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世界铁路史上的一座丰碑。铁十师及中铁二十局曾四上青藏高原,为青藏铁路建设立下丰功伟绩,指战员们对天峻县关角山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与深厚情感。在庆祝建党百年、开启新征程的历史交汇点,原铁道兵第十师老战士于2021年7月10日至15日,在青海高原组织了盛大的“再上青藏线,重温关角情”活动。
参加此次重返活动的有来自北京、浙江、江苏等11个省(市)的铁47团战友,以及师直、新管处、48团等单位的战友和亲属共140余人。活动以“再上青藏线,重温关角情,传承铁兵文化,弘扬铁兵精神”为主题,通过西宁启动仪式、天峻县关角隧道主题活动、烈士陵园祭奠、新关角隧道参观等环节,让参与者见证青藏铁路沿线的巨变,感受新天峻的发展魅力,为当年铁道兵的贡献倍感自豪,也衷心祝愿天峻县未来发展更辉煌。
7月10日晚,西宁青藏铁路大酒店内,各地战友久别重逢,相拥而泣,欢聚一堂,圆了多年来战友重回青海高原团聚之梦。启动仪式由原47团作训股股长、本次活动筹委会副主任李明亮主持,在全体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声中拉开序幕,活动由多年来支持铁道兵老战士开展活动的青海乘愿传媒公司,同步开启网络平台直播。筹委会主任袁武学发表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介绍了活动的初心与具体安排,期待将其打造成一次让战友满意的圆梦之旅。欢迎宴会上,老首长的贺信、筹委会的致辞及青海省各界的热忱欢迎,让战友们深切感受到关怀与情谊。原铁道兵47团组织股长、活动筹委会名誉主任许洪翔,代表1962年入伍的浙江战友发言,回顾铁道兵功绩,肯定活动策划筹备工作。原铁道兵47团学兵八连排长、宝鸡学兵战友联谊会会长魏凤琴代表学兵发言,彰显铁兵与学兵的深厚情谊。青海恒驰文化遗产保护公司总经理严得元,介绍了拟建设铁道兵青藏铁路博物馆、纪会馆的规划,令与会者备受鼓舞。原铁道兵青藏线新管处机务二连连长、筹委会名誉主任邱月明致祝酒词,并带领筹委会主任、副主任向众人敬酒。青海好心情乐队的精彩演出与学兵、铁兵战友的即兴演唱,让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战友们踊跃登台,活动最终在大合唱《难忘今宵》中圆满落幕。
重温关角情主题活动是本次行程的重头戏。铁十师47团在铁道兵历史上英雄辈出、功勋卓著,1975年战胜关角隧道大塌方的事迹,更谱写了一曲共产主义精神的赞歌,值得永远铭记。
7月12日,主题活动在关角隧道出口现场举行,悬挂主题横幅与条幅,老兵们通过激情演讲、传唱经典歌曲,重温奉献青春的军旅岁月与并肩奋战的战友情。当战友们列队站在老关角隧道出口时,主持人——原铁道兵47团宣传股长、筹委会副主任雷积贤数次哽咽,在场战友亦热泪盈眶,仰望这座由自己亲历、见证的隧道。为增强仪式感,活动特别邀请了当年塌方抢险中荣立二等功的李再益、袁武学、郑士友,以及荣立三等功的孟树林、李世忠、张学成6位战友与大家见面。
1975年4月5日,正是一连副排长李再益首先发现险情,一声“快撤”的呼喊挽救了十几位战友的生命,他在现场讲述了抢险时的惊心动魄,圆了期盼多年的重上关角之梦。李树谦、李书国、孟树林等战友也分别发言,从不同角度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抒发梦圆关角的激动之情。青海恒驰文化遗产保护公司总经理严得元再次表态,将推动地方政府建造“铁道兵青藏铁路博物馆、纪念馆”,打造红色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安、宝鸡学兵演唱的《铁道兵啊,我爱你》《愿把青春献人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传递出铁兵与学兵的深厚情谊及爱国爱党的赤诚,满满都是正能量。全体人员合唱《铁道兵志在四方》时,那段峥嵘军旅岁月涌上心头,让战友们激动不已。正如那句感言:当年洒血流汗筑天路青春无悔,今日逐梦追心回高原桑榆生辉。
3位二等功臣:袁武学 李再益 郑仕友
雪域高原长眠着亲爱的战友、过命的兄弟,这是大家心中永远的痛。7月13日清晨,铁道兵十师120余名老战士与天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全体人员,怀着沉痛与崇敬之情,列队来到天峻县烈士陵园,祭奠活动由原47团一连文书、活动筹委会常务副主任杨明秀主持。在纪念碑前,全体人员敬献了由铁道兵十师老战士、活动筹委会、铁十师47团三线学兵的花圈,并向纪念碑三鞠躬。陵园内,雷积贤战友为修建青藏铁路牺牲的英烈致悼念词,全体人员默哀致敬,还向烈士墓敬献铁道兵军壶酒,寄托深切哀思。缅怀之际,战友们不禁悲从中来,泪洒陵园,有人长跪谢恩、泣诉往事,有人抚墓恸哭、难以自已。亲爱的战友,你们将青春献给了青藏铁路,祖国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战友们更会永远缅怀!筹委会还就天峻县烈士墓存在的保护范围不清晰、与民众墓混葬、墓碑信息不完整等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希望通过退役军人事务局向县委县政府反映,推动陵园改造修缮。同时,对西宁铁路运输检察院在保护革命文物、英烈纪念设施等红色资源方面的努力给予高度赞扬,并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赠送“守护铁兵英烈 弘扬铁兵精神”锦旗,以表感谢。
