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中国铁建成立75周年暨兵改工40周年庆祝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大会发布了中国铁建首批十大精神,集中彰显了75年来铁道兵和中国铁建的伟大奋斗、伟大创造,将始终鼓舞和激励一代代铁建人赓续血脉、奋勇前进。“十大精神”中,排列第一大精神是“铁道兵精神”。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谱系,就是从同一个源头生成,繁衍扩展,形成的一个庞大系统。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在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这个同根同源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庞大系统和完整体系,集中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道德品质、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是党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概括。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伟大建党精神是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党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征程的起点,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开篇。在百年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一系列伟大成就,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铸就了红船精神、雨花英烈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古田会议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铸就了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劳模精神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就了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对中国共产党精神形态概括数量上的爆发性增长,加快了构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大厦的步伐。铸就了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丝路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源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活水”涌流,是中国共产党在完成不同历史任务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表现。
各种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升华,建党之后形成的各种精神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内核在不同历史时期、历史环境下的具体体现。伟大的建党精神是铁道兵精神之源,铁道兵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铁道兵精神都可以在建党精神中找到底色与痕迹。
在伟大建党精神指引下,铁道兵精神形成的主要元素来自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铁道兵精神元素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其文化体系对中国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影响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理念,如《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品格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传承与发展,是永不枯竭的精神资源,千百年来一直滋润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一代一代的铁道兵指战员从小就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孕育了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家国情怀。树有根,水有源。在铁道兵成立之前就有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和铁道兵成立不久并参加践行的抗美援朝精神。回望历史,作为铁道兵指战员所在部队早期参加革命者,铁路纵队的兵员来自铁路工人、成建制的其他部队,以及少量的征招入伍新兵;军官多数是出自野战部队干部,这些指挥员中,有很多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正是这些老红军,用长征精神带领出声名赫赫的铁道纵队,可以说这是根正苗红,家传深厚。之后,不断地被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综合精神滋润与营养,铁道兵精神显得更加壮实和饱满,一支有精神的部队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部队,是不可战胜的部队,以致成为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名牌铁军。这些铁道兵精神从源头积小而成大,如同长江汇溪流成就自己的澎湃,源远流长,经久不息。
第二,铁道兵精神元素从参加解放战争中来。受红色基因和文化影响,铁道兵从解放战争时期组建到发展壮大起来的每个历史时段都有历史的烙印,比如铁道兵前身护路队、铁路纵队战士,凭借着对新中国的强烈期盼,使得他们能够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保持高昂的斗志与激情,勇猛顽强视死如归,将自己的汗水与热血毫无保留地挥洒出来与敌人进行搏杀与较量,切实做到了“野战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的血性承诺。铁道兵组建初期的主要任务是担负着东北地区约5000公里铁路的护路任务,如执行保护铁路运输安全和协助接管铁路等。铁道兵一手拿着枪,一手拿着工具,敌人来了拿枪打,敌人退了修铁路,把战争补给及时运到前线。从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到淮海战役,铁道兵为解放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著贡献。铁道兵精神深刻展现着顽强斗争、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这一诞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精神品质伴随着时代而不断发展。
第三,铁道兵精神元素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中来。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习近平总结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里包含着参加抗美援朝的铁道兵团在内,参战中铁道兵团的兵力配置增加到10个师又1个团,铁道抢修部队4个师1个团,即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和直属桥梁团;铁道兵新建部队6个师,即铁道工程第五师、第六师、第七师、第九师、第十师、第十一师。烽火岁月里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用鲜血和生命构筑了一条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铁道兵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侵略者打回到朝鲜板门店谈判桌上签订停战协议后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铁道兵团回国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征战人从里到外透射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光芒,从此注入的抗美援朝精神成为铁道兵的铁血基因,如以铁道兵第二师、第十三师、第一师的二团、第十二师的五十八团为主组建的中国后勤部队第一支队和第六支队,在援越抗美中正是有抗美援朝精神这碗老酒壮行,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国度面对同一个敌人,再次创造了现代战争中军事运输的奇迹。
