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一种情怀,是一份牵挂,是许多人想回又回不去的地方。幸运的我,花甲之年兜兜转转我又回到了故乡。
我的故乡座落于胶东半岛东部崂山脚下鳌山湾畔。这里风景宜人,是得天独厚的宜居宝地。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因为故乡处于青岛蓝谷中心地带,近十几年来,国家海洋实验室、国家深潜基地、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纷纷来此安家落户,使古老的鳌山卫焕发出青春的魅力。
居住在海蓝风清的故乡小镇,白天嗅着花香漫步,夜晚枕着涛声入梦。春日花开,秋来草长;一段夏日青翠,一帧冬雪莽莽……四季流转的风情,让生活变得美轮美奂。
平时喜欢舞文弄墨的我,亦或为工作远行,亦或呼友引伴来踏青、喝酒、品茶助兴……故乡的美丽丰富了我的生活,同时成了我灵魂的安逸所,人生如斯复何求?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在故乡,有亲人相伴,有往事可忆静好的岁月里,码码文字,写写心情,既是记录生活,又有对人生的感悟,何不悠哉!
在这里,我特别想说的是,自从我加入铁道兵文创中心写作群以来,一直把文学创作中心”视为我心中的老年大学,在我行将老迈的时候,在这里学习、写作、交流、交友,不使自己停顿下来,既丰富了晚年生活,又感到十分快乐。在此我衷心祝愿大家:美满幸福,健康长寿!
闲忆
林培森
求学之路至初中,助兄养家工分挣。
两载寒暑学耕作,十九戴花进军营。
八年奋战南彊线,天山凿隧测量兵。
由军转工铁道部,筑路架桥冒雨风。
光荣退休归故里,老屋品茶把菜种。
登山逛海留美照,旅游赋诗抒豪情。
同学叙旧不间断,战友常聚乐融融。
此生碌碌终无悔,笑看夕霞满天红。
品茶聊天
林培森
战友话今朝,老屋爽快聊。
兄言修铁路,我忆打隧道。
茗茶千杯尽,同心畅杯笑。
依依挥手去,默默谢知交。
初秋闲吟
林培森
初秋晨暮觉微凉,院内瓜果随风香。
闲听枝头雀鸟语,啾啾仿佛话家常。
漫步
林培森
晨昏漫步柳丝迎,遍地芳菲碧水清。
南泊河边闲拾趣,且看风景独前行。
老屋乘凉
林培森
中伏午后回老村,呼唤东舍邀西邻。
葡萄架下频摇扇,茶罢啃瓜助降温。
好友相聚
林培森
新交故旧聚鳌湾,情热一如六月天。
换盏推杯何惧醉,已将厚谊刻心间。
题戴光全教导员来鳌山与战友聚会
林培森
赴约千里聚鳌山,一曲兵歌响江南。
当年筑路生活苦,今日举杯心里甜。
畅谈旧事堪回首,共叙离情抒衷言。
走岀沂源闯天下,卸甲墨城渡晚年。
戴光全教导员,沂源县人,71年入伍,原铁五师二十二团15连指导员,后调二十四团宣传股股长,三营教导员。
天柱山下战友聚会吟
林培森
戎装重整似当年,口号声声一二三。
铁兵男儿心未老,愿同天柱共擎天。
老屋晚坐
林培森
静坐老屋赏落霞,石桌还有一壶茶。
好友相聚笑声朗,旧宅何尝不是家。
在融创琴湾小区高楼吟
林培森
依栏遥望北泊村,红瓦溪流隐柳林。
一派风光谁可比,千层海色总难分。
已将贵贱随风散,直把功名付火焚。
但喜蓝谷无限好,不观世事乱纷纷。
