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诗社

小满时节,梦里想拱进这片泥土与故乡说话

 


 

  ‖ 小满
 

  喜欢小满这个节气

  有花有果实

  有枇杷熟了,樱桃熟了

  麦田里丰收在望

  桑蚕也知道上山结茧子

  不负夏时
 

  最是石榴花红

  如火的热情挽着春夏两个季节唱歌

  不等端阳节

  菖蒲的芳香弥漫池塘

  有新蝉藏在枝上试琴

  有莹火虫在菜园里点亮小灯

  明明灭灭的闪烁

  很神秘,如梦
 

  二十四节气里

  只有小满,没有大满

  这里含着中国文化的大智

  一种心态在“小满”里成就人品

  宁静脱离了浮躁

  生长哲学



 

  ‖ 有桃核陪伴的夏天

  桃子熟了

  男孩女孩相邀着

  到我家的桃树下

  玩“鸡啄米”的游戏
 

  好甜好甜的大红桃

  用衣衫擦擦

  咬一口,兴高采烈地嚼着

  剩下的桃核

  成为“鸡啄米”的玩具
 

  桃核绕着手掌上下翻飞

  拇指、食指和中指

  敏捷地合成鸡喙

  淘醉在游戏里的快乐

  瞅不见大人逼近的身影
 

  有桃核陪伴着的夏天

  桃树林就是我们的乐园

  老了,还记得那几棵桃树的风景

  那几个玩伴的模样
 




 

  ‖ 摘枇杷,那种快乐只属于童心
 

  小满过了是芒种

  阳光捂熟了枇杷

  满树张扬着夏天的微笑

  黄灿灿地馋嘴

  张家的伢,李家的伢

  玩伴的世界里不分彼此

  相邀着爬到树上摘枇杷
 

  疯到这家菜园,疯到那家菜园

  枇杷黄了,伙伴们乐了

  瓜果可以生成乡村少年的节日

  老了还记得当年的情景

  那种快乐只属于童心

  透明透亮地纯洁
 

  那时候不认识贫苦的构造

  一株果树的风景

  可以让我半天疯不归家



 

  ‖ 起鱼塘
 

  老塘多年不曾晒干过

  有好几条水沟连着这里

  下大雨的时候,高处的水

  都急急忙忙地往塘里流

  在儿时的眼里

  好热闹
 

  这年要起塘泥

  担到稻田里去做肥料

  两台水车日夜不停地抽水

  夜里汽灯照着

  人呼水车响,水声阵阵

  大人忙着

  村童像过年
 

  水浅了

  鱼们在老塘底窝里炸开了

  拥挤着,乱蹦乱跳

  水花溅到脸上身上

  湿透了衣服

  我们还是欢天喜地
 

  抓上岸的鱼,分类再分堆

  然后编号,抓阄,一户一份

  忙的脸上粘着泥水

  笑得敞胸露怀

  那一刻,真是

  开心


 

 

 

 ‖ 后汊子
 

  后汊子是菱果湖的汊子

  有村西最美的风景

  生长野荷,生长茭白

  远看没有一丝空白

  植物们无忧无虑地生长

  铺天盖地,浩浩荡荡
 

  走近湖汊,绿色的清香

  那么浓,又那么纯

  呼吸也有了幸福感

  我爱坐在汊子边

  听鱼在水草里拨水的声音

  冷不丁儿惊动心弦
 

  植物们拥挤着

  目光不可能像箭簇射穿那么多叶子

  看不见游鱼的影子

  却听得到它们的动静

  一种神神秘秘的感觉弥漫开来

  反而有趣
 

  后汊子,所有的植物

  至今还种在回忆里

  郁郁葱葱
 



 

  ‖ 乡愁,用灵魂触摸故土
 

  用灵魂触摸故土

  远去的乡村不想在记忆里消失

  林立的楼房挡不住心上的眺望

  乡愁会穿越时空走回童年

  含着好多人与事物的光芒
 

  历史写在奶奶脸上的皱纹里

  还会明亮地走进我的梦中

  无法忘记她佝偻的身躯

  曾经给我隔代的温暖和亲情

  还有邻家大妈的慈眉笑脸

  总在表达故乡的民风
 

  湖塘里游戏的水鸟

  啾啾的啼鸣衔来昨天的记忆

  鲤鱼翻动菱叶的声音格外亲切

  鸡头米的清香在空间弥漫开来

  水牛兴奋地四蹄踏步

  惊走岸边的蛙声
 

  乡愁,种在血脉里

  好想拱进这片泥土里与故乡说话

  那些不舍的童趣

  带我找回好多遗失的风景

  重新放牧童心



 

李武兵简介:

  原名李武斌,祖籍鄂州,出生于武汉,现居北京。曾任职于铁二师宣传科、铁道兵文化部、总政群工部,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文摘》《人民文学》《诗刊》《解放军文艺》等报刊发表诗作千余首,著有诗集《三月梨花飞》《乡恋》《瑰宝集》《蓝色的恋情》《爱心之吻》《李武兵抒情诗选》(上下册),散文集《太阳鸟》,长篇纪实文学《自然之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