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铁道兵文化
铁道兵文苑
铁道兵书画
铁道兵摄影
铁道兵诗社
铁道兵书刊
新闻聚焦
今日铁建
党建之窗
铁道兵历史
企业家介绍
企业介绍
产品推介
公益基金
组织机构
领导介绍
规章制度
铁道兵书画
郭德双 || 篆书 《宋词七首》(11)作品欣赏
2024-12-23
作者:长沙铁道兵学院 郭德双
浏览:
郭德双简介
郭德双 1954年11生于陕西临潼,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74年入伍铁五师 任战士、文书、排长。78年3月入长沙铁道兵学院学员。毕业后留校,任军事教研室教员。
1982年12月转业,曾任铜川市粮食局副局长,调研员。2014年11月退休。
艺术简历
作品曾入展:铁道兵学院书画展;商业部职工书画展;市、省、国家等书画展。
获中书协全国首届临帖展优秀作品奖;铜川市委市政府铜川市文艺精品三等奖;国家粮食局职工书画展金奖。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创作委员会委员。
铜川市书法家协会第二届秘书长;第三届副主席,顾问。
篆书(1)
兰陵王·卷珠箔
[宋]·张元干
篆书(2)
兰陵王·卷珠箔
[宋]·张元干
卷珠箔。朝雨轻阴乍阁。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屏山掩,沈水倦熏,中酒心情怕杯勺。
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信漂泊。
寂寞。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篆书(1)
水调歌头·多景楼
[宋]·陆游
篆书(2)
水调歌头·多景楼
[宋]·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篆书(1)
好事近·秋晓上莲峰
[宋]·陆游
篆书(2)
好事近·秋晓上莲峰
[宋]·陆游
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谁与放翁为伴,有天坛轻策。
铿然忽变赤龙飞,雷雨四山黑。谈笑做成丰岁,笑禅龛榔栗。
篆书(1)
感皇恩·小阁倚秋空
[宋]·陆游
篆书(2)
感皇恩·小阁倚秋空
[宋]·陆游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黄合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篆书(1)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宋]·陆游
篆书(2)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篆书(1)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宋]·陆游
篆书(2)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宋]·陆游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渺,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篆书(1)
木兰花·立春日作
[宋]·陆游
篆书(2)
木兰花·立春日作
[宋]·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
破尽青衫尘满帽。
身如西滚渡头云,
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
试戴银旖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
不是人间偏我老。
编辑:一缕阳光
上一篇:
《八千里路云和月》——杜灼山人物画作品欣赏
下一篇:
成秉羿 ||《词与画~新年献礼》国画作品欣赏 作者/中铁建大路美术研究院主创画家
慈善与公益
送别李福春老战友
铁兵精神的时代回响 ——余开华教授一行参观
河南铁道兵文化联谊会召开理事会推举产生新一届
【长春快讯】吉林铁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铭记抗战伟业 赓续铁兵情怀——贵阳市铁道兵文
关于收看《筑路禁区上延伸的钢铁巨龙》(下)——
战友欢聚一堂 庆祝建连55周年
隆重纪念铁道兵5848部队学兵一连参加襄渝铁路建
东渠村国光教育基金会第八次为考上大学的学子们
发小战友聚会述情怀
信息聚焦
国庆假期:金口大峡谷山河映初心铁道兵精神引红色
烈士纪念设施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在福建厦门召
纪念成昆铁路建成通车五十五周年 铁道兵书画家
民政部等七部门印发通知 推动慈善文化走进机关
重庆铁道兵战友联谊会举行建军98周年聚会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在昆
铁道兵战友、著名编剧韩志晨赠书仪式在北京举行
出圈啦!铁道兵博物馆再揽一项省级荣誉!
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铁道兵文化网举办编辑培训班
两会国企直通车|中国铁建戴和根:在更好服务国家战
铁道兵文化
冉崇华 || 《千字文选句》(二)书法作品欣赏
郑仁安 ||海南《南国威尼斯城》园林速写作品欣
刘西怀 || 《铁血铸军魂 丹心卫山河》书法作品
李繁诗两首
蓝家盛~《 感 悟 》(外两首)
贺腊根~《爱上诗意》
陈墨(陈多硕)||当我渐渐老去
长篇纪实小说——《铁雪之恋》(第十八章)
采撷一抹秋凉,清简时光阅历
朱海燕导读 || 《鹰厦铁路纪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