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原创】铁道兵领导传略:吕正操

吕正操传略选自《功彪青史》。
 

铁道兵战友、书法家扈振衣题写标题。

 

        吕正操(1904-01~2009-10)

        吕正操,字必之,辽宁省海城县人,中共党员,1964年11月至1968年5月、1975年8月至1983年任铁道兵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

        1922年参加东北军,1923年考入东北讲武堂学习。1925年毕业后任张学良的副官、秘书,东北军第五十三军连长、营长,沈阳同泽俱乐部主任。1929年任东北军五十三军一一六师 十六旅参谋处处长。1932年任东北军一一六师六四七团团长。1936年9月,任东北军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总队长,同年12月12日参加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期间,多次聆听周恩来的教诲,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西安事变后,吕正操重返东北军六四七团任团长。1937年初,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吕正操率部接受改编,任新编东北军五十三军六九一团团长,同年5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0月吕正操率部开赴冀中,脱离东北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将六九一团改编为人民自卫军,任司令员,在冀中平原上竖起共产党抗日武装力量的大旗。1938年5月,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冀中军区司令员兼冀中行政公署主任,冀中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领导创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1940年秋,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组织部队发动破击正太路战役,对平汉路、北宁路、津浦路以及石德路、沧石路等进行广泛破击,毙伤日伪军1300多名,有效地阻止了平汉路敌人向正太路的增援;组织指挥任丘、河间、大城、肃宁地区战役,歼灭日伪军1500多名,粉碎了敌人在冀中中心地区建立统治的阴谋,为我军夺取百团大战全面胜利作出了贡献。1942年,在两个月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中,吕正操沉着果敢,率部作战272次,击毙、击伤日伪军11000多人,粉碎了冈村宁次的“铁壁合围”,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不仅取得反“扫荡”的重大胜利,而且在冀中创造了平原游击战争史上的奇迹。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以及京剧《平原作战》等,都为这一时期的斗争作了艺术上的诠释。在白洋淀地区,吕正操还发动组织了水上游击队雁翎队,在芦苇荡中与日军作战。毛泽东曾表扬他们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坚持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吕正操成为冀中老百姓心目中的传奇人物。1943年9月,吕正操任晋绥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和常委。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0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兼 西满军区司令员。1946年7月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东北铁路总局总局长、政治委员。1948年9月,任东北行政委员会铁道部部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1949年5月,任中央军委铁道部副部长兼铁道兵团副司令员。在此期间,特别是在辽沈战役中,由于铁路损毁严重,他带领东北行政委员会铁道部员工和支前群众紧急抢修抢运,在九天内把近10万大军和大量作战物资运送到前线,为保障辽沈战役的胜利,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起先后任中央人民政 府铁道部(1954年11月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兼任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副司令员,参与组织领导抗美援朝军事运输和建国初期的铁路恢复、规划和建设工作。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指挥铁路抢修和物资运输,指导部队创造了“先通后固、先易后难、确保重点、预有准备”等一系列特殊的抢修方法,提高了运输效率。抗美援朝结束后,他参与研究制定全国“一五”铁路建设规划,并参与领导建成拥有多项世界领先技术的武汉长江大桥,完成成渝、天兰、湘桂、兰新、宝成、鹰厦等一系列干、支线铁路工程建设任务。1958年10月,代理铁道部部长。1964年任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1965年1月,任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吕正操在负责铁道部全面工作期间,确定“以煤运为纲,大力支援农业,保证重点,全面安排”的运输工作方针以及“土洋并举,中小结合,固本简末,强干弱支”的铁路基建方针,把基建顺序改为一干线、二支线、三改造旧线。组织指挥了成昆、川黔、贵昆铁路和内燃机车大会战,对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防交通保障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大革命”中,吕正操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被关押7年之久。1975年8月重新工作后,任铁道兵政治委员、党委第二书记,两年后改任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在铁道兵任职期间,曾领导和组织指挥过京通、南疆、青藏等铁路修建及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工作。1988年离职休养。休息后,始终关注国家大事,除在军队及铁路建设这两个自己最关心的领域多有建言外,还对教育、经济、科技、新闻等多个领域都作过深入的调研,提出过重要建议。1991年5月,吕正操受中共中央委托,专程赴美国看望张学良将军,为改善两岸关系作出了贡献。吕正操一生酷爱打网球,从1956年 起,一直任全国网球协会主席,几十年来为推动我国网球运动 开展倾注了大量心血。1990年9月,获国际网联 “最高荣誉奖章”。

        吕正操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第一、二、 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二、三届常务委员,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一中全会任中央军委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2009年10月1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106岁。

        (吕连亭、樊鸿锡、刘贤福、刘忠杰、唐飞撰稿;梅梓祥选配图片)

        吕正操将军光辉战斗的一生
 

1955年,吕正操被授予上将军衔。

 


1959年9月15日,吕正操(右二)陪同毛泽东主席视察北京火车站。

 

        1990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张学良将军的侄女张闾衡(左一)。吕正操(右一)参加会见。
 

 

2005年8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戴河看望吕正操。
 

 

        1940年初,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负责人在河北涉县。左起:李达、聂荣臻、邓小平、刘伯承、吕正操、蔡树藩。

 

抗战时期的吕正操。
 

        1983年6月17日,吕正操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投票选举新一届政协组成人员。

 


1991年5月,吕正操受中共中央委托,专程赴美国看望张学良将军。

 

晚年的吕正操将军。

 

        1976年8月18日,铁道兵在北京召开命名大会,在京广铁路抗洪抢修中,铁道兵第1师4团1连被 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修模范连”光荣称号,铁道兵政治委员吕正操(左1)向1连授锦旗。

 

        1977年5月31日,铁道兵在北京举行命名大会,铁道兵司令员吴克华(左2)宣读中央军委授予在唐山抗震救灾抢修中两个突出连队荣誉称号的命令,在主席台上就座的还有铁道兵政治委员吕正操(左1)副政治委员訾修林(左3)以及地方有关领导同志。

 

1977年9月,铁道兵政治委员吕正操到南疆线视察。吕正操(左2)向第6师立功受奖人员祝贺。
 

 

吕正操回忆录。
 

吕正操为京九铁路题词。
 

 

人民日报刊发吕正操生平。



 

照片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