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智明等:鲜血铸就铁道线【原创】
编者的话:
好端端一个好小伙,施工中被滚动的巨石压断右腿,造成高位截肢。这是铁道兵常见的事儿。
不幸之中的幸运,铁道兵这个集体的关怀始终伴随着伤者成细金。
为抢救成细金,战友们争相献血。
成细金未婚妻来队,思想波动大,连队领导和战友劝导促成婚姻。
为安置成细金的工作,部队2次派人赴他家乡,与民政部门协商,妥善解决。
至今,依然有战友探望成细金。
成细金身残志坚,经营服装,过着小康生活;晚年含饴弄孙,美满幸福。
这是一个铁道兵战士自强不息的故事。
鲜血铸就铁道线
徐智明、刘俊勇、刘景清
1973年,铁道兵53团2连,跟随大部队,从陕西安康襄渝线,转战到建设沙通(北京沙城至内蒙通辽)铁路线,与兄弟连担负河北省滦平县虎什哈段全长625米的四号遂道开凿施工任务。
那个年代开凿遂道,最先进的机械设备只有鼓风机和手持风枪钻。运土石碴,扎钢筋,浇筑水泥等施工,全靠人工。经过两年多艰难奋斗,四号遂道于1975年底贯通。根据上级部署,我们2连由打隧道转入清理护坡、砌挡土墙、修筑路基和回填土等施工。施工连队长期与雷管炸药和泥土石块打交道。七十年代,铁道兵施工防护设备简陋,施工环境危险因素多,随时都可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我连在修建襄渝线的施工中,就曾经因隧道塌方,时任连副指导员余金炉,被石块砸断腿,尽管没截肢,但留下了行动不便后患。然而,为了完成任务,战士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只要一声令下,明知有危险,也毫不畏惧,坚决完成任务。1976年4月份的一天,连队在施工中,又发生一次人员重伤事故。在排长李遵坤、李方柱,副排长邱观妹带领下,执行虎什哈四号隧道出口刷边坡施工任务。当战士们正干的热火朝天,一块巨石突然从山坡上,向正在埋头干活的战士们滚来。成细金、蓝善广等三位战士,躲闪不及被石块砸倒。事故突然发生,排长李遵坤一边火速组织大家施救受伤人员,一边派出部分战士爬上石块滚落的上方,查看处置松动的石块,以免下方施救人员再次受到伤害。当大家撬开压在战友身上的石块,三人的伤情,让战友们震惊。其中,成细金的伤势最重,石块砸断了他的右大腿骨折,血流不止,昏迷不醒。蓝善广腰部受伤。另一个战士受轻伤。看到这个场面,战友们心急如焚,为战友负伤揪心,有的战友难过的流下了眼泪。当时条件艰苦,连队没有配备车辆。连长姜怀仁及时组织战士接力跑步将三名伤员抬到团卫生队抢救。指导员王年威及时向营首长汇报了事故情况。由于成细金失血太多,伤势严重,在处于昏迷状态下,就被紧急转送到驻扎在虎什哈四道河的铁道兵11师医院二所抢救治疗。根据成细金失血过多、需要大量输血的伤情,我连战士响应连领导号召,踊跃报名献血。为了保证血液供应,团首长命令新训1连火速组织战士献血(当时新兵训练1连驻扎在虎什哈潮河大桥下,距离师医院二所较近,都是江西鄱阳入伍的新兵)。连长周绍宜奉命带领全连战士,跑步奔赴师医院二所,积极加入到了输血队伍中。徐智明还记得,战友们献的是0型血。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战友们的无私奉献和师医院二所几天的抢救下,成细金终于苏醒了。此时,他还向前来看望他的邱观妹副排长询问在事故中是否还有别的战友受重伤。邱观妹副排长含泪把实情说明后,他才安下心来。经过长时间治疗,成细金转危为安。但因右大腿粉碎性骨折,伤势过重,进行了高位截肢治疗。成细金的致残,让战友们为他今后的生活工作很担忧。1977 年,成细金的未婚妻来到连队,看到他的这种致残状况,心情非常难过,思想波动大。经过领导和战友们反复劝导,才终于促成了他们的婚姻大事。
1977年,组织上决定成细金退伍,并指派时任2连副连长赵洪彬和管理排副排长翟中彩,前往广东省英德县民政部门联系安置。为了进一步落实成细金的安置事宜,团领导于1980年又安排原2连指导员、时任团仓库连指导员刘景清,前往英德与县政府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安置成细金的遗留问题。2018年,刘景清和赵军夫妇,借从沈阳回湖南郴州老家探亲之际,前往广东省清远市看望成细金等原英德藉战友。地方政府十分关怀伤残退伍军人的生活待遇。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成细金的抚恤金,从八十年代每月十几元,逐步增加到现在加上养老金每月八千多元。按照当时的政策,成细金致残评定为二级,右腿安装假肢。现在,地方政府提高了到一级,并赠送电动三轮车一台。成细金妻子许路带,是一位命运面前不低头的优秀军嫂。
八十年代开始,她经商买卖服装。几十年来,成细金戴着假肢,柱着拐杖,支持妻子艰难创业。从农村走家窜户卖服装,一直把生意做到了清远市。从几十元资本,挣到上百万元。在清远市购置了一百多平米的电梯住房。全家落户清远市。儿女已成家立业。现在,成细金每天开着电动车接送三个孙子上学。成细金对前来看望他的战友刘景清、赵军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战友们为致残战友成细金有个幸福晚年而宽慰。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