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纪念成昆铁路建成通车五十五周年 铁道兵书画家重走成昆铁路现场创作交流笔会在四川喜德举办

 

  金桂飘香的九月,由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举办的,纪念成昆铁路建成通车五十五周年铁道兵书画家重走成昆铁路现场创作交流笔会,2025年9月11日在四川省喜德县隆重召开。

  喜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阿尔猛杰,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生亮,县文联主席沙马阿古,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主任姜晋南,副主任兼总干事董立巍,副总干事兼书画艺术部部长王戈辉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铁道兵书画艺术家、喜德县书画艺术家80人参加了此次笔会活动。

  笔会在欢乐的气氛中拉开了序幕,会议由董立巍主持。

  阿尔猛杰代表喜德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莅临喜德的各位艺术家、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长期以来对喜德文化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最诚挚的感谢。阿尔猛杰满怀深情地说:成昆铁路是跨越半个世纪的“世纪工程”,更是承载着铁道兵战士热血与奉献的“精神丰碑”。五十五年前,10万铁道兵以血肉之躯,劈山凿岭,在凉山这片土地上铸就了“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伟大精神。今天,各位艺术家重走成昆线,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一场以笔墨丹青传承成昆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文化盛举。

  阿尔猛杰介绍,近年来,喜德县始终坚持以文铸魂、以文兴业,深入挖掘成昆铁路文化、彝族传统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他们依托喜德烈士纪念馆、成昆铁路小巷等红色地标,打造“红色教育+艺术创作”基地,并以彝族漆器、语言文字展览馆为载体,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

  阿尔猛杰在介绍了喜德县近年来文化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后,提出期待通过此次笔会,与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打造“成昆铁路文化创作基地”,让更多艺术精品在喜德诞生,让成昆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

  姜晋南在讲话中代表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铁道兵老战友、书画艺术家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本次活动鼎力支持的喜德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等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喜德县的书画艺术家、朋友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向赞助、支持本次活动的企业家们,表示最真挚的谢意!

  姜晋南在讲话中指出:六十一年前,铁道兵响应党和祖国的号召,打起背包就来到了祖国西南崇山峻岭中,以“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用青春、热血,克服了艰难困苦,战胜了激流险滩、高山峡谷,铸就了“人间奇迹”的成昆铁路。成昆铁路线上,深深地镌刻着铁道兵奋斗的足迹,流传着铁道兵感天动地的故事。那悬崖峭壁上的炮眼,湍急河流上的桥梁,隧道深处不灭的灯火,都是铁道兵精神不朽的丰碑!五十五载光阴荏苒,成昆铁路这条钢铁巨龙,彻底改变了喜德、改变了凉山、改变了西南的山河面貌,成为推动凉山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脉。铁道兵的历史功勋,祖国不会忘记,凉山人民不会忘记!

  姜晋南说:喜德历史悠久,是彝族聚居地,是彝语标准音发源地,被誉为彝族母语之乡、漆器之乡、美酒之乡。喜德文化底蕴深厚,书画艺术氛围浓郁,本次笔会有喜德书画艺术家参与,将为这次艺术交流增添独特的地域风采和活力。

  姜晋南指出: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以“传承铁道兵文化、弘扬铁道兵精神、服务铁道兵战友”为宗旨,致力于挖掘、保护和弘扬铁道兵的光荣历史与文化,搭建服务战友的桥梁。这次笔会,旨在以“墨舞丹青歌盛世,重走成昆绘蓝图”为主题,不仅是一次艺术的盛会,更是一次精神的寻根之旅、一次文化的传承之举。战友们重走成昆线,就是要亲身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感悟铁道兵“志在四方、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原党委书记,中国铁建原总裁赵广发向本次活动赠送了书法作品。

  赞助、支持本次活动的企业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盛赞,当年铁道兵留下的不仅是一条贯通西南的交通大动脉,更铸就了“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铁道兵精神,这是属于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笔会活动在雄壮的《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声中结束,会后,由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副总干事兼书画艺术部部长王戈辉开笔,书画艺术家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





会议结束后,演出了由四川省喜德县委宣传部选送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


  

  图片来源:刘国占、侯小娜等现场拍摄

  文字:制作:吟风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