7月13日上午,全体人员参观了我国高海拔第一长隧道——新关角隧道。该隧道位于青海省天峻、乌兰县境内,地处青藏铁路天棚(现天峻)站至察汗诺车站区间,全长32.605公里,为两座平行单线隧道,不仅是中国最长的铁路隧道,更是海拔3000米以上(进口轨面高程3380.97米,出口轨面高程3323.58米)的世界第一长隧。新关角隧道的建成,使天棚车站至察汗诺车站区间线路缩短36.82公里,运行时间从原来的2个多小时缩短至20分钟。活动筹委会提前与守护隧道的武警部队海西支队沟通,得到大力支持,大家还与武警战士合影留念,见证建设者与守护者的深厚友谊。参观中,新关角隧道的先进与便捷令人赞叹,让战友们切实感受到国家基建实力的巨大提升,更为青藏铁路助力祖国西部发展与民族地区繁荣而自豪。
在举行主题活动的同时,筹委会考虑到战友们难得来到高原,精心安排了参观文化遗产、欣赏自然风光等游览活动,分享青藏铁路沿线近半个世纪的变迁,领略大美青海的醉人风光。我们依次游览中国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互助土族彩虹部落、唐蕃古道重要通道日月山、天空之镜茶卡盐湖、高原圣湖青海湖、祁连大草原和“东方瑞士”之称的卓尔山景区、海北门源百万亩油菜花。那宛若仙境,美不胜收的迤逦风光,无不让大家流连忘返。这里,有浪漫的诗句,有醉人的故事,大家在这里度过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留下美好的回忆。
此次重返青藏线活动,得到各方关注支持与全体人员的全力配合,全程充满关爱与友情。原铁十师政委、铁道兵政治部主任、中铁建党委副书记沈柏铭老首长特意发来贺信表示关心;原铁十师政委、二十局党委书记简盛雨与铁十师参谋长、二十局副局长冯国兴两位老首长给予关心指导。原铁47团一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邵永忠虽因身体原因未能到场,却始终关注活动进展,每天观看视频、致电询问,祝贺活动圆满成功。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主任、铁道兵实业服务委员会主任张楚然、牛玉敏,副主任兼秘书长关丽荣也十分支持,委托副主任蒋全参加启动仪式并宣读贺信。青海省、陕西省铁道兵战友文化联谊会等单位也发来贺电表示祝贺。
活动还得到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关心支持,专门向相关景区下发通知,将“铁道兵第十师老战士重返青藏线”列为红色旅游活动,给予景区门票及交通费减免等便利。天峻县委、县政府、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在距离县城约26公里的关角沟二郎洞原48团团部驻地,悬挂欢迎横幅、敬献哈达,以藏式最高礼仪迎接老战士。县医院还安排医护人员与救护车在关角隧道口待命,做好应急准备。当晚,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渠建春代表县委、县政府举行欢迎宴会并致辞。袁武学战友致答谢辞,对天峻县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以关角隧道为主体,打造红色旅游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铁道兵青藏铁路博物馆和纪念馆的规划,期待“两馆”早日建成。欢迎宴会上还表演了藏式文娱节目,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更在大家入住的酒店房间内摆放了多种水果,让老战士们倍感宾至如归、温暖如家。
原铁47团国波团长的儿子国立军与赵红夫妇,怀着对父辈业绩的崇敬与对铁兵历史的感动,不仅参与活动,还邀请摄影团队从北京自驾赶来,全程摄影并协助筹委会开展大量服务工作。海西州电视台记者扎西措毛是随团医生蒋云香之女,得知老辈们重走青藏线的消息后,主动请求带团队参与,驱车110多公里提前到茶卡等候,抓紧时间搜集影像资料,在新老关角隧道、烈士陵园等现场,怀着敬仰之情含泪采访。她表示:“作为铁二代,能参加这次活动深感荣幸和自豪,力争用完美的影像资料回报大家,供收藏分享。”此次活动中,在宝鸡学兵联谊会会长魏凤琴的带领下,学兵八连的八位战友踊跃报名,他们既是参与者,更是热心服务者,在启动仪式与关角隧道主题活动中,以精彩表演与动听歌声为活动增添了独特风采。
回顾全程,感动无处不在。短短几天的欢聚与行程,难忘相逢时战友们的深情相拥,难忘烈士陵园里那感恩的一跪与沉痛祭奠;难忘老战友在猎猎红旗下同行的欢歌笑语,更难忘关角隧道前对那段关角情的感人追忆与重温。铁兵情、青藏情、关角情,在每位参与者心中充分释放与升华。这是一次战友们的青藏线圆梦之旅,更是铁兵与学兵襄渝情谊的延续与升华。让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回望往事、增进交流、深化情谊,愿铁兵与学兵的友谊天长地久,愿铁道兵精神永远传承发扬!
作者:杨明秀
1975年从青海乐都入伍。曾任47团1连文书,获营连嘉奖10次,1978年5月退伍。先后任乐都县下营公社党委秘书、青海汽车制造厂秘书、办公室主任、科长、处长等职。2000年调青海国投(厅级)任处长、监事会主席、纪委书记、机关党委书记等职(期间省委派任青海省路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纪委书记等职务)。2015年退休。
(谢谢国立军提供航拍照片;谢谢王珍战友参与修改)
编辑: 周健(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