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原创】水晶晶南浔:“久安”的温情岁月

 

 


 

    一

    南浔,这片江南水乡的乐土,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水墨画,轻轻诉说着岁月的诗篇。她,沐浴在温婉的阳光下,恰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迷人的光彩。作为“江南十大魅力古镇”之一,南浔的静谧与美丽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仿佛随时准备揭示她内心深处的优雅与底蕴。

    当走过西栅,街头仿古牌楼如一位苍劲的老者,静静守护着这片土地,吸引着每位路过的心灵驻足。虽然仅有一华里长度,它却如同一条悠长的丝带,把文旅、康养、观光、购物和娱乐编织成一幅生动的画卷,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成为古镇中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这条街道映射出一位博学的智者的神秘与魅力,她轻声细语,吸引着众多游客流连忘返。

    随着吴侬软语的轻声回响,文园的几个博物馆自然而然地伫立于其中,仿佛历史的长河在这里凝聚。每一步踏入江南水乡的街头,都是对过去的探寻。时光仿佛在这里穿越,温暖而厚重的历史在指尖流淌,让人不禁沉醉于那段岁月的软语。这不仅仅是一条街,这是一段五彩斑斓的文化史诗,承载着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流动着古镇的生机,吸引着游人与老年人心驰神往。

    曾几何时,这里仅是一条泥泞不堪的土路,被耕作的拖拉机无情碾压,静谧的鱼塘与广袤的水田见证着岁月的轻掠。然而,1996年久安老年城建设宛如猛然一声春雷,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宾馆、医院、养老院、商铺、楼宇、桥梁、长廊、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如雨后春笋般争先而出,蜕变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江南水乡风情画。
 


 

    老年城街道两旁,二百多家店面林立,繁华如同一场盛大的庆典,汇聚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如繁星般闪烁。传统的丝绸、古玩玉器、特色美食应有尽有,仿佛漫步于五光十色的庙会。这里是一座康养和商业的心脏,与内外的联系紧紧相连,为这片净土带来了繁荣与活力。

    小河两岸杨柳轻扬,嫩黄的柔条在春风中摇曳,如同乐曲中的舞者,迎接着往来的游客。漫步于老年城的街巷,清风徐来,温柔地拂面而过,香气四溢的美食在空中缭绕,水流潺潺的声音娓娓动听。古色古香的建筑如同盛开的花朵,倾诉着老年城成长的故事。

    久安老年城分三期投入,经过两代人精心雕琢后的辉煌,宛如人间仙境,占地百亩,建筑面积超三万平方米。这里汇聚了久安老年医院、服务中心、康健俱乐部、文园、江南水乡一条街等多个项目,犹如一座绚丽的养老乐园,为每一位夕阳红的老人打开了一扇通往温馨的新窗。这片乐土犹如一盏明灯,为健康老人、孤寡老人和独居老人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栖息之所,使他们在这里栖息,找到回家的感觉。
 

【久安老年城创始人朱倍得】
 

    在这片被誉为老年公寓的乐土中,105位健康老人安享着他们的晚年。公寓楼整齐地排列着“梅园”“桂园”和“盆景园”,每栋楼三层,每层拥有10个房间,既有小套房约35平方米,也有大套房达到70平方米。每个房间皆设有独立卫生间与厨房,家具和厨具应有尽有。这不仅是一个居所,更是一处温馨的家园,让老人们在花园般的环境中享受晚年的宁静与幸福。

    在老年公寓中央庭院,芬芳的梅花、桂花与盆景植物交相辉映,四季的花香萦绕不去,打造出常青的绿意环绕的景象。这样的设计,塑造了一个优雅宜人的生活氛围,令人心旷神怡。宽敞的长廊延伸其间,桌椅随意摆放,老人们在阳光下享受户外的风景,同时也能感受社交互动的愉悦。这种开放式的设计如同乡间住宅的别致气息,贴心地蕴藏了对于老人的关怀与尊重,营造出一个温馨的社交空间。

