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是一首未完的诗,一幅待绘的画,它充满了无尽的想象与可能。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青春都曾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心,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希望。在学校,我们都努力学习,能获得一张奖状就感到万分荣幸无比骄傲和自豪。我们渴望用知识的力量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未来。理想归理想,而我们这代人所处的那个特殊的年代——文化大革命,将每个人的梦想撞击得粉碎,社会的动荡,老百姓的贫穷,使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温饱而努力活着。
出了校门的我们,踏入了社会这个广阔的大舞台。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选择。我选择了部队,那个能够锻炼意志与毅力的地方。在部队的日子里,我经历了与地方社会大不相同的另一个世界。期间,流过无数的汗水,也流过伤心的泪水。这些都增加了我的阅历,丰富了我的见闻,有些事情牢牢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那些日子虽然辛苦,但却让我认识了千面人性。很久以后,我终于理解了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苦难是一种财富”那句话。我明白了,资金是一种经济财富,而苦难、贫穷、阅历则是种文学财富,是文学财富的积累过程。
青春的脚步总是匆匆,转眼间我从部队大门出来又踏入了地方社会的大门。同样的为了生存,我不得不放弃在部队养成的写作习惯。而地方社会的复杂与多变,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九死一生,更丰富了我的阅历,更增加了我的见闻。同样,为了使家庭成员能够更好地生活在这个社会,我照样必须努力工作,努力打拼,渴望在社会的大舞台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我遭遇过许多挫折失败。而正是这些成功、失败、挫折、胜利,更加丰富了我的阅历,丰富了我的文学财库。虽然没有及时记录在案(文案之意)可是这些文学财富,文学素材已经深深地存入了我的大脑文学之库。几十年来,它们在我的脑海里十分活跃,总想跑出来,总想跃然纸上。
如今,岁月的刀刃已在我的脸上无情地刻下了痕迹,青春的脚步早已经渐行渐远远。然而,那些深深钻进我脑海里的“小鸟”终于不甘寂寞,就要飞出来了!
2022年8月28日。我终于坐下来了。这一坐就不可收拾了,积累了几十年的东西,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全都跃然纸上了。粗略算了一下,我也感到震惊,竟然超过五十五万字。也许,这就是厚积薄发吧。给那两本书起个什么名字,我也是很费了一番脑子。“孩子”生下来了,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名字,这是十分遗憾的事情。最后决定用《夕阳语迟》比较合适,夕阳代表我已年近古稀,语迟是表明我动手写作已经太晚了。

我知道自己的文学功底很薄,文章里面经常有许多错白字出现因此,需要不断学习。假如能有贾平凹那样的机会,青春时代去大学深造一番,那么我的文学之路就会大不一样。
如今,早年存进脑海里的东西已经出现在《夕阳语迟》上下册中了,这也算了却了我渴望已久的心愿。可是,许多新的素材,新的文章雏形又出现了,我仍然想把它们写出来,并且希望比以前写得好一些,这样的念头总是在脑海出现,大概这也算上进心吧。
如果用青春时代的上进心来比较,我的上进心却从未老去。我仍然热爱着写作,渴望着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点滴,去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每当夜深人静睡不着觉的时候,我都会打开手机里的日记功能,让思绪在手指尖流淌。我喜欢那种将内心的情感与思考转化为文字的感觉,特别是有灵感的时候,不写出来,就睡不着觉,有时候一写到天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有些东西不随时写出来,马上就忘了。
写作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去观察生活,如何去理解人生,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通过写作,我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我的文章里,有对过去的回忆,有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我希望我的文章能够让家人感到骄傲,能够让朋友们感兴趣。能够得到文学社会的认可。
年纪大了,但我并不服老。老了写出的文章也许才更贴近生活。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梦,只要笔耕不辍,就能够继续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我希望我的文字能够像一面镜子,让读者看到自己的影子,引起读者朋友的共鸣。也许,这也算是上进心吧。所以,我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定为《我心依旧》。
作者:范顺成(于2024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