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回忆录之47——拉歌(上)

  

 

回忆录之47——拉歌(上) 

  

  80年铁道兵政治部下发的政治工作简报

 

  七十年代,我丰华正茂,多次参加接兵和训兵。每批兵员少则数百人,多则上千人。兵员到单位后,编入新兵连,再将新兵连组建成新兵团。

  接兵和训兵工作,是把新兵从老百姓转变成“军人”的改造时期,新兵思想复杂、问题多、工作量大、紧张辛苦、是个苦差事,不少人厌烦。可我却时时被接兵和训兵工作中的热闹、紧张、壮观场面吸引、感染。非常乐意干这项工作。比如拉歌吧,那场面就打动着我,够感人的。

  每次新兵团开大会、会操或看电影或看演出前集中时,就出现拉歌的场面了。特别要有几个连队相互顶上牛,争得不相上下时,简直要比看一场好节目还热闹。
 

  78年九师司令部、政治部下发的文件
 

  当部队进场,屁股刚坐在小凳上,场上就响起了歌声,这往往是拉歌的序幕。按惯例,各连要自己先唱一支歌后,才有资格开始互相拉歌。因此,这时的歌声虽然听起来响亮,但比较平和,因为谁都知道,应该把力量用在最紧张、激烈的对抗阶段。而这时各连的带队干部也都在侧耳聆听着兄弟单位的歌声,以便选择本连进攻对象。如果那个连队露尖,马上会引起“声讨”,成为进攻的目标。

  就说1975年在大连金州三里村训兵一次拉歌吧。果然,第一轮歌声还未平息,一连指导员就站起来喊道:“欢迎四连来一个好不好?”

  “好!”一连全体干部战士齐声喊道。

  一连的兵都是从城市里挑选的,文化素质比较高,天赋也好,加之心齐志壮,每次集合前拉歌,他们都是捷报频传,对于这一点,其他连队都颇不服气。而其他几个唱歌实力较强的连队,更是不断地厉兵秣马。决心在机会到来时将它压下去。面对这种危险,一连当然是万分警惕。所以今天一开场,就先点着实力最强的四连叫号。因为只有把四连压住,其他连队都不在话下了。这个战术叫“先发制人”。可四连是好欺负的吗?干部早在接兵时,就一个个进行筛选敲定的,然后一个班一个班对抗赛歌,再逐个在全连面前唱歌,啥时候唱得脸不红了,心不慌了,声音亮了才准入列。新兵团张贵洪团长说过:“四连唱歌象打雷,想和这样的连队面糊,没门!”你看:四连指挥唱歌的二排长忽地一声站起来,劈头就吆喝开了。

  一连的啊……

  来一个呀!四连的新战士齐声应和。

  ……

  好戏开场了。随着两雄的交锋,各连都找自己的对象开战了,霎时间场上歌声、掌声、拉歌的号子声响成一片。

  二连的呀——来一个呀!

  八连今天是老头子吃柿子——拣软的捏了。二连今天集合是从几里外徒步跑来的,全身均被汗水打湿了。由于路上消耗体力比较大,现在唱歌声远不够响亮,也有些不齐,明显处于劣势,第一回就被八连压住了。连唱两支歌,待唱第三支歌未完时,八连又喊上了:

  “二连唱得好不好?”

  “好!”

  “再来一个要不要?”

  “要!”

  “呱叽呱叽!!”

  “啪啪啪!!!啪啪!!啪!”响起了有节奏的掌声。

  在八连连续进攻下,二连只得又唱了一支,但声音小了许多。

  “八连依仗离新兵团部近,体力没怎么消耗,有优势,欺人太甚!我们为二连打抱不平。”刚好三连就坐在部队的正中位置,便对他们指导员喊道:快搞统一战线……可二连指导员没有理睬他们,领着全连向八连反击:

  “八连的呀……”

  “来一个呀!”

  八连的战士们更是挺着胸脯拔愣着头,敞开喉咙高声喊着,一个个脖子上都暴了青筋。这时候,就是其他连队来支援二连,二连他们也不会高兴,因为那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歌声是连队荣誉,是干部带兵水平能力的外露。应该像爱护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

  这时,张团长进场了,他向来是“攻强扶弱”的。当他还在场边上,就亮开洪钟般的嗓门叫道:“二连咋的啦?”说着走到二连面前,挽起胳膊袖,大手掌一挥,都直起腰来,抬起头,听我的:

  “八连的呀……

  来一个呀!”“来一个呀!”

  “来一个!”“八连的!”

  “呱叽呱叽!呱叽!”

  “啪啪啪!!!啪啪啪!!!啪!”

  团长带头进攻,二连新兵嘴上像加了扩音器,嗓门陡然提高了数倍,一个反冲锋压住了八连,八连只得退却,唱了一支《我为人民扛起枪》,还未等八连唱完,二连也接着唱起了这支歌,这回唱得比八连更整齐,更响亮。

  歌声,是士气的影子,是连队的门面。

  一个唱歌软不邋遢,锣齐鼓不齐的连队,能有战斗力吗?
 

  70年铁道兵报下发的通讯集
 

  2023.12.11于科尔沁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