    久安老年城如今已焕然一新,目前已成立了四家类似的老年公寓,包括“南浔久安老年福利中心”“南浔社会福利中心”以及“练市久安老年福利中心”(其中练市有两家),总资产达到数十亿元,已成为浙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的养老机构。

    作为南浔康养产业的标志,久安老年城的影响力深远,为健康老人、孤寡老人和独居老人提供了一个温馨而舒适的栖息之所,宛如一座养心留岁的人间仙境。
 


 
    二

    在这美丽的江南水乡,久安老年城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承载着每位老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岁月的追寻。在这里,希望每位老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如同鲜花一般在岁月中绽放,尽情享受那份宁静与快乐,让生命如流水般绵延不息。

    久安老年城像一座温情的灯塔,通过与古镇的和谐共生,开创了一个多功能的养老新模式。这里不仅是老年公寓的安宁港湾,更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幸福乐土,提供八大功能:老年公寓定居养老、老年俱乐部文化娱乐养老、文园休闲健身养老、医疗康复养老、宾馆疗休养老、古镇旅游观光养老、社会普惠养老以及社区居家养老。这些创新模式如同撞击的火花,打破了传统单一养老机构的桎梏,形成了一条丰富多彩的老龄产业链。

    在岁月的洗礼中,这些多样化的养老功能不断激活,日益增长的需求支撑着老年城的繁荣,让这里成为老年人幸福生活的新天地,使他们在温馨、舒适且充满活力的环境中,乐享晚年。

    南浔社会福利中心是久安老年城的第二个养老机构,颐园认知症照护专区属于公建民营项目,其认知症照护专区是湖州市首家,成为南浔老年康养领域的亮点,同时也是省里重点推广的重要养老项目。目前,福利中心内有139名老人居住,其中35名重度失能,56名中度失能,48人能够自理,平均年龄约为八十岁,部分老人已在这里安家超过二十年。此外,中心配备了50多名热心工作人员,悉心守护着每位老人的安宁生活。



 

     该养老机构的智能化程度非常高,充分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其注入了智慧的“翅膀”,成功打破了传统的人工看护模式。智慧养老数据驾驶舱如同一幅全景展示,涵盖了智慧服务、智慧照护、智慧交流、智慧管理和智慧安防。这些功能场景不仅齐全,且数据透明,宛如一面现代化的镜子,真实反映每位老人的生活状态和健康指数。办公室主任徐中明介绍道:“入住手续非常便捷,可以在线办理。”护理服务科学规范,健康监测可靠,安保系统高效且节能,让老人们在这里感受到科技带来的温暖与关怀。据悉,这款智能系统价格不菲,系政府于2019年投入使用。




 

    笔者在重度失能老人的房间里观察到,室内宽敞整洁,设施齐全,每个房间安置两个人,温馨与舒适得到了完美融合。尽管老人行动不便,需长时间卧床,但衣着干净、头发整齐。护理部主任颜李红细声介绍,对重度失能老人提供一级护理,每两小时为其翻身,进食、用药和上厕所均由工作人员协助完成。老人的个人信息与智能系统绑定,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查阅护理记录与健康监测等信息,带来便捷体验,仿佛如影随形。

    卫生间经过适老化改造,轮椅可以自由进出,洗漱区宛如温馨的港湾。特别设计的设施为失智老人提供了细致的照护,让他们享受到应有的尊严与关怀。

    尽管认知障碍面临诸多挑战,但仍然存在希望的曙光。各类非药物干预方法相继被应用,如同温暖的阳光,尽管其结果难以逆转,但在这个特别的环境中,老人们可以通过适量的运动、认知训练、怀旧疗法和音乐律动等方式,有效地延缓病情的发展。
 

【左:福利中心护理部主任颜李红。中:福利中心办公室主任徐中明。右:久安党总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梁华。】
 

    福利中心专门推出了四个具有南浔文化特色的认知症照护专区,每个角落都充满了乡愁和温暖。在这里,老人们仿佛沉浸在温馨的怀抱中,饮食、娱乐和花园活动融为一体,而走廊的设计则呈现出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风貌,宛如回到了熟悉的家园。对于认知障碍的老人,护理工作需要注入更多的“爱心、耐心和细心”。

