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那一年,我穿上了军装

“八一”建军节到了,这几天只要一打开手机微信,在铁道兵女兵群里,战友们各种形式节日庆典、祝贺、回忆的文章纷纷弹出屏幕,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五十四年前……

1970年12月23日,我终生难忘。我收到应征入伍通知!对军营生活的向往让15岁的我放弃了学业。这天上午领到了新军装,在妈妈的帮助下匆忙整理好行装,已在部队服役的姐姐也专程请假回来送我参军。在爸爸妈妈姐姐的殷殷嘱托中,爬上接新兵的解放牌大卡车。我家离部队不远,两小时后来到位于北京市和平里的铁道兵十二师五十八团新兵营,十二师在这年招收女兵共有两个排,交由五十八团接受军训。

刚到部队,对新生活充满希望、憧憬、好奇,虽然磕磕绊绊,仍然每天都在努力做好,努力适应新兵营艰苦又紧张的节奏。

有过军旅经历的人都知道,新兵军训期间军事化管理是最严格的。每天的训练节奏快而有序。早上起床号一吹响,就要以最快的速度穿好军装,叠好被子,跑步到操场集合整队出早操。回到宿舍要快速洗漱完毕吃早饭,然后是一天的学习、军训,晚饭后还要加练一会儿,那个年代还有每晚睡前一小时的“天天读毛选”。熄灯号一响,都必须上床睡觉。白天军训尚容易适应,最怕的是夜间紧急集合。我记得第一次夜间紧急集合是在到新兵营二十多天的时候,那天半夜正在做美梦,突然被一声声紧急集合号惊醒,本能的就想打开电灯,这时听到班长压低声音说,“不准开灯,大家动作快点,全副武装到操场集合”。我在黑暗里稀里糊涂摸索着穿衣服,叠被子打背包,这些动作白天曾多次练习过,这会儿却慌的手脚都不协调了,慌里慌张的穿戴好背起背包跑到操场上,集合整队后小跑着出了军营,才跑了十多分钟后,就有人脚步乱了,我也是累的气喘嗓子干,心脏快从喉咙里跳出来了。也不知道跑了多久,好不容易跑回军营,到灯光操场上开灯检查军容风纪,我们互相看看都忍不住笑,一个个都像打了败仗,有的军帽没戴正,有的衣服扣子扣错了,有的背包快散了,最可笑的是还有裤子和鞋子穿反了。连队领导在点评时,批评教育也是少不了的,虽然狼狈不堪我还是很庆幸自己没掉队。

军训中,队列训练,战术训练,射击投弹等等都是必修课。我觉得那年北京的冬天特别冷,天天在操场上队列训练,棉帽不让放下帽耳,手上不准戴手套,我的手经常冻的拿不住东西。有一次刚下过大雪,安排我们战术训练,在雪地练习匍匐前进。我不知道棉衣棉裤袖口裤脚的扣袢扣上,能起到防风保暖的作用,傻傻的没有扣,在雪地上反复爬来爬去反复练习各种姿势匍匐前进的动作,地上的积雪从袖口、领口,裤脚灌进去融化了把里面的衣服都弄湿了,站起来时被西北风一吹,冻的全身发抖,连站都站不稳,当天夜里就感冒发烧了。

随着训练时间和强度增加,我们这些新兵们逐渐适应了严格紧张快节奏的生活,也在日复一日的军训中快速成长。这中间有为了练习投掷手榴弹手臂练肿了的痛苦,也有经历反复持枪瞄准击发训练,实弹射击成绩优秀的快乐。三个月的军训接近尾声时,新兵营全体集合,在操场上举行了庄严的授发领章帽徽仪式,全体立正,敬军礼,那一刻,我很激动很激动,军帽军装佩戴上了帽徽和领章,我想起当时最流行的一句京剧唱词,“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我为我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而自豪。为了这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三个月的军训结束,1971年3月8日,我被分配到十二师医院二所,从此正式开启我的职业生涯。一直到现在,都忘不了那段时光,五十多年过去,新兵营时军训的烙印在我脑海里仍然十分清晰,无论是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挫折,都激励我不要畏惧退缩。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