第四,铁道兵精神元素从参加祖国建设中来。整个铁道兵部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参加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国家第一至第六个五年计划的铁路建设。即使在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没有停止过修路架桥。铁道兵战士牢固树立劳动为荣、艰苦为荣、当铁道兵为荣的“三荣”价值观,“一顶帐篷四海为家,一双铁脚走遍天涯”,“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汗水融化千层岩,风枪打通万重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作风,从大小兴安岭到五指山下,从内蒙古草原到金沙江畔,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长城内外到天山南北,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条件多么恶劣,在机械化程度普遍不高的情况下,精心设计,精心施工,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沐雨栉风、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直至流血牺牲,在平原、高原、山区、荒野、沙漠、盐湖、溶洞、高寒禁区等严酷条件下,征服无数悬崖峭壁,闯过道道急流险滩,战胜了千难万险,建起了移山填海的鹰厦铁路,河西走廊的包兰铁路,高寒林区的嫩林铁路,穿越“地质博物馆”的贵昆、成昆铁路,秦巴变通途的襄渝铁路,雪山高原的青藏铁路,跨越天山的南疆铁路,长城脚下的京通铁路,太行山麓的京原铁路,运煤通道的兖石铁路,中国第一条地下铁道北京地下铁道,等等,在中国的版图上铺就出四通八达的“钢铁经纬线”。据统计,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铁道兵部队在战争条件下,共抢修铁路3600多公里,抢建铁路690多公里、战备公路430多公里。在和平时期的1954到1983年,先后修建了52条国字号的铁路干线和北京地铁1、2号线等,共计12593公里,约占全国同期新建铁路总数的1/3。其中,修建的桥梁总长度为420公里,修建的隧道总长900公里,完成的土石方量总和达8亿立方米。铁道兵还担负的国防工程,主要有酒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核试验基地的铁路线、战备公路、飞机洞库等项目。还参加修建中(国)尼(泊尔)公路,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天津引滦入津等国计民生工程。还在京广、宝成铁路的抗洪抢修、唐山地区地震的铁路抗震抢修、江河防汛、森林灭火、草原清雪开道等紧急抢险救灾中,发挥了突击队作用。筑起一条又一条钢铁大道,建起了铁路史上罕见的宏伟工程。在35年光辉岁月里,铁道兵缔造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铁道兵参加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其精神的发展更具有时代印记和兵种特征。联合国于1984年将象征人类伟大工程的成昆铁路牙雕模型与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带回的岩石、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模型评为特等奖。一个主体属于土木工程的成昆铁路,与美国阿波罗登月、苏联释放第一颗人造卫星并称为人类战胜大自然的惊世创举。成昆铁路被联合国称为“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
第五,铁道兵精神元素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指示、题词中来。铁道兵作为国家和平的保卫者,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党和国家及军队的统帅、领袖十分重视、关心队伍的发展、建设。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为铁道兵题词,接见铁道兵的领导、英模及指战员,视察铁道兵承建的工程,累计多达百次以上。其中,毛主席接见铁道兵11次以上,周总理接见铁道兵17次以上,邓小平接见铁道兵10次以上。1949年8月,毛泽东主席为铁道兵团《铁军报》题写报头,创刊于1948年10月15日的《铁军》报,8月13起报名改为《铁军报》。1953年12月25日, 毛主席接见即将赴任铁道兵司令员、政委的爱将王震,亲笔题写《铁道兵》报报头,1954年1月1日出版的铁道兵报第204期作为报头,一直沿用至铁道兵存续期间。毛主席题写《铁军报》《铁道兵》极大鼓舞了从将军到士兵的自豪感与荣誉感,成为这支部队独有的精神符号。1965年2月4日,毛主席在修建北京地铁的报告上做出批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少错误失败,随时注意改正。”1959年2月20日,毛泽东、周恩来、陈云、彭德怀、陈毅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出席铁道兵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毛主席同铁道兵司令员李寿轩、 政治委员崔田民、副司令员郭维城等领导亲切握手。毛主席说:“你们要多快好省地修建铁路。”毛主席的指示赋予了建设祖国遵循的本质要求。周恩来总理对铁道兵的重视、信赖、关怀,大到队伍的性质、任务、编制,小到每年施工的天数、出工率、重大工程施工方案,都有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1962年11月,周总理传达毛主席关于铁道兵性质、任务的指示:“主席讲了,铁道兵是工程部队性质,无论平时、战时都是执行工程任务,是工程部队,不是战斗部队。”周总理根据毛主席这个指示强调“铁道兵要按修铁路的工程部队性质确定编制、工作制度。”“除了修铁路外,还可以担任修建公路、机场、码头的任务,不管怎么样改变,供应还是按军队标准,由总后负责。 ”周总理把铁道兵作为共和国的铁路建设主力军,将重大工程交付铁道兵,具体到铁道兵官兵人数比例、训练与施工时间等,周总理曾亲自指挥、领唱《铁道兵志在四方》。朱德题词:“人民铁军”既是对铁道兵的褒奖,同时也寄予厚望;勉励铁道兵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铁路”,“为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978年7月5日,铁道兵机关隆重集会庆祝铁道兵成立30 周年。7月4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元帅题词:“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坚持这一革命精神,为建成社会主义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铁道兵部队指战员将叶剑英元帅的题词作为铁道兵精神宣传和弘扬。正是有这些红色基因与精神传承,铁道兵在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出一道道彩练般的铁路网,在促进祖国强大的历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身影。
铁道兵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铁道兵部队长期以来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铁道兵所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品质规范,铁道兵精神作为具有红色特征的先进文化,饱含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本质。为此,建议将铁道兵精神概括为:(一)报效国家、造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二)志在四方、艰苦奋斗的忘我奉献精神;(三)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铁路工匠精神;(四)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开拓创新精神;(五)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英雄主义精神。
习近平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习近平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2月第1版第41页、第146页。)
铁道兵精神是中国铁建的根与魂,正是这种精神的力量,铁道兵“脱下军装依然是个兵”,告别军旗仍然是一支劲旅,薪火传承,军魂永铸。
2023年12月28日,中国铁建成立75周年暨兵改工40周年庆祝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大会发布了中国铁建首批十大精神,集中彰显了75年来铁道兵和中国铁建的伟大奋斗、伟大创造,将始终鼓舞和激励一代代铁建人赓续血脉、奋勇前进。“十大精神”中,排列第一大精神是“铁道兵精神”。
新征程上,在伟大建党精神指引下,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传承弘扬铁道兵精神这个课题,应悉心体悟铁道兵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深厚意蕴,拥抱从那35年历史深处穿透而来的精神之光,接续传承,使其在我们民族的发展史上将永放光辉。因此,要对铁道兵精神进行系统整理和深入挖掘,汲取铁道兵精神的精神养分,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共同致力于涵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铁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继承和发扬铁道兵精神,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铁建智慧和铁建力量,不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