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观看有关冰雕艺术的节目,其晶莹锡透的美丽,毫无瑕疵的洁白,以及各类优美的造型,体现了极高的设计水平和雕刻艺术,令人赞不绝口,过目难忘。
当看到人物造型的冰雕时,突然间,战争年代和创业时期的许多英雄人物的活人冰雕形象,也象电影一样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而且形象越来越高大,画面越来越清晰,他(她)们英气逼人,撼天震地,令人振奋,令人泪奔。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伟大的祖国已经改天换地,英雄的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现摘取几段冰雕英雄的故事,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 一)、青藏铁路上的冰雕汽车兵
青藏铁路是举世瞩目的"天路"工程,地处高原,缺氧极寒,堪称生命禁区。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英雄的铁道兵将士开赴沿线,展开了一期工程的施工大会战,他们战风雪、斗严寒,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
尤其是关角隧道地段的工程更是艰苦卓绝,惊天地 泣鬼神。全线控制咽喉,世界第一高隧。地质破碎,涌水量大,严重缺氧,大小塌方共发生了130余起。其中的一次大塌方,使127名官兵深埋洞中,从中央到地方紧急动员,周恩来总理指示全力抢救。上下一心,拼死奋斗,最后全部安全脱险,谱写了一曲军民奋战抢塌方的英雄凯歌。
行驶在青藏高原上的汽车兵
但是,在施工期间仍有近50名战士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青藏铁路。汽车司机何付海、关全荣就是其中的冰雕英雄,他们是在给关角隧道拉煤的路上光荣牺牲的。
关角隧道的原煤供应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木里山上,来回近400公里,且道路崎岖不平、山高坡徒、搓板泥泞、弯急坑深、险象环生,"车行百米、人颠千回","到了木里山、眼泪擦不干"。
尤其是到了冬天,零下40多度,沿途无人烟、无食宿,无奈只能冰块解渴、冻饼充饥,没日没夜、雪雨兼程,冻、饿、渴、累、险,时刻考验着每个人的意志。
何付海同志是在汽车拉煤途中,汽车抛锚,被困深山,他为保护汽车发动机,放空了水箱里的水,把自己的皮大衣盖在了发动机上,当救援人员赶到后,他已经被冻成了冰雕,而皮大衣也与发动机冻在了一起,救援人员无不放声痛哭,国家财产保住了,而他却变成了永恒的冰雕。
还有汽车连副排长关全荣烈士,他结婚后三天就归队,为确保部队温暖过年,他除夕前主动要求去木里拉煤,因道路结冰,汽车翻车而不幸牺牲,尸体运回时人已冻成了冰雕。但他们都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青藏铁路艰苦卓绝,铁兵精神永放光芒。
(二)、长征路上的冰雕红军将士
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的宣传队、宣言书和播种机,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也是生命承受压力的极限。爬雪山、过草地更是生死考验和艰难困苦的代名词。
红军长征路上的爬雪山雕像
在大雪纷飞的雪山上,身穿红色毛衣的15岁的女卫生员,唱着歌,打着快板,为战士们加油鼓劲儿,她的歌声穿风雪、驱严寒,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小太阳"。但后来她把毛衣让给伤病的战士,自己却被冻成了冰雕,永远留在了雪山上。毛主席、周副主席、朱老总等中央领导都眼含热泪,为她送上了崇高的敬礼,这虽然是电视剧中的一个镜头,但这尊冰雕形象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实际上在雪山途中,不少红军战士饥寒交迫,劳累疲倦,经常一头倒下去永远也不会再起来。有位战士坐在路边,走近一看已冻成冰雕,早已经没有了呼吸,但却军容整洁、宛然如生。过了些时日,部队再次经过,看到他仍然坐着,但衣服已被风雪撕成了碎片,令人泪奔。这样的冰雕沿途不知留下了多少尊。
最为感人的还有被冻死的军需处长。行军中,一位将军发现前方围着一群人,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衣衫单薄的老兵坐在地上已经被冻死,但手还指着前方。
将军生气的命令快把军需处长找来,要问他为什么不给这位同志多发点衣服。可是大家都没有动,并报告将军,被冻成冰雕的人就是军需处长。他掌管着物资,供应给了别人,自己却被活活冻死。
令将军感到无比敬佩和悲伤,他长时间的默哀并送上最崇高的敬意。这就是我们英雄的红军官兵,这些活生生的冰雕象丰碑一样永远屹立在天地之间。
