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诗社

〖新声逸韵〗 优秀作品合集第20期(总0425)原创桃都居士五岳诗词



 

  本期作者:

  韩秀松、刘成浩、韩恩纯、姚小龙、常红根、赵廷庄、宋佑玉、王红梅、李庭标、刘万庆、马安田、曹英杰、李伟忠、陈兆才



 

  姚小龙(1)

  腊雪

  琼花无语暮寒凉,灯火通明夜冷光。

  乱自飘零风伴舞,相思枕上梦悠长。

  李尚一先生点评:此作铺陈有序,娓娓道来。起承虽连贯,且承句稍弱,且夜字多余了,当改为放。转结自然流畅,不失优雅。表现了主人公心头乱了思绪,梦境悠长。让人回味无穷。



  刘成浩(1)

  谒李大钊陵园

  翠色苍苍陵墓松,初心切切啸长空。

  百年赓续何以奠,唯有强国可祭公。

  李尚一先生点评:此首谒诗,起承句气势十足。把伟人李大钊喻作山巅苍松,其德高尚,其质顽强,其干窜天,其叶铁凝。是一棵惊天动地之松。松涛滚滚犹啸长空,若诉那真诚的初心。转结自然流畅。经过百年来先人们前赴后继的不懈奋斗,迎来了当今盛世,只有强国才能用来祭奠守常公。此首诗庄重典雅,不求巧句,充满正能量,值得学习。



  常红根(1)

  壬寅岁杪感吟

  掸尽风尘心净安,品茶酌酒种诗田。

  等闲岁杪嚼年味,醉入蓬莱梦入禅。

  李尚一先生点评:此作甚好。起句用开门见山的笔法,直抒胸臆,气势十足。承句顺势而为,以品、酌、种三个动词,描述了心安后的状态。然而,此句觉弱了。转句一个味字,自然而然地带入了年末岁尾。等闲二字若用不凡更好。结句更是让年味嚼出了醉,嚼出了梦。此作上下连贯,前后呼应,暇不掩瑜,值得一读。



  马安田(1)

  壬寅腊月回临沂探亲见闻

  新年开景好,烟火气息足。

  餐业荣方喜,商圈稳复苏。

  城乡民志壮,亲友世情殊。

  谈起家国事,语丝喷若珠。

  李尚一先生点评:此律开门见山,直抒见闻,一气呵成。起联把新年的人间烟火定格在美好之中。颔联描写了放开后的餐饮业和商贸业的喜人景象,属写实。颈联则承势而为,叙述了乡间人情世故的亲和力,属写虚。尾联紧扣主题,前后呼应,关心国家大事,侃侃而谈,话语如珠。此作结构严谨,满满正能量,好律。

  景山登高过大年(2)

  北望听钟鼓,南临览故宫。

  中央多古迹,四面遍新城。

  雪霁浮银色,云开透玉清。

  欲穷无限景,请上万春亭。

  石海天先生点评:末句化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别具一格。清字当酌。暇不掩瑜,点赞!



  韩恩纯(1)

  年味

  何时岁旦渐清寥?年货丰盈年味薄。

  未见鱼龙街漫舞,但闻条饼子频敲。

  烟花息彩心花暗,堂饭迎元家饭凋。

  俗套唯余除夜戏,台前又唱忘今宵。

  李尚一先生点评:此律以问入题,直抒见闻。起联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当地过年的况味,城镇一片清凉之景,虽年集货物琳琅满目,却年味淡如薄烟。中二联工稳,且两联的所见所闻印证了起联的精准概括。或许是外出务工者未还,或许疫情带来了不便,无论何种情况,近几年的年味确实潇条了不少。作者,笔锋一转,尾联把每年的春晚拿了过来,由抑转扬,但依照是那首难忘今宵,有点失望。此律韵味悠长,用词考究,句式新颖,笔力不凡。值得学习。

  韩恩纯(3)

  后疫时代第一春——癸卯初春有记

  抗疫艰难三度秋,雁传佳讯在春头。

  沉雷咋响千川涌,暗蕾初萌百鸟啾。

  备稼欣闻忙广陌,奋啼岂肯作吴牛。

  征程新启东风早,隐见葱茏遍九州。

  赵波先生简评:

  诗有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散文,这是诗家的共识。诗家语,读起来就有味道,此诗在这方面就很好。结构上也是循序渐进,前后一脉相通,化典无痕,把大疫之后的初春景象自然的显露了出来。
 

因网页版面有限,更多内容请关注原文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