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云南大理:下关一幼的“三心”兵妈妈吕芸

 




 

“在幼儿园听着孩子们一声声‘老师妈妈’‘医生阿姨’‘兵妈妈’,我就很有成就感,这就是我的幸福所在。”在退役军人吕芸的心里,她最大的成就感都来源于孩子和家长的认可,而每天孩子们给她带来的幸福感和收获感,也让她每天工作起来干劲十足、信心百倍,诚心投入。
 




 

吕芸,女,汉族,1983年8月出生,40岁,本科文化程度,中共党员,2002年至2011年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77263部队,期间历任战士、第四军医大学员、二级军士长,于2011年退伍,退伍后考入下关一幼工作,曾从事保育员,保育组长等工作,现承担厨房主管,医务室保健,后勤组组长,工会主席等工作。曾荣获个人三等功两次、优秀士兵一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保育员,优秀后勤工作人员、优秀教师、工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真心有温度,把好饮食保障安全的第一道关口
 




 

“要把幼儿园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照顾,要去爱他们。”“真心、用心、暖心”——这是她经常提到的三个词。她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作为下关一幼的厨房主管,能让孩子们每天都能吃上可口又健康的饭菜,她认为这就是她的头等大事。
 






 

在下关一幼的负一层,吕芸每天的工作就从食材检验开始,所有食材送来之后,首先就要过秤,确定重量;再检查菜品有没有质量问题,袋装食品确定生产日期;肉类和奶制品还需要商家提供检疫报告。在吕芸的办公室里,食材的单据和检疫报告挂了满墙。
 



 

下关一幼的厨房严格执行“6T”管理(即“天天处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扫、天天规范、天天检查、天天改进”),孩子们吃的葡萄干带是独立包装的,吕芸和同事把葡萄干的大包装打开,一一检查每一个小包装是否完整。这样的检查无疑会增加很多工作量,但是吕芸并不认为过于繁杂,“这样的小包装分给孩子们才能更加安全卫生。”
 


 


 

 

食材检验仅仅是保障饮食安全的第一道关口,食材要经过清洗、浸泡去农残、切配、烹饪、留样等步骤之后,才会配餐给孩子们,每一道工序,吕芸都会严格监督,每天她都要一刻不停的奔走着。

用心有宽度,让大人小孩都健康和谐快乐




 

从部队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到幼儿园工作,吕芸不断在适应不同的新角色转换。“我是军人家庭出身的,在部队就要积极上进,有所作为。”吕芸在2006年和2010年曾经荣获三等功二次,2010年,还被评为“优秀士兵”。
 



 

退出现役来到地方幼儿园工作,为尽快进入角色,她自学相关幼儿园方面的知识,快速掌握了保育工作技能,她还充分利用寒暑假期间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取得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历。工作中,她大胆创新,率先使用微信平台开展家园共育工作,打通了家庭和学校的沟通渠道,积极主动发布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动态,让家长能够了解孩子每天在学校的动态。她干一行爱一行,现在她不仅负责厨房管理,还兼职医务室保健工作、后勤组组长、工会主席。

  “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特点,提供适宜孩子健康成长的食物。比如,秋季的膳食应该注意防燥,我们就会多给孩子们做藕、百合、银耳、山药等润肺清燥的食物。”




 

她每天不但关爱孩子们,作为工会主席,每一位同事是事她都放在心里。定期组织同事们进行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时常组织同事们去看望已经退休的老师。

  暖心有高度,成就感来源于孩子们一声声“兵妈妈”




 

吕芸和同事们给孩子们配餐之后,都会看看不同班级的孩子吃饭的情况,做好记录,以便厨房工作的改进。在吕芸和同事们的用心用情之下,下关一幼被评为“食品安全示范校”,“宝藏厨房”也成了对下关一幼厨房的爱称。

  幼儿园的工作就是良心工作,吕芸做每一项工作首先就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工作多年,吕芸获得了许多荣誉,“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一本本奖状都是对她优秀工作的褒奖。
 



 

但是在吕芸心里,最大的成就感都来源于孩子和家长的认可。“在幼儿园听着一声声‘老师妈妈’‘医生阿姨’‘兵妈妈’,这就是我的幸福所在。”




 

从“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到幼儿园受孩子喜爱、家长信任的“吕妈妈、兵妈妈”。退役军人吕芸,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离军不离党,牢固树立 “不为他求,无私奉献”的教育理念,时时刻刻把“真心、用心、暖心”扛在肩上,她用退役军人的热忱与热爱,扎根社会需要的基层,为幼儿园的孩子们送来阳光和希望。她是一名有温度、有高度、有宽度、有广度、有深度的“兵妈妈”园丁。
 

大理州退役军人事务局王正明 郝琎供稿

推荐人:张之明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