    有一次,一位认知症老人坚称自己没有吃午饭,并因此发泄不满情绪,挥拳打人。类似事件时常发生。尽管工作人员感到委屈,他们仍然以温暖的心态去包容老人。记忆的流失带来了诸多困难,并引发了理解上的障碍,这一切都需要更多的耐心去应对和化解。

    在春节到来之际,久安社区迎来了最令人期待的时刻。除夕夜,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年夜饭,象征着团圆与幸福。初一清晨,社区工作人员向老人们送上祝福,热情的问候如春风化雨,温暖了每一个角落。这些传统仪式不仅增进了老人之间的感情,也让他们在节日的氛围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久安总经理庞莉诺感慨道:“失能老人即便无法言语,握住他们的手,也能感受到那份情感的流淌。”在这片充满爱与关怀的环境中,老人们的灵魂宛如小花般,在岁月的风中摇曳生姿,各自绽放出独特的华彩。希望在这里,每位老人的生命都能如同泉水,缓缓流淌出幸福的乐章。 
 

【周美华老师教胡志芬、谈菊美、程小琴、茅力华等唱歌娱乐】

    三

    文园占地60亩,其中湖面20亩,以江南园林风格为主,兼具观光、健身、休闲、学习等多项功能,四周环水,湖泊如镜,倒映着天光云影,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镶嵌在南浔古镇的美丽风景中。这里北接江南水乡一条街,与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等历史名胜遥相呼应,仿佛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叶扁舟,缓缓驶向文化的彼岸。漫步于这片土地,仿佛置身于一幅精致的画卷,山水相间,亭台楼阁犹如屏风,点缀在清澈的池塘边,让人陶醉于梦幻般的宁静与美好。自1999年对外开放以来,文园已经成为南浔镇独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观赏,流连忘返。

    除了美丽的景色,园内还展出了四家非国有博物馆和南浔名人长廊,即“红军长征追踪馆”“徐迟文学馆”“姚珠珠舞蹈艺术博物馆”和“吴寿谷艺术馆”,与南浔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得益彰。这些博物馆和杰出人物如同肥沃的土壤,孕育着地域的精神与文化,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南浔城市形象LOGO的灵感来源于著名作家徐迟的文章《江南小镇》,用66个“水晶晶”描绘出对南浔的美好憧憬,传达了“水晶晶南浔”的深情厚谊。此外,徐迟的小说手稿被珍藏于文园,成为文园的一段佳话。

    徐迟文学馆、姚珠珠舞蹈艺术博物馆和吴寿谷艺术馆各具特色,在艺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令人钦佩。然而,红军长征追踪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红色文化犹如历史的丰碑,鼓舞着全国人民不断前行。馆前的雕像传递了长征过程中军民深厚友情的感人故事:在湖南汝城县的沙洲村,三名女红军战士曾寄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将唯一的一床被子剪成两半,留下一半给老人。这一鲜为人知的“半条被子”故事出自被誉为“重走长征路第一人”的罗开富,成为人们铭记的美谈。2016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讲述了这一故事,深深打动了亿万听众。

    红军长征的起点是江西瑞金,终点是陕西吴起镇,历时一年,行程达两万五千里,从1934年10月16日出发,到1935年10月19日结束。其间,红军经历了600余次激烈战斗,损失高达83%。在这段漫长的旅程中,尽管面临诸多艰难险阻,革命先烈们仍凭借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精神克服了一切困难。长征如同一条蜿蜒的河流,承载着无数英雄的壮丽篇章,流淌于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步的足迹都蕴含着勇气,汇聚成一首壮丽的史诗,讲述着对理想与信仰的坚持。

