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们能熟练地将时速控制在60公里后,我们改变了短途教练的行驶方向。早餐后,车队出发。向右转,坐标定在奎先达坂。
奎先达坂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阿拉沟乡辖区。据资料显示,阿拉沟公路奎先达坂风雪垭口海拔为3600多米。风雪垭口旁边的峭壁上白雪皑皑,终年不融化。
教练车队向奎先达坂方向行驶,一直上坡。由于高原缺氧,发动机进气不充分,混合气燃烧不完全,车辆动力下降。搓板路又将车辆惯性大打折扣,行驶缓慢。汽训队正好利用这种路况,训练学员们掌握加减挡的操作要领。学员们一挡起步,一直加到五档,再从五档减到一挡,循环往复。大部分学员都能按照两脚离合法操作,仍然有少数学员减挡时两脚不协调,离合器踏板与油门踏板配合不好,右手操作变速杆换挡的时机把握不准,弄得变速箱里的齿轮尖叫声不断。为了补齐这部分学员的短板,汽训队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补课。周日,学员们不休息,自带小马扎,在教练车旁集合。训练方法借鉴了正步走分解动作的要领,不断重复减挡两脚离合法动作。教练班长下达口令,分解动作、1,学员们做左脚踩下离合器踏板,右脚松开油门踏板,左手握方向盘,右手将变速杆推入空挡位置动作。口令2,学员们做左脚松开离合器踏板,右脚轻踩油门踏板(轰空油)动作。口令3,左脚踩下离合器踏板,右脚松开油门踏板,右手操纵变速杆完成换挡。口令4,左脚松开离合器踏板,右脚同时踩下油门踏板。也是四个行程,完成全套动作。当年,驾驶解放cA10B,采用两脚离合法加减挡是多年实践经验的结晶。新时代,汽车技术突飞猛进,操作更简单了,完全用不着像当年那么麻烦。至于仍然有个别学员跟不上节奏的情况,我给学员们讲了一个小故事。
罗家泉是汽车一连二排的老排长,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1965年入伍。参加了贵昆铁路,成昆铁路,长征专用铁路,南疆铁路的建设。因在四川省攀枝花市桐子林修建成昆铁路时患了严重的坐骨神经疾病,等待组织安排转业。他是吴声明老连长的徒弟,吴声明老连长调到后勤处运输股任助理员后,嘱咐我们要多关心照顾罗家泉老排长。战友们出车完成任务归队时,经常会将军用罐头等食品送给老排长补充营养。罗家泉老排长生长在长江边,织网捕鱼是一把好手。每当二排有前往焉耆回族自治县运蔬菜或者到博斯腾湖拉芦苇把子的任务,他就会带上自己编织的渔网同行。战友们去装蔬菜或者芦苇把子,他便去撒网捕鱼,常有收获。返回连队后,他挑较大的魚煮成清汤魚,其余的魚用油炸脆,香飘连队。他烹饪好魚后,告诉四班长王本贵,副班长舒文才,五班长王自成,副班长赵德泉,六班长张国军叫上战友们品尝鲜鱼美味。修理排的孙德权嗅到了魚香味,也常跑到二排蹭吃蹭喝。僧多粥少,老兵吃魚,新兵喝汤,大家都有份。同志们关心照顾罗家泉老排长,老排长同样关心战士们,官兵关系非常融洽。老排长还特别关心二排六班的李明仲战友,嘱咐我多教教他。李明仲1975年从四川省泸州市入伍,经1975届汽训队培训后分到汽车一连二排六班。他读书不多,说话直来直去,学开车才学会转弯。性格开朗,有话就说,不计效果,他们同年入伍的泸州战友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李大炮”。我带领他执行了几趟任务后,发现他减挡时两脚离合法不熟练。晚餐后,我叫上他去散步,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农村的孩子生活不容易,在部队能有机会学习汽车驾驶技术,机会难得。学习技术要精益求精,不能当半瓶子醋,技多不压身,回乡后发展机遇会多一些。之后,李明仲学习钻研技术的劲头更足了。我晚上查哨时,发现他躺在床上还手舞足蹈的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进步很快。再之后,我又将离合器摩擦片损坏后的应急本领——不用离合器,利用油门与车辆速度惯性熟练配合,直接加减挡的要领对他进行言传身教。1976年初,他完全可以放单飞了,老兵退伍后,他接手亥1——52112号车。汽车驾驶技术经过刻苦努力学习,进步会快一点。但是,要改变人的性格脾气却不容易。李明仲性急,耐心不够。冬天的早晨,他用喷灯烤油底壳稀释机油,发动车辆。喷灯油尽火灭,手摇柄还转不动曲轴。他没有耐心等待喷灯降温后再加注汽油,而是直接就拧开加油孔的盖加油,喷灯里的高温、高压产生的强大气流喷射出来,把他头上的皮帽吹飞了,脸颊严重烧伤。送到团卫生队处理好伤口后,我把自己保存的“安宁香芧油”涂到他的伤口上,伤口愈合得很快,且未留疤痕,非常神奇!
