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书画

钮鲁生 ||《2025年写的字》(49) 市花拾翠(32)


钮鲁生简介
钮鲁生,原铁道兵报社。1944年8月9日生,1963年1月入伍。中共党员。历任班长、排长、新闻干事、铁道兵报社编辑、处长。1984年1月集体转业。任《铁道工程报》副总编、中铁建文联秘书长、中铁建政研会秘书长。2004年退休。现住北京。

《2025年写的字》(49)

市花拾翠(32)

格尔木市花:红柳花


红柳花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二
   [清]·纪晓兰
依依红柳满滩沙,
颜色何曾似绛霞。
若与绿杨为伴侣,
蜡梅通谱到梅花。


喀什市市花:巴旦木花


巴旦木花


果是长寿果,花是圣洁花。
                 ——喀什名片


哈密市市花:棉花


棉花


春生幼蕾浴晨阳,
夏育琼花散异香。
秋霜渐降丝绒吐,
冬雪温人献布裳。


棉花


万亩棉田似海洋,
漫天遍野白茫茫。
  ——芦笙打油诗

为搜索古人关于棉花的诗词,我费了很多劲。
开始我认为棉花是我国自古就有的花,普通老百姓穿不起绫罗绸缎,只能穿粗布衣。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就是在家里纺花织布。棉花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什么竟没有一个诗人去讴歌它,我为此忿忿不平。
后来反复查资料得知,棉花原产于美洲墨西哥,19世纪末叶,也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陆地棉(现在意义上的棉花)才引进中国,清以前老百姓穿的布衣不是棉花织的!
又不断地查资料得知,古代老百姓穿的粗衣主要是用麻和葛作为原料。麻又分荷麻、大麻和芝麻。荷麻由于纤维品质较差,逐渐被用于制造绳索。大麻在周朝时期广泛使用,不仅用于衣物,还被当作食物和药材。苎麻则因其多年生、纤维质量较好,成为夏季服装的主要原料。葛是一种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早在夏朝时期就开始种植,织成的布称为夏布。诗经中有多处提到大麻和葛布的使用情况。如《诗经》中东门之池,可以沤麻指的是沤大麻;《诗经》中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指的就是收葛,以用于纺织。原来如此!怪不得古代诗人没有歌颂棉花的诗句。
说远了,言归正传。没有古人关于棉花的诗词,我就选择两张棉花的照片加一句打油诗来展示。特别是第二张照片,那丰收的棉花老百姓看了高兴
-
我为哈密市人民和哈密市政府点赞!他们从老百姓的立场、观点、实用出发,不追求艳丽,选择了一个与老百姓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棉花作为市花,真独树一帜!真大气!真老百姓第一!

2025、7、21

有趣的是,最近我在读报时,看到一个信息,说的是上海曾一度将棉花作为市花!
资料上说,1929年上海市要选市花,市政府提出的候选花是月季、莲花、天竺三个,然后交市长定夺。但是这一程序遭到市民反对,市民提出市花应该由市民决定,市政府只好改由全体市民投票决定,并扩大候选花卉的品类,市民也可以自行举荐。
投票结果大出意外,在收到的17000多张选票中,竟然有4567张选的是在花卉界毫无位置、名不见经传的棉花!
当时有人分析为什么上海市民选棉花为市花,说主要原因一是黄道婆是上海人,是元朝时期的纺织专家,上海人把对黄道婆的感情寄托于棉花上,感谢老人家给上海带来的无限福祉。二是近现代上海纺织业迅猛发展,为上海带来经济上的腾飞,以及巨大的生活实惠,使上海人获得了利益。
这个信息进一步表明,棉花在老百姓心目中占有崇高地位。

钮鲁生2025、8、4

 

编辑:天涯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