    经历百年风雨,百年怀念,红军长征追踪馆成为唯一具有权威性的机构。馆内珍藏着徐解秀老人和三位女红军共同使用的物品,还有罗开富在长征路上的日记与报道,包括他撰写的《红军长征追踪》上下册。这座馆不仅仅是历史的存放,更是蓝图的指引,成为“湖州市直机关主题党日活动基地”,这里的文字资料和照片如同光明的灯塔,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面对史无前例的长征和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我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敬佩与崇仰之情。因此,我写下了一首颂扬长征的诗:“长征精神永流传,指引前行路途长。革命先烈英名在,红色文化留心间。”

    文园建筑颇有特色,小小天安门儿童乐园、农家乐和文昌阁等。这些建筑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璀璨的文化光芒,成为南浔的骄傲,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荡出感人至深的乐章。

    文园每天早晚免费开放两小时的健身锻炼时间,针对本地60岁及以上和外地70岁及以上的老人、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学生、残疾人及参与抗疫的医护人员免收门票,以社会效益为重,犹如一片绿荫,营造舒适的锻炼环境,传承红色文化。
 

    四

    朱倍得书记是久安老年城的创始人,他为这个项目倾注了半辈子的心血,并为公司命名为“浙江久安公益事业有限公司”,怀着对公益的热忱。然而,这个“公益”的名字反而成为公司融资路上的障碍,为其发展蒙上了阴影。为了筹集资金,朱倍得不得不向朋友借款,并采取内部集资等方式,艰难地分期投入养老城的建设。初期,公司不仅没有盈利,反而因借款利息、贷款利息和管理费用等压力,每年都在亏损。
 

    尽管企业面临困境,朱倍得始终不忘初心,将公益事业视作使命,将其理念融入公司的各个方面,坚定履行对公益的承诺。例如,乡村教师潘聪是一位无私奉献的老人,他几乎将一生的积蓄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导致退休后几乎身无分文。得知这一情况后,久安公司给予他特殊照顾,仅收取2万元押金。虽然潘聪老师的经历是个别的幸运例子,但充分展现了公司的温暖与关怀。

    当初收取押金也只是无奈之举,为填补久安资金缺口。然而,2022年浙江省民政局颁布的《浙民养〔2022〕7 号》文件却明确规定,为保障老年人养老金的安全,不得再收取任何押金。公司毅然决定将所有押金全额退还,展现了对政策的积极响应和对老人权益的尊重。如今,入住老年公寓(夫妻档)每月仅需1300元,大套房每月2600元,水电费和伙食费按实际消耗计费,而其他服务则全部免费提供。由于公寓价格低于同行标准,且提供着优质的康养服务,导致供需矛盾尖锐,一房难求,许多老人只能在排队等待中渴望着一个温馨的家。这种场面如同一幅画卷,展现着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凸显了久安为老人提供舒适安乐居所的决心和努力。

    久安所提供的更多是服务而非产品,因此完全依靠公益运行面临诸多挑战。庞莉诺指出,每年向老年事业补贴超过一百万元,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投资老年城的借贷利息,为其发展带来光明与希望;其次,支付员工的工资,包括食堂、物业、巡查、医护和卫生等岗位的人员工资,如细雨滋润,注入细腻关怀,确保正常运转;第三,提供老年俱乐部的活动经费,涵盖场地折旧费和人员工资,如一阵清风,送来欢乐与笑声;第四,每年为公寓和俱乐部的会员老人提供免费的健康体检,累计服务超过6000人次,并定期组织大型义诊和“学雷锋”活动(每月一次),如滋养心灵的甘露;第五,为社会上的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提供送餐、洗澡、理发、卫生等服务,针对低保老人、失独老人和低保边缘户免收床位费,像一轮温暖的太阳,温暖着行动不便老人们的心田。这些开支确实不容小觑。

    在春节期间,久安为独居老人、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提供年夜饭服务。除了送餐外,久安还计划延伸开展暖心服务,关注孤寡老人的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和居家安全等问题,全面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与需求,让长者们在春节期间感受到关怀与爱。越来越多居住在社区的独居老人享受到久安提供的优质服务。

