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的荷花
那年夏天,正是酷暑溽热之时,在参加完一次纪实文学发奖后,我们一行应东道主之约,去游览微山湖。
这里是鲁西南老区。抗战时,一支活跃于津浦路上的铁道游击队曾使日寇闻风丧胆。当我们划舟弄桨,轻轻掠过平如镜面的湖面时,耳畔仿佛响起了那熟悉的歌声: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
微山湖上静悄悄,
弹起那心爱的土琵琶,
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平静的湖面上穿行着叶叶扁舟,打渔的船儿在撒网作业。一个脊背晒得如同古铜色的青壮年汉子,正把网中一条刚捕到的大鱼在湖水中拽来拽去,我们几个人迅即划过去,一打问才知这叫“溜鱼”,因为鱼太大,如果当即拽上船,怕挣脱跑掉,这样“溜”一会儿,等鱼精疲力尽了,才好下手。
我们在微山湖清清的湖面上游览,觉得最美的要数那满湖的荷花了。硕大的叶面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粉红的荷花花瓣虽已香消色褪,但仍有残荷飘浮水面,那笔挺的碧绿的茎杆,亭亭玉立于湖水中。
我们顺手摘下一张张荷叶,反扣在脑袋上,象戴上一顶顶遮阳凉帽。此时此刻,你会不由地想到那唐诗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吟咏着古人的诗句,面对溪桥上,柳岸边和满湖的荷花,一幅意象清幽,情思蕴籍的画面油然而生。
如果说在微山湖上嬉戏于荷花间是赏心悦目的事情,那么听听涛声该是一种听觉美的享受了。由此处的涛声我想到了彼处的涛声。
在承德避暑山庄里,一次参加一个全国性的读书班,我们的学员宿舍就在山庄的最深处——万树园附近,再往里走就是避暑沟了。避暑沟虽然在游览图上不曾标出,也非主要景点,但那里确实是别有一番风韵的好去处。
一条狭长的小山谷,两边山坡上长满参天的大树,尤以红松为多。只见一棵棵挺拔的红松、樟子松直插云天,风一吹过,松林中的松枝和松叶发出一阵阵声响,犹如在海边听到的惊涛拍岸的声音。这声音在夜深人静之时更为清晰,就象一队训练有素的士兵,迈着正步在广场操练,气势磅礴而又悦耳动听。
海涛,松涛听得多也就不足为奇。那年夏末,在庐山竹泉山庄开会。那里又是一处绝妙的好去处。竹泉山庄,有竹,有泉,有招待所,故名。这里远离市区,绝少喧闹之乱,清幽中透着灵气。
庐山竹泉山庄
我们住的客房清一色是山石垒砌而成。由于山庄就在庐山脚下,常年雾气蒙蒙,将一切美景罩在空灵的美中。每当下过雨后,泉水陡增,哗哗的从床头枕下流过;而当微风乍起,听得竹林沙沙作响,虽不及海涛气魄,也不及松涛强劲,但却别有一番清雅幽远的韵致。感慨之余,我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小楼夜雨听竹涛,
枕边沙沙如涨潮。
信得万竿添新绿,
明朝嫩笋竞比高。”
每当雨夜,听着竹涛泉水,就睡得特别香甜,梦中还会出现到竹林中挖笋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