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讴歌铁道兵,踔厉奋发新时代
----写在铁道兵成立75周年暨兵改工39周年到来之际
在热烈庆祝铁道兵成立75周年暨兵改工39周年到来之际,我们满怀豪情,思绪万千,激情澎湃,热情讴歌,功勋卓著,彪炳史册的铁道兵。铁道兵的历史虽已尘封了39年了,但铸就的灿烂辉煌的丰功伟绩,将千秋万代,永世留芳。铁道兵铸就的五种精神,将薪火相传,昭世千秋。
铁道兵诞生在炮火纷飞的一九四八年的东北战场,一九八四年为响应党和祖国的召唤,集体改工并入铁道部,走过了艰难而又辉煌的三十五年的历程。
在铁道兵成立三十周年之际,叶剑英元帅挥毫泼墨:“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给予了铁道兵崇高的赞誉。
从东北森林密布的大小兴安岭,到西南崇山峻岭的云贵川高原;从波涛滚滚的东海之滨到大西北的茫茫戈壁;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到处都留下了铁道兵的光辉足迹。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制胜”是对铁道兵的名副其实的特别褒奖。解放战争“大军打到哪,铁路修到哪里”,为捣毁蒋家王朝敲响了丧钟;抗美援朝“打不烂,炸不垮的钢铁运输线”打败了美帝国主义侵略战争,谱写了一曲国际主义的赞歌。和平建设时期,秉承“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的企业精神,拼击风浪,勇立潮头,屡建战功,声名显赫。现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实力、最具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
热情讴歌铁道兵,踔厉奋发新时代。回顾历史,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信心百倍。我们既不能忘记历史,更要与时俱进续写历史,让铁道兵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永垂青史。因此,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时代在呼唤着铁道兵精神,铁道兵精神不能丢,铁道兵本色不能忘”。尤其是当年铁道兵部队传承下来的中国铁建系统的建筑施工单位更要继承和发扬铁道兵传承下来的五种精神:
一是要发扬光大“舍生忘死,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当年的铁道兵有一句口头禅:“献了青春献儿孙,献了儿孙献人生”。为了建设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如今的铁建人,要秉承铁道兵精神,为了装点祖国的大好河山,只要是祖国建设的需要,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无论是天南地北,还是海角天涯;无论是崇山峻岭,还是雪域高原;义无反顾,安营扎寨,工程项目建在那里,把家就安在那里,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忘我工作,无私奉献。
二是要发扬光大“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创业精神。当年的铁道兵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以“热血横扫漫天雪,汗水化透千年冰”的英雄气概,手推肩扛,用汗水和鲜血,逢山凿路,遇水架桥,功勋卓著,彪炳史册。如今的铁建人,要秉承铁道兵精神,用满腔热血,赤诚之心,报国之志,时刻听从党和祖国的召唤,工作热情高,干劲大,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业绩回报祖国。
三是要发扬光大“志在四方,四海为家”的敬业精神。当年的铁道兵四海为家,一顶帐篷把根扎。“冬天像冰库,夏天像蒸笼”,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度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如今的铁建人,要始终不渝秉承铁道兵的光荣传统和作风,足迹踏遍祖国的三山五岳,无论是灯红酒绿的闹市区,还是交通堵塞偏远山区,到处都是铁建人的身影,所到之处,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公路、铁路不断向前延伸……这就是铁建人忠于职守的敬业情操。
四是要发扬光大“一往无前,冲锋陷阵”坚韧不拔的精神。坚韧不是天籁神助,不是倾力一搏;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信仰的笃行,是向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登,是孜孜以求的延续,是人生奋斗目标的接力,矢志不移,坚韧不拔。所有这一切的一切,正是对当年的铁道兵战士无尚荣光的真实写照。我们要学习铁道兵:“对待艰难有不折不扣的坚持,对待享受有超脱安然的放弃,对待名义有心如止水的淡泊,对待工作有精益求精的精细”。在工作危难的时刻,“拿得起,放得下,冲得上,抵得住,一往无前,冲锋陷阵”。
五是要发扬光大“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当年的铁道兵广泛进行“两不怕”教育,军营内外广泛流传:“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的口号。我们要把“两不怕”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以苦为荣,吃苦耐劳,冲锋在前,享受在后,以敢为人先,拼搏奉献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为彪炳史册的铁道兵历史增光添彩。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发扬光大铁道兵“五种精神”,赓续铁道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制胜”及“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盛世乾坤,朗朗华夏。绿色军装虽已脱,军人本色永不丢,豪情壮志永不减,铁军精神代代传。铁道兵的身影虽然离我们远去,但铸就的辉煌历史,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式现代化挥洒汗水,再立新功。
2023年7月20日于山东日照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