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平凡的工作经历,有不平凡的贡献


  

 

平凡的工作经历  有不平凡的贡献
 

  在中国共产党建立百周年的重要时刻,党组织为我颁发了在党五十年纪念章。退休十六年了,获此殊荣我异常兴奋,倍受鼓舞。手捧纪念章我心潮澎湃,往事历历在目。
 


 

  我1964年12月入伍,1966年12月入党。入伍时在铁道兵四师十六团修理连当文书,66年4月调团电影组,67年9月调师电影队,70年到师宣传科当文化干事,72年调铁道兵宣传部。1984年铁道兵撤销,86年4月调中共中央宣传部。先在出版局,后到全国宣传干部培训中心,直到退休。我的人生经历很简单,按在职时间粗线条地算,前一半在铁道兵,后一半在中宣部。作为一名老党员,这几十年为党和人民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贡献?仔细想来,不禁茫然。尽管每天忙忙碌碌,但大多是琐碎的日常工作,算不起账来。免强能拿到台面的事也有一些,但很少。作个简单的梳理吧,算是向组织,向同志们的汇报。

  在铁道兵时,我的主要任务是抓部队业余文艺创作。办了几期文艺创作学习班,主编了几十期内部文艺刊物《志在四方》。上我自已也写了不少反映铁道兵生活的作品。得过《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奖。我的报告文学《没有新娘的婚礼》被改编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我作制片主任,组织拍摄了电视剧《五二七级台阶》,获中央电视台特别奖。参与编写了兖石铁路纪录片《鲁南一条龙》。组织作者撰写大秦铁路报告文学集。
 


 

  在中宣部工作期间,适逢出版发行改革转型期,我写的调查情况报告,曾引起中央高层的注意。我先后出版了五本小著作。其中,《绿色翅膀》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描述党坚守初心砥砺奋进的《革命理想高于天》,获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二等奖。我参与举办了三十多期培训班,培训省地市宣传部长,中央宣传文化单位中层以上干部一千多人次。他们中,后来有不少人成为省委书记,省长,部长,甚至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当然,这是党的培养和他们自身努力的结果,与我沒有关系。但毕竟与他们有短暂的交结,我依然引以为荣。
 

  我是大别山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是九千万党员中普普通通一份子。几十年来,能夠为党和人民做点事,能夠不断有所进步,有所贡献,完全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铸就了我的人生信念,这就是“听党话,跟党走"。这六个字,不仅是一个人成功的秘诀,也是一个家庭,一个单位成功的秘诀,更是我们国家走向伟大复兴的成功秘诀。

  现在我老了,做不了更多的事。但,做一个正能量的人,不给党抹黑是能做到的。教育子孙听党话跟党走是能做到的。我的照片中有我老伴,她是1965年入党的,党龄比我还长。我的小孙子胸前掛的是学校发的奖章。但我深信,他生长在党员之家,一定能把听党话跟党走的家风传承下去,将来也一定能佩戴上在党五十年的纪念章。
 



 

         图片说明:
       1、前3张图片来自网络
       2、最后一张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