    这一活动给久安人带来了启示,他们决定将年味助餐活动持续下去,并计划在未来的节假日和重要活动中推出类似服务,以提升久安的品牌形象和服务质量。此外,她还计划与更多公益组织合作,把这种温暖人心的活动延续下去,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通过这些举措,她希望能够使久安成为一个备受尊重和关注的企业,为员工、客户和社会带来更多的幸福与温暖。



 

    庞莉诺指出,产业发展与事业发展密不可分,养老产业更应将养老事业置于重要位置。例如,红军长征追踪馆的讲解员免费走进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传播“半条被子”的红色文化,累计举办公益活动一百余场,受众人数近五万人次。此外,提供入户助浴服务,帮助残疾人和老年人洗澡。在幸福邻里活动中,承接一些文明交通劝导和为老人服务的志愿者服务等。只要用心去做,总能体会到人生的价值。这些服务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对老人们心灵上的关照和抚慰,如同一杯暖心的甘露,深深地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房。

    赚钱固然重要,但久安始终坚持适度为原则,强调公益事业的重要性。久安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更将社会责任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通过结合盈利与公益,久安致力于为社区和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彰显出其作为一家有温度的企业的使命与价值。在推进业务发展的同时,久安将继续关注社会需求,以持续的公益行动回馈社会,传递温暖与关爱。

    “得诸社会,还诸社会”。这是久安老年城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别具一格。庞莉诺表示,饮水思源,回馈社会,继续秉持公益之心,努力做好老年事业,推动养老事业和文旅产业的发展,让更多老年人享有幸福晚年生活。
 

【浙江久安公益事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庞莉诺】

     五

     庞莉诺,浙江久安公益事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犹如一朵洁白如雪的栀子花,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绽放在崭新的时代舞台上。作为庞氏家族第五代的传承者,她的故事如同一曲激昂的交响乐,汇聚着历史的沉重与未来的希望,谱写出一段独特的生命篇章。庞莉诺始终心怀家乡,怀揣着回馈的梦想,像一位无畏的探险者,寻找着归属与成就的路径。

    在体制内工作的经历,使她深刻地认识到养老事业的重要性,也促使她于2004年辞去南浔区委宣传部的工作,接过公司的接力棒。她的脚步如同急促而坚定的鼓点,在创业的路上不断前行。作为一位年轻的80后,庞莉诺身上承载着沉重的责任与压力,犹如攀登高峰的勇士,时刻准备迎接挑战与困难。她坚信只要怀揣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在风雨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将团队的梦想推向新的高峰。这种信念如同晨曦的第一缕阳光,驱散了生活的阴霾,让未来充满光明。
 


 

    庞莉诺对老年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如同精心培育的花朵,逐渐形成丰富的色彩与形态。她主张建立先进的管理体系,以人为本,让服务成为快乐,从而为老年人提供尊重与自主的空间。这种创新与变革,为整个养老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像一架精密的乐器,奏响了和谐的乐章。她深知,银发经济的蓬勃发展潜力无比,养老产品、医疗、娱乐、金融等领域都是蓝海,但面对仅占老年人口3%~5%的社会养老机构,和部分机构空床的现状,她呼吁规范运营与质量提升,培育专业人才,让康养服务得以全面提升。

    庞莉诺认为,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尤其是居家养老。她提出,认知障碍的家庭服务需要依赖专业机构,让专业服务深入社区,形成日间照料全覆盖的方案,犹如一把钥匙,打开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大门。她积极参与实地考察与讨论,在湖州市第九届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建设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的建议》,并在复旦大学问道班上撰写关于《如何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论文。她的思考与实践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业界,为养老事业的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产业发展与事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养老产业必须将公益事业放在重要位置”。在面对社会的变化和挑战时,庞莉诺高举责任的大旗,始终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老年事业的发展,让老年人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关爱。她的努力不仅在于推动公司发展,更在于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犹如一颗明亮的星星,照耀着更多的人。为了响应社会的需要,她带领团队在疫情期间向红十字会捐款8万元,员工们也纷纷解囊,共同筹款1.46万元,而公寓里的老人们更是积极参与,捐款筹得1.041万元。这一系列善行,彰显了久安人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传递着社会责任与爱的温度。
 


