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年逾九秩铁道兵 静默庆生难可贵

  

  年逾九秩,人生少有;静默庆生,难能可贵。然而,原铁道兵第五师总工程师毛际武老人几十年来却演绎了一次又一次不声不息从容度过,静默庆生不事声张的传奇。

  2022年12月10日这天,欣逢是毛际武老人92岁的生日。在这之前,他象往年一样,提前向天南海北的家人、亲友和战友们提出了“四不”的规定:一是不走出家门,去酒店大操大办;二是不邀请亲朋好友;三是不收任何人送来的分文礼物;四是不大鱼大肉,讲排场比阔气,要保持和弘扬铁道兵艰苦风斗的优良传统。就这样,毛际武老人坚持几十年来,都是在“静悄悄”、“响当当”的铁道兵精神指引下,度过了他一个又一个愉快祥和、难得静默的华诞。



 

  (图为原铁道兵第五师总工程师毛际武老人在西安家中)

  毛际武老人是吉林省磐石市人,农历1930年冬月17日生人。1948年参加工作,74年的革命生涯,他历经过抗美援朝战争,参与过铁道兵多条铁路建设,1984年铁道兵改制前担任铁五师司令部总工程师。




 

(图为毛际武老人青年时代在铁道兵部队)




 

  (图为毛际武和爱人当年在部队时的留影)






(毛际武老人在抗美援朝期间的部分纪念章、军功章)



 

  (图为毛际武老人向铁道兵纪念馆捐赠的抗美援朝纪念章收藏证书)
 

  我认识这位92岁老人、富有74年传奇革命生涯、功勋卓著的毛际武老首长之前,其实我先认识了他的乘龙快婿张风华战友,他是1973年入伍的河北兵。此事追溯到45年前的1977年,那一年,我在新疆南疆线铁道兵第五师干部子女学校担任教师,因为铁五师1974年是从成昆线移防到新疆南疆线上的,后方的成昆线五师师部所在地的渡口留守处,仍有一大批干部家属和子女,毛际武老人的女婿张风华战友,那时正在四川渡口的铁五师子女学校也担任教师。几十年过去了,当有一年我们在陕西省人民政府大院初次邂逅,其他战友介绍我们相识后,因为同在铁五师部队政治部当过子校教师,又同为一个部队战友,这种“亦师亦友”的感情更为亲切。于是,我们之后的交往就更加密切、更为频繁了。

  张风华战友是我的老大哥,转业后一直在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由于他在部队打下的坚实基础,笔杆子相当了的,省上的许多政策性文件、领导讲话、调查研究、工作报告等,都出自他的手笔。我后来在部队子校从教师岗位上调整到了部队政治宣传机关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并且在这一行业一干就是40多年,因此,我们俩在亦师亦友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称谓,交成了“文友”。多年来,我们常常在一起赏析“作品”,相互点评,相互鼓励,相互交流。他和岳父母住在西安什么地方?他的老丈人什么时候过生日等这些“秘密”,对我来说,已经不叫秘密了,我也偶尔受邀拜访去他们家,顺便看望一下老首长夫妇。

  说来也巧,2020年12月初的某一天,张风华战友提前为老丈人写了一首长篇叙述诗被我发现了,这首诗让我非常感动,它的标题是——《老爷子 您是我们晚辈的榜样——献给90寿辰的岳父》,诗中写道:

  今天全家四代人欢聚一堂,

  今天这个时刻而且是如意吉祥,

  今天在这里为您老人家举办寿宴,

  我们首先共同祝福您: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身体安康!

  老爷子,您已经90岁高龄了,

  其实说老也不老,说长也不长,

  您还年轻呢,哪有一点老年人的模样?

  您的精气神还是那么饱满,

  您的声音还是那么洪亮,您的脚步还是那么矫健,

  您的笑声还是那么爽朗,你的思维还是那么敏捷,

  您的脸上总是挂着吉祥,

  您的爱心啊时时刻刻都在释放,

  这——就是您,一位90后老人的形象。

  张风华战友写自己岳父、铁道兵老首长的这篇长篇叙述诗歌,从黑土地出生成长,写到抗美援朝爬冰卧雪;从清川江铁桥上的每一段钢轨,每一颗道钉,每一个基桩,写到嫩江平原、松花江畔;从鹰厦线上立新功,写到成昆线上创奇迹。。。。。。将铁道兵老首长毛际武老人一生献给祖国山山水水、四面八方呈现的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如实地记录了老首长的荣耀和辉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也将永远不会忘记,铁道兵老首长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真正脊梁,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年轻一代!


  (图为毛际武老人女婿、原铁道兵第五师政治部干部子女学校教师张风华近影)



 

  (原铁道兵政治部干部子女学校教师张风华为岳父撰写的长篇叙述诗)



 

  (毛际武老人在西安家中为亲人们分享生日蛋糕)



 

  (图为本文作者王铭泽)

  作者简介:王铭泽,原铁道兵第五师干部子女学校教师,1978年之后一直在部队政治机关以及地方媒体从事新闻宣传工作40多年。


(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