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西线烽火——铁道兵二团援越抗美纪实》连载 第十章(4-6)【纪念援越抗美六十周年】



《西线烽火——铁道兵二团援越抗美纪实》连载
第十章(4-6)【纪念援越抗美六十周年】


  《西线烽火——铁道兵二团援越抗美纪实》(连载)

  姚尚明

  第十章:凯 旋(4-6)

  四 五个梯队

  铁二团回国,按照团与越方会谈结果,开进车辆由中方提供。越南境内由越方机车牵引,共计15列,每列15~18个车厢。换车不超过300米,载重500吨以下,到达越南边境富梅站换中方机车牵引。具体过境事宜,由二团和越方24分委会会谈、协商。通过中越海关交接所办理过境。但是,上述每列牵引车辆数,后因越方有实际困难改为每列14节。

  开进序列,全团分五个梯队。

  第一梯队一营,分乘三列车。自二月十四日由越南朗梯、保河、太文、富梅登车,15日6时32分、7时25分、8时42分分别从越南老街进入河口。

  第二梯队是直属四个连队和团仓库,分乘三列车。自二月十六日由越南外合登车,17日6时21分、7时08分、8时53分分别由越南老街进入河口。

  第三梯队是司、政、后机关和团卫生队、十一连和三营高机连,分乘三列车。自18日由越南戈福、外合、文定登车,19日6时13分、6时50分、8时27分分别从越南老街进入河口。

  第四梯队是三营3个连队和二营八连、高机连分乘三列车。自20日由越南安沛、戈福、外合、林洋、寨湖登车,21日6时08分、6时48分、8时25分分别从越南老街进入河口。

  第五梯队是二营3个连队和团高机连、团工作组分乘三列车。自23日由越南贸亚、寨湖登车,23日6时25分、7时48分、8时20分分别从老街进入河口。

       与此同时,配属二团的一师高机连67人,自2月15日从越南外合出发,分乘6辆汽车、摩托开进,于16日从老街进入河口。

团机关回国前大量物资集结堆放在铁路旁准备装车

回国前夕,机关派人看守等待装车的物资。右起:周裕乾、田长寿、吴建华、陈先龙。

  援越抗美胜利回国前,铁二团连以上干部在桃盛团机关驻地合影留念

  五 祖国,您的儿子回来了

  “白天回国,摩托化行军”,是毛主席对回国部队作出的批示。我们没有必要去猜度老人家这个决策的深邃含义。总之,回国本身就令人十分高兴。我们是秘密出国的,回国本无秘密可言,但考虑到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尊重越方的意见,我们只能回到本土换装。很久很久没有放声歌唱了,在安沛、朗梯、外合、寨湖等十多个登车点,战士们放开歌喉,唱起了“解放军进行曲”,“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大海航行靠舵手”等歌曲,那股劲头像喝了一杯陈年美酒,有着说不完的畅快。几乎在越方送行的官员和我们握别的同时,从我工程兵修建的安沛机场起飞的人民军战机呼啸掠过,他们是最近从云南蒙自机场飞回的。

  第二梯队的一趟列车,在一个不该停的站停了下来。指挥员下车询问原因,原来红纸贴在火车上的一条大幅标语:“打倒美帝、打倒苏修”引起了越方的注意,他们不同意标语的后半部内容,要求处理后,才能发车。而“反帝必反修”是我国当时的既定方针,怎么处理?几次交涉未果。我们的战士也许是回国心切,跳下车去,哗哗哗把标语全部撕碎。一会儿,列车又启动了。

  回国的列车上有一件来时不曾有的特殊物件——定时弹壳,它以后作为警钟跟随铁二团的每个连队。白天行军的敞亮心情,只有长期夜战的人们才会真切地体验到,从自己浴血奋战过的交通线通过,才会更深地感觉到自己的心声和车轮的节奏是如此和谐。人们谈及过去的难忘岁月,谈及“无产阶级大文化革命”和即将见到的襄渝铁路工地,谈及越南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停战后的发展前景,胡主席的病情、越南南方战场总指挥阮志清大将的突然去世等等,谈着扯着,中越边界的河口大桥已经在望了。

  列车就要通过河口大桥了,河口县城鳞次栉比的房屋和远山大片郁郁葱葱的橡胶林,已经映入眼帘,大家不约而同地拥向窗口,从内心发出深情地呼唤:久违了,亲爱的祖国!

