求达到了一些满足,他自然也会中饱私囊,这一切都是见不得台面的私下交易。当时社会上不管那个地方的,不管那个行业的业务员,几乎人人都是这样倒腾来倒腾去,为了集体也为自己从中渔利。业务员的小日子比一般的工人,甚至比一般的书记厂长都过得惬意。可是,一不小心就会被政府以投机倒把罪关进牢房或者开除公职。
记得有一次,齐向礼师傅从安阳化肥厂搞到一批化肥,当时的化肥是相当紧俏的。他把化肥卖给了临汝县的某一个农业生产队,委托我去生产队办理手续,我正发愁如何打发这无聊的时间,接到通知后,马上从临汝县政府招待所租了一辆自行车,(那个年代没有出租车),我骑上自行车,向着那个村庄飞奔而去,一路上非常开心,不由得唱了起来,沿途好多生产队锄地干活儿的老百姓,看到我骑着自行车很高兴,还唱着歌,有很多都停下来锄头,为我鼓掌。看到有人为我鼓掌,我越发高兴。干脆,我双手丢开车把,靠身体掌握平衡,同时还唱着歌,这一下,那些锄地的农民全都停下手中的农活儿,全都为我鼓掌。大概是那个年代当地农村经济条件艰苦,自行车很少,在这乡村能看到双手丢开车把,骑着自行车,而且还骑那么快,还唱着歌,应该和看杂技表演差不多吧,所以全都鼓掌。
到了目的地,生产队队长热情接待了我。我把购买化肥的手续交给他,他相当高兴。正好也是中午时分,队长把我领到了他的家里,那年代就是穷,没有酒肉招待,手擀面条鸡蛋卤面。跑了一上午,我确实也饿了,再加上县招待所的伙食也限量供应,平常吃饭也是半饥不饱。于是就放开肚皮,连吃了三碗捞面条。吃得队长目瞪口呆,大概是觉得我饭量也太大了吧!
乡村记忆系列故事四十:社会篇
文/ 《初当业务员的时光》完
作者:范顺成(网名傻绵羊)
于2023年3月6号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