老宅小院
林培森
毕竟农家六月中,风光不与小区同。
可怜昨夜风催雨,朝看瓜长柿子红。
张金清邀战友聚会
林培森
夏雨潇潇天放晴,金鸿酒店扬歌声。
举杯祝好弟兄梦,留影祈祥铁道兵。
昔献青春修铁路,今临白庙叙峥嵘。
别营四秩夕阳聚,最美应为战友情。
张金清,青岛即墨区人,原铁五师二十四团九连炊事班长。
小院初夏即景
林培森
红绿一年三季中,别了春风换夏风。
时光未酿桂花酒,石榴已挂小灯笼。
光福邀战友聚会题
林培森
同坐一席忆青春,仿佛刚掸旧日尘。
南疆挥洒几多汗,戈壁长眠多少魂。
晓行白雪风当饭,夜宿天山星叩门。
酒杯斟满战友情,铁兵精神共相存。
朱光福,青岛即墨区76年入伍,原铁五师二十四团三营部测量班测绘兵。
登故乡西山
林培森
唤友齐登瓦耳山,豪情不减相当年。
浮云岂可遮双目,只因身在最高端。
五一抒怀
林培森
谁绣山河七彩祥,投身劳动百荣光。
村姑岭山撷茶舞,蜂蝶芯间采蜜忙。
种稻栽桑奔富裕,架桥铺路铸辉煌。
邀友五一江南聚,欢歌笑语伴酒香。
题老院葫芦
林培森
身悬架上卉招蜂,几只葫芦富态容。
入影画中赢喝彩,深秋依旧寄情浓。
身悬棚架随风飘,吾家小院乐陶陶。
堪笑世人恼琐事,万变尽在一肚包。
老屋石榴吟
林培森
一
石榴红,石榴红,院内石榴赛玲珑。
颗颗若丹飞鸟醉,娉婷婀娜舞秋风。
二
石榴红,石榴红,树枝高挂竞彤彤。
若问鸟萦为什么,翻飞因醉赏灯笼。
暮秋老屋吟
林培森
农院幽静旧门庭,丝瓜扁豆墙边生。
窗外桂花飘香味,石榴枝上挂灯笼。
心关室内诗与画,莫管西来雨和风。
呼朋邀伴将茶煮,红尘荣辱已看轻。
敬贺英雄铁道兵丛书出版
林培森
丛书尽吐铁兵情,页页翻开见英雄。
往昔铁路青春度,今日中心椽笔耕。
诗山扶杖寻旧迹,韵海扬帆拓新程。
墨染美篇尤珍贵,老师励我向前行。
参加鳌山卫街道党员主题教育感杯
林培森
抖去征尘,
整理衣帽。
党员主题教育活动,
我在故乡,
第一次向组织报到。
佩戴党徽的几十年里,
党啊,亲爱的母亲,
哺育我成长。
在让祖国大地钢轨延伸的征途上,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
我因熠熠生辉的镰刀斧头而骄傲,
我为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而自豪。
如今虽然退休,
仍然是这个肌体中的红细胞。
林君培森,文辞斐然,情韵深笃,诚当代之雅士也。其述故乡之景,摹四时之妙,遣词清雅,意境悠然。胶东之山水,经其笔端,若丹青焕彩;老屋之岁月,入其诗章,似醇酒回甘。观其篇什,或寄情于葡萄架下之闲聚,或抒怀于天柱山巅之登临,无不彰显对桑梓之眷恋、对生活之热爱。其军旅生涯,转战南北,筑路架桥,功绩昭然。诗中“八年奋战南疆线,天山凿隧测量兵”之句,道尽往昔峥嵘,铁骨铮铮跃然纸上。及乎解甲归乡,犹笔耕不辍,于铁道兵文创中心,以文会友,以诗传情,赓续精神,诚可敬也。所作诸诗,格律谨严,意象丰赡,或咏物抒怀,或纪事言志,皆能情景交融,浑然天成。字句之间,既有岁月沉淀之厚重,亦含暮年豁达之襟怀,实乃文质兼美,堪为楷模!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