 

    作为湖州市第九届政协委员代表,庞莉诺不仅是一位无党派人士,更是久安老年城的公益形象代言人。她的成就与付出,如同繁星般璀璨,闪耀在养老事业的天空。经过二十年的耕耘,她获得了浙江省社科普及先进个人、浙江省养老服务新青年管理之星等多项荣誉,犹如盛开的鲜花,绽放出绚丽的色彩,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尊重。

    庞莉诺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改变了久安老年城的面貌,塑造了美丽的形象。她强调,养老产业与养老事业可以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愿景中的久安,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描绘着未来老年人的美好生活。让我们期待庞莉诺和她的团队,继续在这片爱的土地上,播种希望,让更多人绽放笑颜。
 

    六  

    久安老年城创办之初,南浔籍报告文学作家徐迟在《家乡传来的消息》中饱含深情地表达:“他的公益中心必须让老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丰盛和快乐的滋养,成为21世纪最新、最有活力、最卓越的创举。”这番话宛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久安人的心田,激励着他们不遗余力地付出,坚守那份初心,如同守护万花丛中的一朵娇艳花朵,不放弃任何一个追求幸福的目标。

    在这个专注于老年康养的中心,久安人始终铭记徐迟的话语,努力将这份饱含深情的承诺付诸实践。每一个微笑、每一份关怀,都是久安人心中温暖的涟漪,悄然流动,潜移默化地传递着对老年人的深厚关爱。经过艰辛与坚持,老年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备受赞誉的优秀品牌,如同璀璨的星辰,闪耀在社会的夜空中。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与良好口碑。

    在久安老年城公寓的宣传栏上,悬挂着家属们送来的锦旗和表扬信。这些证言如春日暖阳,驱散了阴霾,见证着久安人对品质服务的坚定承诺。在其中一封通过微信发来的感谢信中,一位儿女感慨道:“在我们失去亲爱的妈妈时,我们感到悲痛欲绝,但我们十分感谢久安福利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和公寓老邻居对我妈妈生前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虽然他们不是亲人,但他们胜似亲人,我一定会永远铭记在心!”这封信仿佛一缕温暖的阳光,穿透了一切阴霾,真挚的情感流露无遗,充分表达了对久安工作人员及公寓邻居们的无尽感激。

 

    2009年,久安老年城荣获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基地的殊荣,2013年更进一步,成为全国爱心护理工程示范基地。除此之外,久安老年城还被授予全国第一批文旅康养基地、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这些光辉的背后,是久安老年城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是对敬老、爱老、适老理念的践行与体现。抵挡风雨、砥砺前行,久安老年城宛如一座巍峨的灯塔,照亮着社会养老事业的前行道路,为推动社会化养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贡献着自己卓越的力量。

    久安老年城凭借出色的表现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已成为养老产业的金字招牌,吸引着社会的广泛关注。久安的事业成功依赖于专业的管理团队和优质的服务理念,久安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涵盖医疗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文化娱乐等多个方面。久安老年医院如同坚实的堡垒,以专业医疗团队为后盾,随时为老人提供关怀入微的医疗服务。而久安康健服务中心则承担着康复护理和健康管理的重任,致力于帮助老人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犹如一位无声的守护者,静静守护着每一个生命的美好。



 

    在发展过程中,尽管久安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他们始终坚信,只要怀揣初心,坚守对敬老的社会责任和对公益事业的无尽热忱,心中的光芒就能驱散所有阴霾。这种坚持与信念,如同根深叶茂的树木,不仅是久安老年城的精神支柱,更是其走向全国乃至全球的精神源泉,坚定而无畏,追寻更高的目标。久安老年城必将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创造辉煌与奇迹,共同描绘幸福养老的美好蓝图。

    关于老年城的未来发展规划,庞莉诺透露,久安将在三年内投入6000万元用于老年城设施的升级改造和增加医院床位,旨在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确保规模和功能更加舒适和完善,打造浙北地区最优秀的文旅康养基地。


 

照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