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火了!
从2023年的三月初到“五一”小长假,成千上百万的人,自驾的、高铁的、房车的、车队的,涌入淄博吃烧烤,火的是一塌糊涂。
淄博不仅火遍全国,而且火上世界,最近网上刷到视频:荷兰客人不远万里进淄“赶烤”,迪拜土豪包机进淄“赶烤”,据说联合国秘书长也来了,淄博烧烤成了世界名片。
国务院点名表扬淄博,国家发改委通报表扬“淄博经验”,中央文明办发声,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再纳入考核标准。
淄博火了以后,网上短视频铺天盖地,竟然没有刷到差评,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游人、自媒体多是奔着拥抱善良,体验真情而来。也不乏一探究竟,甚至“鸡蛋里挑骨头”的目光与揣测。
一串烧烤火了一座城市,并且还在持续升温,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不可思议。是淄博的烧烤比其它地方别具一格吗?淄博烧烤作为当地特色美食,是有着几百年的历史,被誉为“淄博味道”,但也只是个烧烤而已。
是淄博的旅游资源高大上吗?淄博不靠疆不靠海,只是一个资源枯竭的内陆三线城市。
淄博为什么火?
淄博火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感恩故事。
去年疫情期间,1.2万多名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山东大学生被分配到淄博的方舱隔离。淄博各县区接到任务后,没有把这些孩子们当负担,而是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尽最大努力给他们最好的照顾,每天换着花样给他们做好吃的,让这些孩子们吃的比在家里都好。淄博的市民说,绝对不会让在淄博隔离的孩子受一点罪。因为他们知道,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牵挂他们的爸爸妈妈。隔离结束还送上了纪念品和水果,更暖心的是,孩子们走前的最后一晚,淄博盘下了所有的烧烤店给孩子们践行,而且和孩子们约定,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再“回家”吃一顿烧烤。
你给我寒冬的温暖,我许你四月的春风。今年初春,大学生们就组团带着自己的舍友、同学和朋友,用“特种兵”式的方式奔赴了这场约定。与其说是一群感恩的大学生带火了一座善良的城市,不如说更是一座善良的城市感染感动了懂得感恩的大学生和更多的人。
不光是大学生,疫情期间,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淄博隔离是全程免费的。一位开半挂货车的淄博本地人说:当时我们出门最怕的就是到外地被隔离,因为外地隔离一天要三四百,我们一天也挣不了几个钱,但是回家从来不怕,因为我们淄博隔离是全程免费,并且是“四菜一汤”全免费的。
在淄博,看到的满满是政通人和,妥妥的人间烟火气。
一夜修好一条通往烧烤城的马路,三天修好一座停车场,20天建起一座烧烤城。
市委书记、交通局长骑共享单车亲自巡街检查,文旅局长为客流超过接待能力而公开致歉,交警怕游客等红灯无聊,站在路口打起了山东快板给游客解闷儿,全体公务员“五一”不休息,去烧烤店帮忙串串儿,或者去任何需要的地方24小时待命。下雨了,给你打伞的陌生人可能就是当地的官员,每一个网红打卡点都有政府人员现场办公,有问题马上解决。
当别的城市为创文明城市,封门关店,城管追着小贩跑,掀人家摊子砸人家东西的时候,淄博把真正的文明写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五一”假期,别的地方都在涨价,淄博不涨反降,把四星级酒店卖成了青年旅社的价,每晚只收97元。取消停车收费,开放全市207个机关大院的停车场、厕所。别的地方政府大楼盖得像星级酒店,有的甚至超过了美国的五角大楼,淄博政府办公楼至今用的是1961年的老房子。有的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乌纱帽”,都在看上面的眼色行事,淄博市委市政府聚焦的是老百姓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政府就做好什么。市委书记马晓磊说:“谁砸我们的锅,我们就砸谁的碗!”“谁跟山东游客过不去,就是跟山东人民过不去。”
真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执政理念到执政实践,从朴素的公仆本色,到踏实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办事效率,淄博市委市政府政府在向全国展示出一种全新的政治生态。
在淄博,人们真心感受到淄博人民的纯朴厚道、热情善良、诚实守信。不欺客不宰客,货真价实,不缺斤短两。
专线只有200米的距离,一个路标就能解决的事,四拨人几步一提醒,生怕让你多走一步。
游客到淄博出站有豪车接送,雨中志愿者送上一把雨伞,孩子不小心走丢了,一大群淄博人都在帮你找,包包不见了,淄博人跑遍全城也要帮你找回来,他让外地人相信:
“我们淄博不可能丢东西”。
看游客排队吃烧烤怕饿着,有阿姨送来了包子,怕游客热了大叔送来了雪糕。京Q的车追尾了鲁C,淄博车主说“没事儿没事儿不用管”,还问对方有地儿住吗?没地儿来我家吧?
很多人一下班就开着私家车出门免费拉客人,开车还眼观六路,随时准备让外地车进来加塞。
当地修车师傅爷儿俩凌晨三点,抬着一百来斤的工具为游客修车,坚持只收20元钱修车费,并说因为前面堵车来晚了说了一堆道歉的话。加油站、售楼部想方设法让外地房车加上水。
外地游客在烧烤店里头坐着吃,卑微的淄博人蹲在门外角落里吃。游客吃完烧烤去开车,不知道谁送的礼物静静的放在车窗上。被感动了外地人说,这哪是来旅游啊,这是来走亲戚呀!
淄博,火的是烧烤,暖的是人心。
淄博的情怀有多深?“五一”结束,市政府对给“进淄赶烤”的外地游客“出淄腾地”、让利于客、让路于客、让景于客的广大市民,写了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并为淄博市民、长期留淄博人员推出红叶柿岩景区市民周惠民活动。
淄博的格局有多大?淄博火了以后,文旅局发布了一封真诚满满、致广大游客朋友的“劝退信”,劝大家一定要理性的来,错峰的来,美景美食不止淄博,好客山东应有尽有。
淄博烧烤火了以后,淄博政府继续放大招:取消全部城市停车自动收费系统,从61万到7万元给引进的人才补贴,改善养老环境,先后建成1千多处“长者食堂”,日均午餐服务老人达到30万人次以上,政府对于长者食堂就餐的老人实行普惠性补贴。
政府眼里并非只有烧烤,而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与淄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几年前曾经欺客宰客、强制游客消费的旅游景区,今年“五一”显得异常的冷淡。而壶口瀑布抢在“五一”黄金周之前加装围墙的做法更是令人吐槽。网上调侃:强烈建议把沿海公路、青藏公路都给挡上,长城也加上顶棚,最好把太阳月亮也围起来吧!人们评论一些地方和旅游景区欺客宰客、到处“挖坑”的思维:如果空气可以收费,他们一定会在你鼻子底下卖门票,每呼吸一口都得给钱。
淄博,所彰显出的人间大爱,人间真情,人心经济,久违了!
淄博,上下一心,相向而行,政通人和,和衷共济,共创繁荣。
网上评价:淄博的爱在拯救中国。期待″今天的淄博,就是未来的中国!”
淄博,一座有情有义,有暖有爱有人情味,有格局有前瞻性,来了让人都不想走的城市。
这样的城市能不火吗?
2023.5.10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