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修建成渝铁路的电视连续剧《一路向前》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后,我收到铁道兵战友张洪柱、铁二代白瑛、资深外交官苟皓东等人的问询: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为什么没有铁道兵参建呢?
铁道兵在解放战争中抢修铁路功勋卓著,在新中国铁路建设中被誉为“祖国铁路建设的突击队”。504公里的成渝铁路1950年6月全线开工,1952年6月竣工,这个时间段铁道兵在干什么?“缺席”新中国第一条铁路建设岂不是遗憾的事吗?
一点都不遗憾,只有自豪和骄傲!因为铁道兵在1949年开国大典之后,主要担负着更为重要和艰巨的全国铁路复旧任务。
铁道兵的前身铁道纵队于1948年7月为辽沈战役的军运保障而诞生,隶属四野。辽沈战役胜利,铁道兵部队入关,铁路抢修由局部转入全国范围。1949年5月改编为铁道兵团,由军委铁道部统一指挥,与铁路工人共同完成战时的铁路抢修,配合野战军作战解放全中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亟待医治战争创伤,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号召积极发展工农业生产和交通事业,其中铁路建设是重中之重。于是,全国各地纷纷制订新建铁路计划,主要是海军要求修建从山东到浙江一带的铁路以备海防,新疆要求加快宝兰、兰新铁路建设巩固边防线,四川要求修建境内的成渝铁路。最后,以发展西南经济的重要性、已有数十年停停建建的基础设施诸因素,成渝铁路被中央批准率先开工修建。
迅速恢复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新建铁路固然重要,但在战时应急抢修的铁路,因不能适应繁重的运输任务之需要,进行全面永久性复旧,尽快恢复运能,更是迫在眉睫。这项当务之急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铁道兵的肩头。
铁路复旧,保障运输,主要是修复、加固桥梁。其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得到体现。
《铁军报》社论:1950年铁道兵的任务是铁路复旧。
一是“扩军备战”。
1949年12月12日,铁道部将机械筑路工程总队拨归铁道兵团,铁道兵团从华东军区接收4个新兵团计1.02万人。1950年2月9日,中央军委电令,以兵团之铁甲总队为基础,补入新兵,合编为铁道兵团第6支队。至此,铁道兵团由4个支队26628,发展到5个支队,总兵力达到3.81万余人;机械、车辆也由组编初期的200多台增至6000多台,进一步充实了铁路复旧的力量。
二是“中央重视”。
1950年1月17日,铁道部召开全国铁路工程计划联席会议,铁道部部长兼铁道兵团司令员、政委滕代远主持会议,部署1950年铁路复旧工程任务分配。朱德总司令到会讲话,高度评价铁道兵团的工作。他说:“过去在抢修中,铁道兵团的指战员,和战斗一样,积极、勇敢、拼命地干,以顽强战斗的精神完成了任务,铁道兵团对解放战争与经济建设事业的贡献很大。”他号召执行铁路复旧工程任务的铁道兵团全体指战员,充分发挥群众智慧,圆满完成任务。会议之后,朱总司令为《铁军报》题写了报头《人民铁军》;7月下旬,他再次为铁道兵团题词:“保卫铁道运输的安全。”
1950年1月15日,铁道兵团第1 支队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洛河大桥进行修复。
三、复旧重任。
铁路复旧虽然不像战争中抢修的紧急、激烈,但复旧工程的季节性强,也要像作战一样“定时定量”地战斗。根据各线运输任务和季节气候条件,确定汛期以前,以桥梁复旧为主,重点是京汉、粤汉两线,其次为陇海线;要求长江以南1950年4月底前,黄河以南5月底前全部完工。
铁道兵团铁路复旧任务的部署。京汉铁路遭受破坏严重,能够维持通车,难以经受洪水冲击,是复旧工程重点之一。第3、第4支队和第1工程处、机械筑路工程总队分段施工,1950年6月1日完工。石(家庄)郑(州)段30座大中小桥由第4支队与机械筑路工程总队负责,1950年一二月间开工,7月中旬完成。郑州至汉口间30座桥梁,郑州至驻马店间路基加高和陇海线郑州至开封间之线路,由第3支队负责,后转赴陇海铁路西段施工。
第2支队和衡阳铁路局4个桥工队,共同担负粤汉线13座桥梁和浙赣线渌口大桥的复旧任务。因1949年12月即开始,1950年4月15日顺利完成任务。
第1支队担任陇海铁路洛阳至潼关间14座桥梁的复旧和3处高填土泄水隧洞、3处严重水害工程的整治任务,1950年4月6日完成。其他高填土泄水洞工程、水害防护工程,也均于10月10日全部完工。
第6支队和第1工程处与当地铁路员工共同担任同蒲铁路北段平旺至朔县间线路和桥梁的复旧工程,1950年3月开始投入施工,5月30日修复通车。
除此以外,铁道兵团还担负了陇海铁路宝(鸡)天(水)段改建和湘桂铁路来宾至睦南关(友谊关)段续建工程。
湘桂铁路沿线土匪活动猖獗, 铁道兵团装甲纵队装甲列车在沿线巡逻护路,清剿土匪,掩护部队抢修。
四、剿匪护路。
北方各铁路干线复旧工程紧张进行中,解放不久的粤汉、湘桂铁路沿线匪特烧枕木、扒钢轨、割电线,肆意破坏铁路运输。3月24日,中央军委命令铁道兵团组编6列装甲列车配属中南军区执行粤汉、湘桂两线警戒护路。北方绥远至包头段的流窜股匪和起义部队的小股叛变武装,亦时常破坏铁路设施。兵团组编两列装甲列车出巡京绥线,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1950年9月18日,中央军委确定铁道兵团为军委建制。图为毛泽东签发的中央军委通令。
五、整编奠基。
8月,铁道兵团完成整编工作。毛泽东主席于1950年9月18日签发中央军委通令,指出:“为健全铁道兵团的组织领导,走向正规化的建设,成为现代国家兵种之一,确定该兵团为军委建制,加强各部门的领导。除工程业务由铁道部直接领导并负责经费外,其他有关各业务部门的请示报告、会议指示、文件分发,以及干部受训、调动等,均与其他直属部队相同,建立领导关系。”这成为铁道兵发展的奠基之年。
综上所述,1950年成渝铁路开工建设,铁道兵团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0年8月,与全国铁路员工一起,修复了陇海、津浦、京汉、粤汉、浙赣、同蒲等铁路干线和支线,全国铁路复旧工程基本完成,8300多公里铁路线恢复通车,大大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作出了重大贡献。
随后——甚至就在铁路复旧期间,更为伟大的事业在召唤着铁道兵!
1950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第1师部队,跨过鸭绿江,奔向朝鲜战场,投入铁路抢修。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6月10日,根据军委指示,铁道兵团各师朝鲜族部队结集石家庄集训,20日启程入朝参战;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陆续奔赴朝鲜,遂行战区铁路保障,至1953年10月,铁道兵团与铁路工人及兄弟部队协同作战,抢修铁路,共同铸造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抗美援朝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大型电视连续剧《一路向前》,以修建成渝铁路为背景,歌颂第一代铁路开路先锋的英雄事迹,英雄的铁道兵部队在另一个重要战场——铁路复旧工程中,书写了一页光辉灿烂的历史。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