(三)、《冰山上的来客》中的冰雕解放军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一个镜头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驻守在帕米尔高原的解放军某部,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与隐藏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国民党特务和残留匪徒展开了惊心动魄的生死博斗。
他们不怕高原缺氧和风雪严寒,坚守在祖国的边防线上,保卫着祖国西部边疆和人民群众的安宁。
然而天有不测的风云,突然而至的暴风雪袭击了高山上的边防哨所,又遇雪崩封山,当扬排长和战友们赶到救援时,眼前的一幕无不令人震惊,一班长和另外一位战士已经被冻成了冰雕,但仍然手握钢枪,巍然屹立在哨位上,顶天立地,催人泪下。随着荡气回肠的《怀念战友》音乐的响起,更是令人泪奔如雨,热血沸腾。
这虽然只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一个片段,但确为真人真事。该片导演当年采风时了解到了这个真实故事,溶入影片,所以情节特别感人。
在当时那个英雄奔出的年代,人人学英雄、当英雄,这样的画面也永远刻在了人们的心底,冰雕英雄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冰山上的来客》也成了最受欢迎的优秀影片,其中的电影插曲《怀念战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也成了久唱不衰的经典。
(四)、死鹰岭上的冰雕英雄连
朝鲜战场上的冰雕英雄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战争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打响,九兵团从祖国南方紧急调往前线,他们衣着单薄,缺吃少药,装备落后,困难重重。偏偏又碰上了朝鲜50年一遇的极寒天气,气温下降至零下四十度左右,滴水成冰。
他们的任务就是固守死鹰岭,不能放过企图逃跑的敌人。死鹰岭,可怕的地名,冰雪连天,寒气逼人,连老鹰飞过也会九死一生。
我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为了完成阻击任务,爬在冰天雪地里,几乎一动不动地潜伏了三天三夜。饿了就吃几口冻成冰块的土豆,有时甚止一天连一个土豆都吃不上。饥渴难耐时就抓几把雪放入口中。有的人冻掉了耳朵掉在了地上,竟然毫无知觉。还有的人屎尿都拉在裤子里⋯⋯。然而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决对服从命令,誓死保家卫国,坚决消灭敌人。
战士宋阿毛在遗书中写道:"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那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烈士宋阿毛的遗书
他们至死都手握钢枪;他们至死都保持着战斗的姿态;他们至死都没有放弃保家卫国的凌厉;他们至死都热血喷火;他们至死都怒目对敌。他们象神一样地屹立在天地之间,使大鬼小鬼们望而生畏、魂飞魄散。
11月28日,溃败的美军赶到后,发现成排的志愿军战士举枪瞄准,手握手榴弹,保持着随时开火的战斗姿势。
绝望的敌人迟疑片刻后,几个大胆的美军慢慢爬上去,发现竟是大片的活人冰雕,129名战士已经全部壮烈牺牲。为了怕暴露目标,他们一动不动的府卧在阵地上,宁可冻死,也没有一个人站立起来活动、取暖。
有一个美军士兵想取下志愿军战士手中的钢枪,结果掰断了他的三根手指头方才得逞。美军指挥官大为震惊,他带头甩帽,向这群令人可敬的对手,向全体冰雕战士致以崇高的敬礼。这样的军人太伟大了,这样的军队太可怕了,这样的活人冰雕震撼了全世界。任何强大的敌人也都会令其心惊胆颤,精神崩溃,无心再战。
据说彭德怀元帅闻讯后失声痛哭。英雄的战士永垂不朽,这样的军队天下无双,正义的战争无往不胜。129尊活人冰雕永远屹立在了朝鲜的长津湖畔,永远活在了中朝人民的心里。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为伟大祖国典定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坚强基石,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了他们的初心, 要时刻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永远奋斗。
冰雕精神无与伦比,
英雄烈士天地屹立。
为了理想奋斗不息,
不忘初心再创奇迹。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二0二一年十二月于西安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