  当年抗美援朝凯旋回国的志愿军、青年诗人未央有一首声情并茂的归国小诗:“车过鸭绿江,好像飞一样。祖国,你的儿子回来了。祖国,我的亲娘。”这首诗,也十分贴切地表达了此时援越抗美胜利回国的二团指战员的心声。

  亲爱的祖国,阔别5年的儿子向您汇报:

  我们没有辜负您的期望,在援越抗美期间,顶住了美机轰炸,克服了无数困难,先后修复铁路408处,26908延长米,桥梁80座(次)4271延长米,车站60座次10038延长米,土方48.20万立方米,维修线路362.47公里,抢修通信线路318.98对公里,架设通信线路573对公里,收集开采片石3.83万立方米,修建便线8条,机车待避线2条,装碴线1条,完成土方13.3万立方米,便桥7座273.7延长米,铺轨7公里。还修建了北江、市求、龙边、越池等4条战备公路工程,总计完成便线33.26公里,便桥2座263延长米,小桥65座259.3延长米,栈桥12座518延长米,对空作战共击落敌机49架,击伤46架。实现了再创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的目标,为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的胜利立下显赫的战功。

  亲爱的祖国,日思夜想的儿子向您倾诉:

  我们没有为您抹黑。援越抗美期间,我们高举为五个伟大争光的旗帜,在生与死、血和火的英勇搏斗中,涌现了大量先进单位和英模人物,连队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5个,荣立集体二等功62个(次),荣立集体三等功10个(次)、荣立三等功的班排有140个(次),18个连队被评为四好连队,17个食堂被评为五好食堂,120个班排被评为四好班排,1493人(次)荣立三等功,8340人(次)被评为五好战士,1525人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1958人加入中国共青团组织,有53人光荣地到北京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有19个单位被授予越南民主共和国战功勋章,其中一级战功勋章3个单位,二级战功勋章10个单位,三级战功勋章6个单位。有396名干部战士被授予越南民主共和国战功勋章。其中一级战功勋章1人,二级战功勋章33人,三级战功勋章362人。

亲爱的祖国,儿子为您祝福,您为儿子骄傲吧!

铁二团指战员援越抗美胜利回国,沿途受到越南党政军民的热烈欢送。

  1969年2月18日,指战员们抬着毛主席画像,通过中越河口大桥,胜利回国。

  六 欢迎,英雄的儿女们

  对于凯旋的优秀儿女,祖国和人民张开双臂,给予了最热烈的欢迎。

  在河口,“热烈欢迎英雄的子弟兵胜利凯旋”的大幅标语下,人头攒动,鼓乐齐鸣,炸响的鞭炮和震天的欢迎口号汇成欢乐的海洋,戴红袖章的民兵把新泡的茶水提来了,老大爷、老大娘把成筐的香蕉和菠萝塞进了车厢。5年前,为部队出国在胶林最后一顿晚餐服务的大眼睛姑娘,现已成了小媳妇,也在忙碌的人群中跑动。同时进入大家眼帘的还有大字报,以及上面打了红×的许多熟悉的名字和被勒令向出国部队下跪请罪的群体,其中就有陈双才熟悉的那个为我们后勤供应做了许多工作的“仓管员”。相互间构成了很不协调的画面。很多没有经历文化大革命场面的官兵既感到新奇也感到震惊。

  在山腰车站,林立的彩旗迎风飘扬,欢迎的标语随处可见。陈双才率领的先遣组已经在这里作好了各项迎接的准备。二团官兵统一在这里穿上了崭新的军装,仍是红星头上戴,红旗挂两边,一个个精神抖擞。换下的鸭蛋绿服装和盔式帽从此走进了历史,走进了人们记忆的深处。