“安宁香茅油”是我们铁五师修建成昆铁路时,师医院及各团卫生队研制的一种中药,经临床验证的主要疗效有两个。一是治疗烧伤有特效,只要将“安宁香茅油”喷或者涂在烧伤创口上,消炎抗感染效果非常好,使用简单方便。二是治疗哮喘病和慢性支气管炎效果奇佳,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不易治愈,病人往往咳嗽不止,甚至呼吸困难。服用“安宁香茅油”胶囊后,病情明显好转。我入伍前,经常听到奶奶咳嗽,老人家的呼吸道疾病非常严重,长期治疗也未见好转,只有喝蜂蜜水缓解病情。我休假时,带回几瓶“安宁香芧油”让奶奶服用。第二年再回昆明休假时,看到奶奶呼吸道疾病已经缓解。奶奶说: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咳嗽了,精神也好多了。嘱咐我再带几瓶“安宁香芧油”回昆明,还有几位老年人也有呼吸道疾病,帮助他们,举手之劳。当时,部队转场到西昌修建“长征专用铁路”,在安宁河上游施工。团卫生队在泸沽制作“安宁香茅油”,我向英医生要了几瓶带回昆明,没有用完的保存到了现在。
三年新冠疫情期间,我和妻子注射了两针北京科兴疫苗后,口腔不适,没有打第三针疫苗,只坚持戴口罩。我找出了保存多年的“安宁香茅油”胶囊,刺破胶囊后,房间里充满了一种奇特的香茅草味道。味道虽然不好闻,我们却从未闻过。九十六岁高寿的老母亲未注射疫苗,也未阳。不知道是身体抵抗力强,还是“安宁香芧油”有特殊功效,只有天知道。
香茅草是制作“安宁香茅油”的原料,遍布安宁河谷。部队修建成昆铁路时,驻地在四川省攀枝花桐子林。团机关附近的小得石是安宁河汇入雅砻江的出口,安宁河两岸的香茅草取之不尽。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建成通车后,部队转场至西昌修建长征专用线。团机关和团卫生队驻地在泸沽,仓库和汽车连驻地在漫水湾。这里是安宁河的上游,香茅草遍布山岗,用之不竭。团卫生队的战友们回忆说:当年,他们割香茅草时汗流浃背,非常辛苦。但是,只要想到自己是在用实际行动落实毛主席的“六二六卫生指示”时,就会干劲倍增。无论是男兵,还是女兵,都没有叫苦叫累的。
“安宁香茅油”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主要是采用蒸馏工艺。在西安与老战友卢仕超、支娅玲夫妻俩聊天时,支娅玲战友说:她们卫生队当年在泸沽制作“安宁香茅油”的容器天大地大,二十四小时不停的烧火蒸制,再把蒸馏出来的液体提炼成精油,最后制成胶囊装瓶。如此特殊的中成药,制作工艺流程却这般简单,不可思议。我妻子是昆中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熟悉中药材的药理及制作工艺,也发表了意见。她说:中药材炮制后,药效会更好,打粉加蜂蜜制成丸药,口感更好,经济效益定会倍增。
围绕主题叙事,说得不多。说战友,讲部队,写了不少。部队情,战友谊难以割舍,不吐不快。似乎有点跑题,感觉也未跑多远,下篇接着说。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