  在昆明,云南省革委会,昆明军区组织万人欢迎队伍,在车站夹道欢迎凯旋的二团官兵。军区领导把二团领导请到会客厅,亲切交谈,了解部队情况,并及时解决部队的困难。部队在昆明步兵学校小憩,各级文艺团体前往慰问演出。部队向湖北开进时,又在大家熟悉的地方——牛街庄车站举行简朴而热烈的欢送仪式。前一天,张象谱副政委带着组织股长郭泽廷和军务股的同志奉命前往军区去迎取军旗。于是,继续东进的铁二团的代号,已经由中国后勤部队一支队一大队,变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0247部队了。铁道兵一师,又接回了这个在国外征战多年饱经沧桑“游子”。

  列车进入湖北,欢迎队伍的规模和气氛更是高潮迭起:从蒲圻到光化,武汉军区,湖北省军区,省革委会首长,当地革委会及驻军首长组织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在沿途车站热烈迎送。长期适应夜间行动和作战要求的士兵,突然面对欢声雷动,人声如潮的欢迎场面,一下子手足无措起来,出现了很不适应的局促。而这一情况,被我们有关部门作为问题写进了上报材料。很抱歉,笔者以为,这是大可原谅甚至可爱的弱点。在部队目的地——谷城县五山区,当地革委会和贫下中农杀猪宰羊,和鸡、鸭、蛋及新鲜蔬菜一起送到部队。美满五队年近60岁的苏枝仁老大娘,把自己盖好刚住三个月的三间新瓦房腾出来,让部队住。自己却搬回原来的小房子住。她动情地说:“没有毛主席的领导,没有亲人解放军,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也不会有这三间新瓦房。”

  铁二团回国不久,就按照铁一师党委的指示,从全团抽调39名骨干输送到铁一师其他各团,肖兴体、廖新民,廖泽宽、雷培清、陈天寿、丁荣凯、楚道元等名列其中。临行前,团首长热情欢送。这些经过战火锤炼的战士,没有辜负二团指战员的期望,像优良的种子一样在各部队迅速生根开花结果。肖兴体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三团连长的岗位上转业,现在是四川省达州市组织部副部长兼老干部局局长。他以出色的工作,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1997年度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工作者。郭泽廷在宣传股长的岗位上转业至湖南省政协,以他的智慧和才华在政协办公厅和经科委领导岗位上,为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李世玖在越南战场上荣立三等功,1974年从连队指导员的岗位上退伍回重庆后,在企业从事政治工作,曾任公司的党委书记,后调重庆市审计局作领导工作,成为正厅级干部,为四化建设、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成绩显著。1968年3月从湖北江陵县入伍、当年5月入越参战的团测量班战士段昌炎,现在是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劳动模范。他正率领集团公司近2万名职工,以骄人的战绩,驰骋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建筑市场。而更多的二团援越抗美老兵,则一茬茬转业、复员在祖国各地,在机关、学校、工厂、农村,他们无怨无悔、艰苦奋斗,书写着朴实而平凡的人生。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人。

  铁二团在谷城县五山区作短期休整,在武当山隧道便线作短期施工,接着均县六里坪的官山河大桥和一群隧道,郧县鲍峡近4000米的白云山隧道,陕西旬阳县的展园、罗向岩等隧道都在向他们招手。官兵们遵照毛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的教导,以崭新的姿态战斗在襄渝线上,他们带着战场的英气,又将辛勤的汗水洒在祖国的汉水巴山……

       风雨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昔日英雄团,今朝更辉煌。1984年元月1日,遵照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文件精神,铁二团官兵脱下军装,告别军旗,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改称为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第二工程处。2001年9月,企业改制,更名为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现驻湖北省十堰市白浪中路99号。现有职工1700多人,资产总额至2004年已达41866万元,年施工产值和承揽任务双超10亿元以上,连续9年被湖北省工商管理局和湖北省建行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信用等级AAA,是湖北省先进建筑企业和最佳文明单位。老一辈二团人留下的革命传统在这支光荣的队伍里不断发扬光大,新一代二公司人正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续写出新的辉煌。
       (连载完)

       编辑:开门见喜